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通玉
【摘? ? 要】課堂的教學過程主要是通過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來進行,課堂上師生互動的效果會對課堂教學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這一課題日益引起一線教師與教育研究者的關注。
【關鍵詞】高中物理? 學生參與度? 提高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041
從改革至今,一些新的課堂互動形式出現在高中物理課堂上,比如提問式、小組合作式、研究性學習式等,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變高,一節課中師生互動的次數明顯增多。但在現實的課堂中,師生互動往往流于形式,過于機械化,學生缺乏參與度。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呢?教師要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要建立有效的課堂組織。師生互動是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最高的課堂組織,其互動效果最好,然后是交叉互動、師生互動。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師生互動更為有效,教師需要多多組織課堂互動活動。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必須以教師為主導。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學生對其的態度。在真實的師生關系中,一些教師會偏袒、歧視、漠視一些學生,甚至無法容忍學生在物理課堂上提出不同的意見,從而導致學生對教師的不滿、疏遠甚至抵觸。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作為一名物理教師,首先要學會與學生溝通,能夠接受學生的不同意見;其次要提高教師自身的親和力,真誠地對待學生;最后,教師要以教學為重,在物理教學中多下功夫,把事情做好,從而順利地開展物理教學工作。總之,要使師生互動等組織形式出現在課堂中,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堂互動,就必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營造信任的課堂氛圍
課堂信任氣氛是指學生應該相信自己能夠完成課堂任務,而教師也應該相信學生有能力完成課堂任務。首先,一個學生是否相信自己的能力,影響著他是否相信自己的能力以及完成任務的水平,即自我效能感。為了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互動中體驗成功,為學生提供一些好的范例,進行激勵性評價,引導學生做出合理的歸因。其次,教師對學生的信任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教育心理學中,存在著皮格馬利翁效應,也稱為教師期望效應。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讓一個人發展得更好,你應該向他傳達積極的期望。積極的期望能促使人們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一般來說,學生的智力發展與教師的關注度成正比。因此,教師應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并鼓勵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跨群體的互動,從而達到教師的信任。
三、創設多樣的物理環境
要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就要營造有利的物理環境,傳統“秧田式”排列的課桌排列方式,不利于大部分學生參與課堂,而近幾年比較流行的“馬蹄形”“扇形”以及“口字形”等教室課桌的布置方式,更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與討論。而物理這一門學科與實驗緊密相連,實驗的完成需要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因此,在物理課堂上,應創設有利于師生交流互動的環境,這樣才能為課堂師生互動提供物理條件,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互動中。
四、設計有效的物理實驗
設計有效的物理實驗有助于學生對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學習。然而,由于實驗室物理儀器有限,許多物理實驗只能出現在實驗課上。這樣就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減少了與師生的互動,沒有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實驗操作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身邊的資源設計簡單有效的物理實驗,讓學生以小實驗來驗證物理規律。這樣,學生不僅可以盡可能多地參與課堂,還可以增強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歡物理。
五、附加多樣的教學資源
物理與生活是緊密相連的,每一個物理知識點都可以聯系到現實生活中來。為了使物理知識不那么枯燥,物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將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以圖片、錄像、模型等形式在物理課堂上呈現,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比如家用電器的物理原理、交通工具的物理原理、通信工具的物理原理、車站中的物理、游樂場上的物理、超級市場中的物理等。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搜集一些物理信息,并且在物理課堂上表達自己的相關見解,其他學生也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的課堂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使物理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更為有效。
例如,在“彈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講完課本內容之后,以圖片的形式向學生介紹生活中形態各異的彈簧。物理實驗室里常用的彈簧秤以及健身用的擴胸器里面的彈簧,它們的形狀都是螺旋形的,像這樣彈簧叫螺旋彈簧;還有一些口琴以及手風琴里的發聲片、玩具和一些鐘表里的發條,像這樣的彈簧稱為簧片或板片。同時教師要將生活中的這些“彈簧”與“彈力”與這節課的內容聯系起來,比如螺旋形狀的彈簧在發生形變(拉伸、壓縮)時會產生彈力,且在該彈簧的彈性限度以內,隨著形變量的增大,產生的彈力也就隨之增大;隨形變量的減小,彈力也隨之減小;當彈簧恢復原狀時,其形變消失,彈力也隨之消失。并且,不同的彈簧發生相同的形變所產生的彈力也是不同的。這樣既可以吸引學生對物理概念產生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學生很好地理解影響彈簧彈力大小的因素。
參考文獻
[1]陳亮,付培藝,李欣眉,王槐宇,汪玉昆,盧筆雅,張哲.中學生物課堂學生參與度調查及原因分析[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