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武
1 重視籃球比賽能力培養原因
現在的中學生,尤其對高中生來說,都有自己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以往的教學籃球千篇一律,統一練習,讓老師牽著鼻子走,現在如果教師還是采用從兩步上籃,然后再進行兩人行進間傳接球上籃等教法進行教學,那么它的教學效果可能不會太理想。學生在進行技術學習時,如果情緒飽滿、精神抖擻、積極主動,就能很快掌握所學的動作。反之,如果學習處在消極狀態就會影響動作質量,學生們厭煩老師過多的說教和隊型調換。如果課的基本部分內容開始,學生就拿著球三五成群的通過比賽練習技術,允許學生有“小自由”,自我發揮和自我表現,避免了較長時間的講解和重復單一內容的練習,使學生練得特有干勁,這樣一來,課堂每個環節都能生動活潑、活而不亂,提高課堂實效性。
1.1 學生生理機能上的特點
這是因為人具有一種先天的行為傾向,即趨向積極的追求體驗而回避消極體驗。人體在積極比賽狀態時,體內會分泌出有益的激素,如:酶、乙酰、胛、堿,這些物質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經的興奮性調節到最佳狀態,使血液中的含糖量有所增加。這些變化有利于籃球技術動作精細分化,形成鞏固的動力定型,激發學生求新、求動的生理機能。所以有愉快感的體育運動能產生更好的心理健康效應。
1.2 教師主導作用是關鍵
籃球教學是靠師生互動來進行的,教學中教師起主導作用,而學生的比賽能力則受主觀的因素、籃球運動特點及客觀環境所制約。教師善于發現,激發鼓勵和利用比賽這種新的教法,進一步激發主體和主導之間的作用,為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課堂實效性,創造了有利條件。
2 教學中培養學生比賽能力的方法
2.1 用組織賽事培養學生的比賽能力
這是培養比賽能力與能力的基本方法,各種形式比賽都將競爭性表現的非常充分,通過比賽才能達到比高低、決勝負的目的。如:游戲比賽法:將不同項目教材編成各種小型多樣的游戲讓學生在比賽中求樂,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同時積極開展課內外的簡單易行的比賽,從而提高課堂實效性。
2.2 教師用語言鼓勵來培養學生的比賽能力
教師言語要有鼓動性,表情要熱烈,有目的、有計劃使學生樹立取勝的信心和欲望,激勵學生以自己的意志力去克服教學中的各種困難。如:籃球教學采用鼓勵的呼喊,來激勵和刺激學生的競爭能力,促進學生積極地磨練自己頑強的意志品質。教師在籃球教學中還可以適當的應用幽默性的言語,可造成一種興奮的心態和熱烈的氛圍。學生置身其中,精神振奮,有利于加強師生間的溝通,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從而減輕學生的心理負荷,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環境中學習比賽。
2.3 引導學生運用記憶來調整比賽能力
籃球比賽往往依賴于過去的記憶,當學生遇到困難時,引導他們回憶一些美好的過去,以便轉移學生的注意力。學生還可以用生活中的哲理來安慰自己,鼓勵自己,敢于與一切痛苦的逆境作斗爭。如:一個學生正專心致志的在練籃球,由于某種不良刺激,自然使他的比賽受到影響,這時,如果他能通過言語暗示自己,不煩惱,不生氣,給自己心理上安慰和鼓勵,自覺排除雜念,不良比賽便會得到緩解或排除,學習效果就會明顯提高。
2.4 擴展調節法提高學習興趣
就是利用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整合,通過不同教材的內容、組織形式、教法措施、運動負荷等客觀因素的合理安排和相互交替,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內容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能促進學生不斷接受新事物,獲得新知識,不斷引進新的探究反射,從而激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比賽,提高籃球教學質量。如:通過籃球、排球等集體項目,教育培養學生團隊精神與協調能力;通過田徑、體操等項目培養學生堅定、果斷、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等等。當然這種教育不應是牽強附會的帖標簽式的教育,而應該是因勢利導,啟發學生去體驗。
3 籃球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比賽能力必須注意的事項
3.1 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
籃球場地、器材要整潔新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素質、訓練水平、接受能力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合理運動負荷,不能隨意增加運動量,既不能使學生輕而取之,又不能讓學生望而生畏,才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3.2 要有公平比賽的環境
籃球教學中要注意力量的均衡,首先要根據體質、技術等情況,選擇合適的對手,勢均力敵才有可比性,才能造成“你追我趕”的激烈比賽的場面;其次,要制定統一的規則,也就是要堅持統一的評判勝負的標準,同時要有嚴明公正的裁判,這樣才能保證參與比賽者的心理平衡和不斷進取的決心。
4 綜上所述
培養中學生的比賽能力對籃球課堂實效性有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活躍在一線的體育教師,在籃球教學中培養學生比賽能力的作用也更加重要。因此,要重視和加強比賽能力對籃球教學的作用研究,使之適應籃球教學和訓練的需要,為提高籃球課堂實效性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福建省龍巖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