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武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和家長都看到了高中課程中田徑運動的重要性,在高中繁重的課業壓力下,給予學生身體上的放松,心靈上的慰藉。但還是存在田徑教學模式單一,時間不足等缺陷,激勵教學法的出現,讓高中體育田徑在有限的時間內迸發無限的可能,這就需要學校體育教師熟練掌握各種激勵手段,比如情感激勵,榜樣激勵,競賽激勵等等,高中體育田徑的路才會平坦且順利。
塞涅卡曾說:“日復一日的堅持下去吧,只有活動適量才能保持訓練的熱情和提高運動技能。”田徑就是一項需要長久堅持的運動項目,田徑是一場拉力賽,運動員一開始信心滿滿的出發,但畢竟終點漫長,不是每個人都會堅持到最后。激勵教學,激勵學生心中剛剛沉下的熱情,激勵學生對田徑還未燃起的火苗。
1 高中體育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信息浪潮的沖擊下,學生可以借助互聯網了解新鮮事物,了解新型體育模式。但反觀我國當下的高中體育田徑教學模式,還是延續的陳舊單一的傳統方法,學生反而會覺得落后沒有意思,看慣了新鮮事物的高中學生就會拒絕參與到田徑運動中去,甚至討厭體育教師的教學方式。其次,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的是高考,是學生時期最重要的一場考試,是一個學生精神壓力最大,課業內容最重的階段,家長和教師也會時刻提醒他們高考的重要,處在一個時間緊迫的環境中,自己也會把學習放在第一位,這就導致多數高中學生不愿意抽出時間分給體育田徑的學習和鍛煉。這就需要激勵策略的實施,改變當下尷尬的高中體育田徑教學現狀。
2 激勵方法在高中體育田徑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2.1 情感激勵
田徑是一項需要耗費大量體力的體育運動,如果這時學生能夠得到學生和教師的支持與鼓勵,學生將會在個人情感方面獲得極大的滿足感,之后也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田徑活動中。在情感激勵中最重要的是教師和學生的情感互動,教師要做到真正走到學生身邊,與學生溝通在田徑項目上的成就和困惑,答疑解惑之后,使學生突破對田徑在情感上的障礙。比如,高二年級某學生因在之前學校運動會4×100接力賽中失誤,導致原本遙遙領先的隊伍成了最后一名,這件事在學生心里造成了很大的陰影,以至于在高二年級的體育田徑課中逃避參與其中。教師在基本了解事件后,可以以朋友或平等的師生關系融入學生,對其進行情感上的激勵,比如講述自己曾經失敗過的例子,在情感上達到共鳴。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敢于突破自我,挑戰自我,把田徑運動的精神融入自己的田徑運動。
2.2 榜樣激勵
現在高中學生大都有自己追隨的偶像,朝著自己偶像的目標努力。榜樣激勵的原理也是如此,找出能讓學生信服的代表,潛移默化中改變學生對田徑運動的態度。榜樣的樹立可以分為教師和學生兩方面。教師方面,教師作為學生進行田徑運動的引導者,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范本,如果教師在運動中是散漫,慵懶,不認真,那么學生也會模仿教師的態度去參與田徑活動。所以教師要以身作則,學生才能積極的參與進來。其次是學生,高中學生處于幾近成人的階段,自尊心強。如果教師能在學生中找出一個有權威的田徑代表,標為榜樣,其他學生就會出現競爭的心理,也開始認真的參與活動,努力向前進步。如此一來,不僅肯定了榜樣學生的努力,而且激勵了其他學生的士氣,整個課堂氛圍也會朝著“更快、更高、更強”的方向前進。
2.3 競賽激勵
高中時期的學生對成績有著獨特的敏感,好勝心強,教師可以利用體育競賽的形式,滿足學生心理上的獲得感,參與到競賽活動中去,感受激烈的比賽帶來的緊張感和喜悅感,體會到田徑項目的樂趣。比如每年春天,學校可以組織高中學生參加“春季田徑運動會”,在各項比賽中,學生的體育技能得到實踐,班級或團隊之間的團結意識,集體榮譽感得到體驗,是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滿足。但是要注意,運動會中的項目要符合學生的生長需求和教學大綱規定;秉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保障每一位運動員的權益;對成功的學生表示認同與贊美,對一時失敗的學生給予鼓勵和打氣,幫助找出不足。輸贏不是目的,目的是對學生精神層面的灌輸,教學價值的升華,高中體育田徑的進步。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田徑教學作為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要部分,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必經之路,學生和教師要改變自身逃避田徑,教學理念落后的不足,恰到好處的把激勵教學法融入田徑教學中,情感激勵、榜樣激勵、競賽激勵,最終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體育運動習慣,為國家素質人才的培養提供保障。
(作者單位:太和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