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娟
1 前言
課余訓練是學校體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學校體育教學工作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課余訓練的正常開展能促進學校群眾體育工作的開展,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到體育活動中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方式,掌握運動健身的方法,養成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同時能提高體育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擴大學校的知名度。目前,在開展課余訓練確實存在一些無法回避的實際問題。如體育特長生來源,訓練時間的安排,如何協調訓練與文化課學習之間的關系,參加各種比賽后如何對學生進行補課。上述幾個問題如不能解決好就無法搞好課余訓練。
2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并整理課余訓練和運動競賽工作的有關資料。
(2)訪問法:采用訪談方式,向有關教師和學生了解課余訓練和運動競賽工作的基本情況。
3 問題與對策
(1)準確選材,為訓練打下良好基礎。由于特殊環境和體育尖子的實際情況決定了對于文化課成績不甚理想的體育尖子生無法進入重點中學就學,且由于“九年制義務教學”階段的課余訓練并不正常進行,從而大大減少體育人才的選擇范圍,同時增加了選材的難度,而具有一定發展前途的學生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在人才選擇過程中采用了以下方法。首先,大力搞好宣傳工作,讓基層學校了解我們的需要。并加強交流,使基層學校愿意把優秀的學生輸送到我們的學校。其次,對人才的來源進行跟蹤了解,平時加強對各班學生的觀察,及時發現有體育潛力的人才,并對其跟蹤,在其發展中給以指導,以至達到培養的要求。
(2)在選材中要通過初選、復選、終選三個階段。所謂初選,發放表格。通過發放推薦表,目的在于如特殊身高特殊運動能力等及時選拔出來。復選在初選進入以后的學生,先進行為期一星期的集訓,通過對體育尖子和訓練狀態進行評價與診斷,以促進體育選材的科學性。例如:100米速度很快,但協調能力,柔韌性很差,這種學生技術動作較難掌握,以后改項目較困難,所以選材重視全面性。終選時要參加文化考考,文化成績也要在普通入學標準左右,否則拒之門外。
(3)調整項目結構,合理安排轉項。在吸收參訓人員之前,對己有的人員進行整體分析,在保持傳統強項的基礎上,發現自己的弱項,吸引響應人員參訓,以補充不足。對傳統項目抓好后備人才的培養,使該項目能夠成為自己的拳頭項目,在每一次比賽中成為主要得分的項目,并能起到帶頭作用。通過對當年的競賽規程和其他兄弟學校實力的分析研究及時調整全隊的運動項目結構。應允許學生轉換訓練項目,重點抓技術性強、難度大,容易得分的運動項目。
(4)擁有一批優秀教師隊伍。對于課余訓練來說,在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莫過于人,莫過于能夠承擔課余訓練的教練員。作為核心的指導教師隊伍是提高課余訓練水平的關鍵。配備質量較高,10名體育教師,有4名高級職稱,5名一級職稱,還有1名二級職稱。指導教師的工作責任心和工作能力是決定指導水平的主要因素。俗話說: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體育組里面,采用競爭上崗制度,能者上,庸者下。如學校編制十個體育教師夠了,但又引進一名,通過教學論文,課余訓練,評選活動,把工作能力差的一名分流下去,重新更換血液。只有充分了解所要教學的內容,才能提高工作效益,把握住指導內容的實質。指導教師應不斷充實自己,相互學習。教練小組成員定期進行交流,推導教育,訓練心得。如每周二、周四晚上夜辦公,組里規定,每天組里面進行點名制度。及時了解當前新的訓練方法,通過外出學習和接受專家指導方法,來提高訓練水平。
(5)合理運用周期性訓練原則。訓練根據運動項目的特點進行分組指導,每一學年開始就制定詳細的計劃。針對參訓人員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制定出學年訓練目標以及每一階段的訓練計劃并在訓練過程中嚴格執行,并且不斷完善.身體素質項目以體育高考的四項素質作為參考依據,從速度、力量、耐力、協調等全方面加以考慮。高二年級應盡快選擇主攻方向,參加體育特招或體育優加專項,并結合比賽的實際需要選擇副項。對于體育優加的學生主要以文化課學習為主,優家的目的是為了考取更好的大學,所以說:他們的課余訓練安排,是針對體育優加的項目,進行兩三個月的突擊性訓練,從近三年的優加考試情況來看,優加上線率達到80%左右。
(6)嚴格管理與全面關心。首先由于參加訓練人員的個性比較突出,及在比賽上的轟動效應,會使一部分學生產生自大和散漫的情緒。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訓練課是一堂正規的教與學的教學過程,必須有嚴格的規章制度,以保證訓練的正常進行。所以老師必須以身作則,以自己嚴于律己的精神、兢兢業業的態度以及爐火純青的業務能力。其次要求學生認識自己是學校的一員,個人的成績和力量只有和集體結合在一起才能體現出來,而集體的榮譽也需要我們每一個成員共同創造。經常組織由學校分管領導參加學習和總結,開展評優活動。
4 幾點建議與體會
(1)抓住學生參加課余訓練的動力。
(2)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和后備人才的培養是提高課余訓練水平保證。
(3)學校的課余訓練應首先通過自身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績后才能擴大影響,提高課余訓練在學校中的地位。
(4)抓住當前實施素質教學的大好時機,大力宣傳學校開展課余訓練的意義,吸引更多的學生參加課余訓練。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新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