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寶
摘 要: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本文分別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從教師的方面重點講解培養的方法,從學生的角度重點講解學生的上課聽講、筆記整理及復習鞏固等方法,提出了操作性強的培養方法。
關鍵詞:提高;研究;方法
一、教師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自我修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
(一)認真備課備好每一節課
1.抓住課堂重難點
教師在備課時要住課堂的要點,具體表現在三個轉化上:第一把教材中的知識轉化為教師的知識;第二是把教學工作的安排做為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第三是把教師掌握的教材內容轉化為學生的知識。只有這樣教師的課堂才能吸引學生,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更具魅力,也只有這樣課堂才能成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條件之一。
2.問題的設置
教師在設置問題時一定要充分的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理解程度,設置的問題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共性、基礎性、針對性、層次性、邏輯性、啟發性以及拓展性。
(1)問題的設置要考慮到本班學生的學情
備課要考慮學情由于學生的層次不可能一致,有的領悟能力強,思維敏捷,動作迅速,有的則相反。根據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一定要設計不同的方案,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多層次的練習,啟發學生用不同的智力活動方式去解決,力求使優生吃得飽,中差生學得好,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上有自主思考、探討、交流的機會。
(2)問題的設置重難點把握要精準
教師的每一節課都有重點和難點,從開始上課就給學生展示本節課的重難點,并在重難點上下功夫、花時間、多動腦、多動手。使課堂教學思路清晰明朗,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自主建構。
(3)問題的設置層次要分明
教師在設置問題時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應從易到難,要反復的考慮設問的方式、問題的難易程度、學生的切入點等有關問題,促進學生帶著問題去自學,然后在師生共同活動中教師為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引導他們參與探求知識的過程,并讓學生在集體討論中闡發自己的觀點,使他們獲得學習的快樂。
(二)用精湛的講解技巧和激情貫穿每一節課。
1.教師語言的魅力和實例結合
教師的課堂語言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必須精準把握自己在課堂的語言組織、陰陽頓挫、快慢等。教師對于難理解的知識點不僅要從理論方面給學生講透,而且還要以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例給學生加以說明。
2.有激情的精講重難點知識
在組織教學中,學生要樂于學習,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夠用自己的激情點燃學生求知的欲望,從而推動整個課堂教學的進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釋放出內心的激情,幫助他們獨立地創造性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輕松愉快地學習。
(三)用嚴格的課堂要求充實每一節課
1.嚴格要求課堂紀律
嚴格的課堂紀律是學生高效學習的保證,是良好習慣的自我養成,和培養社會責任感必經之路。任課教師要維護課堂教學秩序,注意掌握學生的聽課動態,要嚴而有度,對學生在上課過程中不注意聽講、說話、睡覺、搞小動作、等擾亂課堂教學秩序的現象要堅決制止。
2.嚴格要求筆記的整理
課堂筆記是幫助學生進行課后復習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對知識進行吸收加工留下的痕跡。它里面蘊藏著教師精彩的講解過程在現和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思維記憶,對學生的課后復習和知識的鞏固提供知識在現過程,是解決疑惑的必經環節,它對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有著重要的意義。
(1)在課堂上認真記錄筆記,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增強對新知識的吸收了解,更有利于難點的理解。由于課堂上耳、心、手、腦同時協作,所以學生上課就不會出現打瞌睡、走神的現象。
(2)課堂上邊聽邊記邊思考,也就是做到了眼到、手到、筆到。使感受器官和思維獲得了結合性練習,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推斷分析能力得到提升和鍛煉。
(3)記錄課堂筆記可以提升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選擇判斷能力和練習速記的本事。
(4)記錄筆記可以避免考前盲目翻閱材料而浪費大量的時間,起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
3.筆記的整理方法
筆記的整理很重要,但是并不是把課堂上所有的內容全都記錄下來。筆記的整理應根據學生自身的需求要有選擇性、目的性、針對性。
