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溫然
摘 要:由于初高中化學知識的難度不同且銜接不夠連貫,導致很多學生在到了高中之后化學成績直線下降。然而,導致成績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初高中化學知識難度差距較大、學生心理對課程的興趣下滑、學生的思維習慣等多方面原因。很多高中化學教師不能客觀理性的分析學生成績下降的原因,更多的是主觀認為學習成績的下降是學生學習不主動、積極性不夠、基礎本來就不好等等。在新課程的理念下,教師應該改變教育觀念,不要單純的把成績下降歸因于學生,應該從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上發掘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解決問題。
關鍵詞:初高中化學;銜接;措施
引言:化學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化學教師應該善于從學生的不同階段出發,做好知識的傳輸引導工作,來更好的提升化學教學水平。在新課程的理念之下,傳統化學教學模式終將被淘汰,教師也要改變教育思想,通過更人性化的教學來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做好初高中化學的合理銜接。
一、初高中化學銜接的現狀分析及原因
(一)現狀分析
我們可以發現一種現象,在初中時大多數學生很喜歡學習化學,因為初中化學知識點本身就不是很復雜,只要在課上認真聽講,就很容易理解,沒有太多的邏輯性問題,學生比較容易獲得較高的分數。然而,到了高中之后,學生對于化學這門學科的喜愛度就急轉直下,最直觀的就是化學成績普遍偏低。面對這種情況,不僅老師們很困惑,學生自己也容易失去信心。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明明自己用的時間和精力都與初中一樣,為什么成績相差如此之大?主要的原因在于沒有系統完善的初高中化學銜接體系[1]。初中化學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要求比較低,學生沒有意識到化學在以后的學習生涯中的重要程度,導致學生對化學的重視程度不夠,進而他們在升入高中后也沒有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除此之外,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大多局限于對化學知識的講解與傳授,沒有將學習化學知識的方法與技巧教給學生。還有的教師對初中課程改革理念不關注,依然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讓初中生在開始學習化學的時候就存在問題,當他們升入高中后,對新學習的化學知識的敏感度不高,在高中化學難度增加之后,問題就被成倍地放大了。
(二)原因
1.初高中化學的知識結構不能有效銜接
事實上,最直觀的問題就是初高中的化學教材根本銜接不上,這可能是因為初高中化學教材是由不同的編寫組完成的,各自依照考試范圍而編寫,缺少相互之間的補充以至于出現知識點脫節斷層的現象,再者,由于相關知識點所涉及的問題難度增大,學生不能有效地將初高中的知識點進行銜接和應用,導致不能順暢地接受新知識、解決新問題[2]。
例如,人教版高中教材講到氧化還原反應時,需要學生從本質上了解氧化還原反應,化合價如何變化。然而,在初中教材上講到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之后,馬上就進入到化合價升降的問題,這就需要學生正確掌握化合價的變化等一系列問題,而在初中教材中并沒有指出化合價如何變化等問題,只是泛泛的指出化合價的概念,然后列舉出了幾種元素的簡單化合價,還有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O、H、Cl幾種元素以及幾種原子團通常顯示的價態。初中教材中并沒有指出元素化合價與其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的真正關系,也沒有指出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與最外層電子得失的關系。但是,在學習高中的氧化還原反應之前,學生必須充分了解化合價的概念,理解化合價與其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的關系[3]。因此,這部分知識結構就需要初高中教師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做好銜接。初中教師要適當的把化合價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聯系起來由淺入深的向學生進行講解,高中教師可以在講解氧化還原反應中把化合價的相關知識一并進行梳理,確保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2.初高中化學學習思維不同
初中的化學知識較為簡單,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基礎,教師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比較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開發與培養,更多的是讓學生對化學元素符號、化合價、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記憶。學生按照教師的指導在背誦、理解、運用之后,比較容易的就獲得了較高的分數。但是當學生進入到高中化學課程的學習之后,高中化學所需要的知識量是初中知識量的幾倍之多,學生理解起來就比較困難。高中化學是從微觀到宏觀,再從宏觀進入微觀的學習過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性比較強,知識體系更加系統化。因此,對學生學習能力要求更高,要求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具有拓展性與創新性。
3.初高中化學知識間的矛盾
由于我國的教學體制就是應試教育,初中范圍內教師更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欠缺對知識點進行較為深入的講解。當學生進入高中階段,知識點之間形成了一種較為嚴密的邏輯體系,學生會發現自己在初中學習的一些內容把它放到高中是不完全正確的。在初中學習的復分解反應條件是要有氣體、沉淀或者水生成,而到了高中階段,水就成了一類物質的代表,除了水之外,其他的弱電解質都屬于這個范疇。在初中階段,老師會給我們講:“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是二氧化碳?!钡搅烁咧须A段,學生就會發現自己之前所學的內容就是冰山一角,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除了二氧化碳還有二氧化硫氣體等等。
二、初高中化學銜接的有效措施
(一)探索完善新的教學模式
