蔣軍江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正在不斷倡導教師優化教學方式,要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需求。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手段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尤其是在美術課程鑒賞的教學中,在多媒體手段的幫助下,學生對藝術作品在視覺方面的沖擊和感受就會更加深入,在進行鑒賞的時候也就會發散思維,提高審美能力。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美術;審美能力;培養
前言:
為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內涵,切實把國家課程教育改的要求落到實處,充分發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型學生觀的作用,使課堂教學活動在最大限度上充分發揮其效果,以此來培養和提高各個學生美術審美能力。以往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在藝術鑒賞方面的情感的體驗,為打破這個以往的禁錮,如今的教學模式應該探尋一些不同的出路,讓學生先了解美術鑒賞藝術創作過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及其特征,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審美要從美術作品的鑒賞入手
初中階段的美術課程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而且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校的教學模式都是比較注重學生對美術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在繪畫技巧方面的相關技能的掌握,對于美術審美能力中涉及的相關課程內容都有一定程度的忽視,沒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學生審美能力的學習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讓學生在心底養成美術學習的情感,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一個比較明確的美術鑒賞能力的學習和整體認知才能更好的促進美術整體技能的提升和學習。并且,在大多數的美術課程教學中,很多學校都是流于表面,沒有進行真正的教學活動,學生手中可能會有美術課本,但是都沒有進行深入細致的了解。眾所周知,美術教材雖然都是圖文并茂的,但學生理解起來還是不夠形象,教科文內容通過多媒體的手段給學生展示美術作品相關的小視頻,學生學習美術作品鑒賞的時候審美能力的提高就能事半功倍。
例如:以學習“美術作品造型的基本要素”這課教學為例,這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明白美術作品的藝術美和形式美,提升對藝術美和形式美的理解和認識;學生能夠掌握美術作品的藝術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則,明白二者在美術作品中的主要表現;學生能夠通過本課學習理解美術的語言元素和語言規則,建立美術作品和相關概念之間的聯系;學生能夠注重通過作品來講解概念,讓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藝術美和形象美的認識有形象的依據。教師在進行本次課程教學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整體感知美術作品,接著在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給學生展示相應作品作者的創作意圖以及后世各位藝術家對這個美術作品的解讀,從不同的層面和不同的角度來培養學生的鑒賞意識,當學生在作品上有一個具體的認知時,之后的課程學習也就會得心應手。
二、審美需要結合美術作品的創作
從科學到藝術的學習是一個不小的跨越,不僅理論知識的理解會變的更加不同,學生藝術創作難度也大幅提高,這也成為很多學生和家長學習美術鑒賞過程中擔憂的問題。一戶創作看似簡單,就是用視覺手段把想要表達的東西通俗易懂的描繪出來,可當真正下筆時,卻又不知如何進行描繪。在信息技術的教學啟發下,可以讓學生在創作的時候找到一個中心點,從而圍繞這個主體進行拓展,一個藝術作品就能應運而生。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啟發下,還能引起內心的共鳴,加強和現實生活的聯系,這樣在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就會加入自己的真情實感,作品就會變得有深度,有內容,學生的創作熱情也會得到點燃。學生每一次成功的創作都不是毫無目的的,都要以一定的意圖來進行,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才會有鑒賞的價值。
例如:以學習“設計的魅力”這課教學為例,這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對工業設計藝術有一個更加深入、更加具體的認識;學生能更通過欣賞相關的抽象藝術作品了解和認識設計藝術的形態;學生能夠認識設計藝術所運用的基本美術語言;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之后能夠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有一個高度的提升。教師在進行刺客教學之后,可以讓學生圍繞課程內容進行相關的設計創作,學生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自己身邊常見的物品,以此來提供創作靈感和美術審美。
三、審美需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
在初中學生學習美術鑒賞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會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熟悉的所要鑒賞的作品,此種教學方式不僅是為了訓練學生的鑒賞技巧,也是讓學生有感情的鑒賞美術作品,對美術作品的表達方式和作者傳達的情感有一個比較熟悉的體會。學生在鑒賞的過程中都會有不同的角度,但是都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對于同一個系列的作品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和創作意圖都會有所不同,要注意結合作者當時的經歷來來進行思考,這樣在加上的時候才會在鑒賞作品的時候融入個人情感,和作品共情,最后感受作品的魅力,從而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
例如:以學習“培養審美的眼睛”這課教學為例,這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初步了解美術鑒賞的意義,明白審美的一般過程和相關特征;學生能夠掌握美術鑒賞的方法,培養審美的眼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方法來展現學生的自我,體現學生的現有審美藝術水平;學生學習本課之后能夠認識到美術鑒賞對于學生個人未來的發展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先讓學生對美術作品有一個審美的認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這樣才能從作品的審美過渡到作品的鑒賞,實現層次的深入和內容的拔高。學生學習藝術審美還能幫助學習其他文化課程,加強學習時的空間感和藝術感。
總結:
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不僅要獲得知識,更要注重對生活的體驗感,將藝術融于生活,又從生活中汲取審美素養的靈感,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當代教師不僅要做一個授業解惑者,更要做一個傳道者,在教授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的思想和情感得以體驗,使學生的審美能力的培養之路走的更長遠。
參考文獻:
[1]胡建軍.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途徑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20,(3):122-123.
[2]李瑞霞.談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對策[J].才智,2020,(7):16.
[3]胡瑞.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20,(10):117-118.
紹興市上虞區實初教育集團實驗中學 3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