(1)記錄知識點的講解及探討過程。
很多學生在做筆記時,把筆記要記錄什么沒有搞清楚,就盲目的隨從。很辛苦的記了一大堆,結果全都是老師在黑板上的知識結論,隨后復習時根本不理解,所以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其實際上只記了結尾沒有過程,對學生的理解沒有任何幫助。所以記錄教師講課的推理過程和解惑過程,才是記筆記的正確方法,把教師的講解過程用大腦瞬間加工后表達出來。
(2)記錄問題的思路
教師上課所講解的解題方法和分析思路,有時候學生不能夠完全理解,而展示在黑板上的往往知識結論沒有過程,學生課后就無法消化,所以同學們就要上課積極地搜索老師講解程的思路,將問題的提出和結果之間的講解過程清晰的記錄下來。便于課后獨立分析、及時與老師探討。有利于提升自身的解題技巧、思路及方法。
(3)記錄自己的疑惑點
疑惑點不僅是似懂非懂的問題,還包括在別人的提示下、引導下回憶起來的問題或知識點。大多數的同學只注重記錄似懂非懂的問題,而忽視了第二種情況。
二、學生自己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
(一)上好一節課眼、耳、腦、心、手要相互協作
上每節課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從開始上課就要積極的用耳朵搜索老師所講的每一句話,體會它的意思、前后的因果關系、邏輯關系,并能夠有條不紊的將重要過程、例子、結論、拓展記錄在筆記上。這樣就形成了耳朵將信息傳送給大腦,大腦對信息處理后又反饋給手,最后用心將其展現到筆記上。這樣上一節課,不僅記憶牢固,而且理解深刻,同時也避免了學生上課走神、打瞌睡等不利于學習的一切行為。
學生平時在課堂上最大的問題在于注重用眼睛看課,目不轉睛的看,結果是沒過多久學生就思想拋錨、打瞌睡。其原因是把勁用錯了地方,造成上課的效率低下,學生成績下滑,分析原因都認為是上課沒有用腦思考打瞌睡造成的,然后針對這個原因懲罰自己站著上課,結果效率依然低下。
那么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讓學生明白:聽課和看課的區別,自己上課把勁都用到了哪里?同時讓學生明白:眼、耳、腦、心、手相互協作的關系。
(二)發現問題不容忽視
發現問題是學生做作業、完成練習冊的過程中,將自己不清楚的、不會的題目標記出來,同時把課堂上沒聽懂的知識也挪列出來的過程。學生往往是無意識將錯題和不懂的問題整理出來,還有些同學是沒有毅力將錯題整理出來,只是在老師講題時,用紅筆改在練習冊上,寫的很認真,也很詳細,但課后從來沒有看過。
面對學生這樣的問題我們要給學生耐心的進行方法指導、鼓勵、模板展示、嚴格要求、點評等方式培養他們發現問題的意識和習慣。特別要強調模板展示一定要給學生做標準、做清晰一目了然。讓學生明白錯題和疑惑的問題的整理方法。并每天對學生整理的問題進行檢查和評價,當面指出學生整理過程中的遺漏點、疏忽點、模糊點,耐心指導學生這些問題的整理方法和解決方法。
(三)問題的解決
解決問題雖然很難,但是也有科學的方法,那就是縮小思維圈。首先將題目中的信息全部集中到草稿紙上,然后把所有的注意力和思維集中在這些信息上,思考他們之間的關系并把想到的關系大膽的用筆寫在草稿紙上。這樣我們的思維就會被高度集中在草稿紙上,思維圈被縮小,得出結果的路徑會變短。對于實在弄不清楚的問題可以向老師或同學求助,把自己的思路和老師的思路進行對比,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
學生往往因為完成練習冊的任務趕進度而忽略質量,把重點沒有放在解決問題上,模糊的知識和不懂的問題無意識的被遺漏,同時由于心理上膽怯而選擇逃避,平時也沒有意解決問題的習慣。學習最重要的環節在學生無視下被擱淺,學生整天忙碌的瞎學且不亦樂乎。
分析學生的原因不難發現,學生有意解決問題,只是不知道如何解決?所以我們要科學的引導學生,既要兼顧解決問題的重要環節又要兼顧學生趕進度完成任務。所以教師要對練習冊上的習題進行篩選,讓學生自己完成,最后給學生詳細批改和指正,章末進行小測驗并進行講評,另外對個別問題學生進行單獨指導。
(四)復習鞏固要及時
復習鞏固是對所學知識靈活應用的必經之路。復習在學習中起到了鞏固、強化的作用,“學習中,只有把學過的知識經常的復習,才能牢記在心中,只有不斷的反復復習和理解,才能牢牢地把知識記在腦海中”。
復習的方法和方式很多,我推薦利用晚上睡覺之前在腦子里回憶筆記和錯題,想不起來的,翻看一下筆記繼續回憶,堅持每天半小時。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利用洗臉和去學校的路上繼續回憶昨天晚上的筆記,在早讀之前默寫回憶的內容。同時也可以利用下午上課前和晚自習前默寫。總之時間靈活安排,但此項訓練不能逃避。
(五)學會用數據鼓勵自己
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可以讓自己變得自信。家長、教師和自己鼓勵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自己對自己的肯定是主要因素,也是興趣培養的主導者,誰都無法替代。所以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學會用兩個數據鼓勵自己,即錯題理解的數目和默寫的數量。
具體的做法是將筆記、錯題和默寫內容標注頁碼,每隔幾天將自己默寫的內容和掌握錯題的總頁碼數記錄下來,并和上一次進行對比,這樣持續做下去,在這個過程學生形成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并不斷的實踐,每天都是充實和快樂的,收獲滿滿的。
對于高中學生都知道上課要有筆記和錯題的整理。我們整理它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在課余時重新鞏固并掌握。但是很多學生只是把它記錄下來從來沒有再去翻看,所以筆記和錯題失去了它的真正意義。其原因是學生并不是不愿意去翻看,關鍵是沒有合理科學的時間分配,也沒有長期的堅持。
高中的各科知識量是有限的,只要學生在三年之中將不懂的問題解決的越多,我們的高中生活就會越充實。相信我們做好以上幾個環節,那么我們的高中學習就一定會變得輕松、愉快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