隨著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教師不應該只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教育培養學生,只注重知識點的傳輸,而是要在授課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學習。教師要在單一傳統教學模式上改革,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在課上開發學生的學習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還要在新舊知識點之間建立好聯系,不能只注重講解新的知識點,也要不定期的幫助學生回顧所學內容,教師還可以在掌握學生復習進度的時候,進行教學內容的合理分配,把學生較為容易理解的知識點用少的課堂時間去講解,把較為難理解的知識點多花些時間進行講解,著重復習學生中普遍理解存在難度的知識點[4]。
(二)合理把握教學難度
在我國整體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初中化學知識與高中化學知識相比就顯得尤為簡單,高中化學整體的知識結構比較復雜,難度也比較大。大部分教師的教學內容主要還是依照考試大綱進行規劃。初中的考試范圍比較簡單,那么教師的教學任務就比較輕松,但是,到了高中情況就發生了巨變。教師若還是只依托教學大綱進行教學,就會使很多學生出現聽不懂的情況。因為初上高中許多學生還沒有從初中學習的氛圍中走出來,很難適應高中化學知識結構上這種巨大的變化。針對這一現象,在教育改革發展中,教師就要從初中與高中化學教學特點出發,運用由淺入深的階梯式等教育方法,以此來保證教育難度的適度性。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接受知識的效果合理調整教學方式,對于重點難點的內容要引導學生多加聯系,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才能保持教育的漸進性,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合理設計教學內容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發展與完善,新形勢之下對化學教學有了更高的標準。教師應該善于發現學生的興趣點,結合學生生活中的相關實例進行合理化的教學安排,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在做好傳統教育模式的基礎上,創新教育模式。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探討來引發學生的思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實現增強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目標。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還可以保持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喜愛度。教師在編寫教學方案時,在做好重點教學內容解讀的基礎上來幫助學生把握重點知識,完善知識框架的同時,教師也要及時組織學生進行知識訓練,鍛煉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保證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重點內容。
(四)做好學生心理疏導工作
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內容相比于初中階段來說,無論是從知識量上還是從知識難度上都有了一個明顯的提升。這種明顯的差異性會導致很多學生在高中階段面對新知識、新教師以及新環境時產生較大的學習壓力,進而產生一些負面情緒甚至是厭學情緒。所以,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幫助學生調整好心理狀態并樹立起一個良好的高中化學學習習慣,這也是實現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的有效方式。例如,教師講到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中的“化學反應與能量”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初中的“質量守恒定律”等相關內容,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通過實驗操作來進行學習。以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為例,教師引導學生按照劃分的小組獨立完成相關的實驗操作并認真觀察記錄。學生能夠觀察到鎂條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產生大量的白煙彌漫到空氣中,最后在石棉網上得到一些白色固體,真切地感受到了化學反應所帶來的能量釋放。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不僅提升了化學實驗的樂趣,也有助于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能夠起到一定的心理疏導作用,對于幫助學生實現初高中學習狀態的銜接也有積極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可以從做好初中與高中化學教學銜接工作入手,在授課過程中不斷發現學生的困惑之處,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改變學生對學習化學知識的抵觸心理。與此同時,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學習相關的教育學、心理學等基本理論,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發現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效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梁仲儀.初高中化學銜接[J].學子:理論版,2017(16):38-38.
[2]陳黎明.課改進程中的初高中化學銜接教學[J].吉林教育,2016,000(009):P.101-102.
[3]唐彩虹.新課程理念下做好初高中化學銜接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000(003):00235-00236.
[4]周智蘭.核心素養背景下初高中化學銜接教學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000(01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