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軍
當前階段,小學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各項工作已經越來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重視。花樣跳繩運動能夠讓體育與健康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并且能夠全面提升小學生身體綜合素質與身體各部分技能。鑒于此,筆者在本文針對花樣跳繩運動的教學現狀展開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有效培養小學生花樣跳繩運動興趣的建議,以供參考。
1 解析新時期小學生跳繩教學現狀
新時期教育教學大環境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中已經明確指出:跳繩在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是必測項目,同時將1分鐘跳繩列為附加分項目;《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體育、藝術2+1》方案規定跳繩項目也是一項重點教育教學內容必須要給予重視和關注。雖然跳繩運動在新時期我國各地中小學中已經普遍開展與廣泛推廣,但大部分數學校僅僅是將跳繩運動看作是一項考試項目,并且在教學實踐中面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與不足。首先,跳繩運動往往會受到小學學校的場地、器材以及其它客觀因素的影響與制約。而某些小學學校體育活動項目的開展實力有限且缺乏一定硬件支持,不能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學生只能夠較為被動的在有限條件下參與跳繩運動,不僅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而且跳繩訓練的效果也較為差強人意;其次,針對小學生而言,平時參與體育運動的機會與時間較少且有限,并且自身體育文化知識和體育素養也亟待提升。許多小學生從小在“溫室”中成長,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也缺乏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這些不足都導致了學生對體育運動中的跳繩運動缺乏理解與認知,并且怕累、怕苦,不愿主動參與到這項運動之中;最后,新時期教育教學大環境下,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小學生的家長以及學生本身都極為重視自己的學習成績,結果卻忽視了身體素質的健康發展,并且較為錯誤的認為,跳繩運動只要達到通過測驗的及格線標準即可,不需要利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全面參與和學習,結果導致跳繩運動在當前小學全面開展過程中面臨重重阻力和各種障礙。
2 新時期有效培養小學生花樣跳繩學習興趣的三大策略
2.1 教師應積極創設一個愉悅輕松的花樣跳繩學習氛圍
新時期教育教學大環境下,想要充分培養小學生花樣跳繩學習興趣與主動參與意識,首先體育教師就應當為學生積極創設一個愉悅輕松的花樣跳繩學習氛圍和情境。倘若一項運動能夠為學生們帶去歡聲笑語和無窮快樂,那么這項運動必然會受到學生的關注、喜愛與支持。相比傳統跳繩運動而言,花樣跳繩更具躍動感和趣味性,其可以在優美、歡快的音樂伴奏下進行跳繩運動。鑒于此,體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必須要注意音樂的精心挑選,盡量為學生們選擇動感、活潑、歡快的樂曲。與此同時,花樣跳繩的訓練時間和教學方式要科學、合理,動作不能過于單一并且教學時間不能過于冗長。否則小學生極為容易感到枯燥和疲憊,會逐漸失去學習興趣。筆者建議,當前階段小學花樣跳繩的學習和練習時間通常控制在20-25分鐘為最佳,教師在正式教學前需要引導和組織學生做好相應的熱身活動,比如呼吸調整、韌帶拉伸、關節放松等,確保小學生在學習與練習過程中不會意外拉傷。
2.2 教師應借助多媒體教學模式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欲望
小學生年齡較小且對各種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教師在花樣跳繩教學實踐中完全可以利用小學生這一性格特點,借助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技術與多媒體教學設備激發學生對于花樣跳繩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教學各個環節之中。具體來講,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小學生播放一些世界花樣跳繩精彩表演的小視頻片段剪輯,進而激發小學生們的主動學習欲望和熱情。教師還可以借助一些優秀花樣跳繩教學視頻的分解展示,讓小學生仔細觀看一些較難的動作技巧,通過視頻分解慢動作回放以及反復演示學會要領和精髓,進而讓花樣跳繩教學降低難度,更為被小學生所喜愛和接受。
2.3 教師讓學生“跳出花樣”培養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
除了上述兩大有效培養策略之外,體育教師想要讓小學生對花樣跳繩充滿學習興趣與渴望,還需要讓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和練習過程中“跳出花樣”,充分培養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鑒于此,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是可以將各種單一化的動作進行完美整合,形成不同的套路,進而配合動感十足的音樂進行創新教學,不同的音樂、不同的動作組合排列必然會讓小學生感受到不同的學習樂趣和新穎體驗。此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團隊合作的車輪跳、交互繩等不同方式跳繩競賽,讓學生分成不同小組,以小組為參賽單位互相比拼、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這種良好的競賽氛圍必然會讓小學生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綜上所述,新時期教育教學大環境下,全面培養小學生花樣跳繩學習興趣創新化教學之路“任重而道遠”。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必須要不斷探索、不斷鉆研、不斷反思,積極尋找更為科學化、合理化的培養策略與方式,力爭讓花樣跳繩整體教學水平和質量能夠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作者單位: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老隆鎮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