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利
互聯網科技和智能科技的飛速發展催生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工具,科技與教育的融合也由此成為了學校教育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也在逐步發生著變化,很多學校體育教育工作者開始嘗試將這些基于現代科技發展起來的教育工具,應用于學校體育教學之中。而在這個過程中。運動手環作為智能可穿戴設備的代表,由于成本低、體積小、攜帶方便、操作簡單等特點率先受到了關注。那么運動手環具體可應用于高校體育的哪些環節?本文就從運動手環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在課外練習中的應用、在教學評價中的應用等三個方面入手,闡述了筆者關于這一問題的幾點思路。
互聯網科技和智能科技的飛速發展催生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工具,科技與教育的融合也由此成為了學校教育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也在逐步發生著變化,很多學校體育教育工作者開始嘗試將這些基于現代科技發展起來的教育工具,應用于學校體育教學之中。而在這個過程中。運動手環作為智能可穿戴設備的代表,由于成本低、體積小、攜帶方便、操作簡單等特點率先受到了關注。那么運動手環具體可應用于高校體育的哪些環節?筆者結合高校體育教學實際,闡述了自己關于這一問題的幾點思路。
1 運動手環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運動手環在高校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通常有以下三種方式:
1.1 利用運動手環進行出勤統計
在開展高校體育課堂教學活動時,為了保證學生的出勤率,教師通常會在教學開始環節采用點名的方式來統計學生的出勤情況。而現在有些新款的運動手環具有打卡簽到功能,只要學生進入預先設定好的覆蓋區域之后,就會自動打卡。所以在將運動手環應用于學校體育教學時,就可以利用運動手環的打卡簽到功能,代替傳統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點名簽到環節。這種出勤統計方式省時省力快捷方便,有效節約了課堂教學時間,促進了高校體育課堂教學容量的增加。
1.2 借助運動手環開展個性化教學
不同學生身體素質基礎不同,運動能力不同,體育學練活動中所能夠承受的運動負荷和運動強度也不同。在以往的高校體育教學中,由于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甄別費時費力,而且還很難做到客觀準確,所以很多教師仍然習慣沿用統一的方式開展體育課堂教學。然而,運動手環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卻是改變這種問題的有效手段。運動手環能夠隨時記錄和反饋學生的運動負荷和運動強度數據,這些運動負荷和運動強度數據,能夠為教師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提供客觀參考。基于此,教師就可以在針對學生的運動負荷和運動強度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上,安排不同的學練任務,制定不同的運動要求。由此可知,借助運動手環開展課堂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高校體育個性化教學的實現。
1.3 利用運動手環監測學生的學練情況
利用運動手環監測學生體育課上的學練情況,也是運動手環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的一種可行方式。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有兩點:一是,確保學生的學練密度,提高學生的訓練效果。在開展學練活動時,教師可以通過運動手環記錄和反饋的學生運動指標數據和心率、血壓等生理指標數據,對學生的練習密度進行判斷。例如:在應用運動手環開展足球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發現運動手環記錄和反饋的某學生的運動數據,遠遠沒有達到平常的一般水平。在排除了該學生不存在身體不適等情況之后,就可以對其作出提醒,并適當提高其練習密度,以規避因為學生“偷懶”影響練習效果的情況出現。二是,預防運動損傷,確保學練安全。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因為學生人數較多,教師很難做到精確掌握每個學生的生理狀況和身體情況。如果學生出現了心率過、運動疲勞等問題時,沒有及時進行干預,很容易引發運動安全事故。但是在將運動手環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之后,由于運動手環能夠隨時記錄和反饋學生的運動指標數據和生理指標數據,所以學生一旦出現心率過快、血壓過高等異常生理問題,教師就可以及時發現并做出有針對性的干預,從而大幅降低教學中運動傷害事故的發生率,確保體育教學安全進行。
2 運動手環在課外體育練習中的應用
2.1 借助運動手環督促學生課外體育學練活動的保質、保量開展
要增進學生的體質健康,鞏固學生的運動技能,僅僅依靠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是無法實現的。所以在課堂學練活動之外,教師往往還會安排一定的課外練習任務。但是由于教師很難做到對學生課外練習情況的有效監督,所以一直以來課外練習只能依靠學生自覺完成,可想而知學生的課外練習開展情況也始終不夠理想。而運動手環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為教師監督學生課外體育學練活動提供了可能。教師可以對學生的運動手環進行編號,并與自己的電腦或者是手機等終端設備連接起來,這樣通過所連接的終端,如,手機或者是電腦等等,就可以隨時查看學生課外體育訓練活動的運動量,運動強度,運動時長等基本數據。有了教師的監督,學生課外練習活動的開展質量也就有了更好的保障。
2.2 借助運動手環為學生課外體育學練活動中的人身安全保駕護航
在開展課外體育學練活動時,教師不在場,學生一旦出現運動安全事故,又沒有得到及時恰當的指導和處理,往往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特別是人在運動的過程中,由于身心都處于興奮狀態,對心臟的感知度會下降,所以等真正感知到心臟或者身體出現了異常變化時,往往已經較遲,運動傷害已經難以避免。而運動手環在課外體育學練活動中的應用就能夠幫助學生規避上述問題,確保運動安全。這是因為學生通過運動手環記錄和反饋的數據,能夠隨時觀察到自己的生理體征變化情況,并且有些運動手環還有提醒功能,一旦監測到佩戴者的血壓、心跳等生理指標出現了異常變化,就可以及時發出危險信號,對佩戴者進行提醒。這樣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學生在課外體育學練活動中出現運動安全問題。
3 運動手環在體育教學評價中的應用
除了課堂教學、課外體育練習之外,運動手環還可以在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環節進行應用。運動手環在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環節中的應用,同樣也涉及兩個方面:
一是借助運動手環記錄的數據,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進行橫向比較評價。這主要指的是在教學評價環節,教師可以基于運動手環提供的數據綜合分析各個學生的體育學習活動開展情況,分析不同學生之間的差距,為學生體育學習評價結果的得出和后續體育教學活動的優化提供參考。
二是借助運動手環記錄的數據,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進行縱向比較評價。對于學生來說,遺傳因素、后天經歷、生活環境、生活條件都會對成長造成影響,而這些影響又會進一步通過身體素質狀況,運動能力,學習能力等因素反映到學生的體育學習表現和體育學習成績之中。所以不顧學生的個體差異,僅僅對學生進行橫向比較評價,既不科學也不利于正向反饋循環的建立。因此,在對不同學生個體進行橫向比較評價之外,還要注意對同一學生個體進行縱向發展評價。而運動手環記錄的數據,同樣也為學生個體的縱向評價提供了大量客觀、準確的數據。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對比學期末運動手環記錄的運動數據與學期初運動手環記錄的數據,分析學生在這一個學期中的體育學習進步情況,并據此給出客觀、科學的學習評價。
綜合以上兩點可知,運動手環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為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發展和革新帶來了新的契機,是推動高校體育教學評價活動多元化、科學化發展的重要舉措。
4 結語
智能運動手環作為基于現代科技出現的一種可穿戴式智能運動設備,其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既是現代科技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嘗試,也是未來科技與學校體育教學深度融合的必然趨勢。這對于學校和教師而言,是新的挑戰,同時也是創新學校體育教學的機遇。學校和教師都應將其重視起來,積極開展相關的研究與實踐,不斷探索智能運動手環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方法,不斷積累現代信息技術與學校體育教學融合的有益經驗,在兩者深度融合中謀求學校體育的新發展!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