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靜
【中圖分類號】R459.7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002
ICU譫妄主要是指ICU患者受到一系列的打擊,從而導致患者表現出的一種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問題。譫妄在ICU科室中較為常見,在患者中的發病率約為15%~40%。患者在發生譫妄癥狀后,會表現出認知、情感、意識和行為等功能障礙,對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影響較大。隨著我國近些年的發展推進,人們逐漸提高了對患者護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在此過程中,降低ICU患者譫妄癥狀的發生率就變得尤為重要。本研究則在此基礎上,展開相關分析如下。
1 ? 導致ICU患者發生譫妄的主要因素
就ICU患者來說,其多年齡較大,患者病情較為嚴重,病情變化較快,患者多表現為身體器官機能下降情況,而且就部分長期居住ICU的老年患者來說,其需要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患者在身體和心理受到雙重影響的情況下,便很容易出現譫妄癥狀。同時,根據相關研究數據結果顯示,在與女性患者進行比較時,男性患者更容易出現譫妄問題,可以說女性的耐受能力顯著高于男性患者,因此性別也是對譫妄造成影響的主要因素。此外有精神病史的患者據相關研究數據結果顯示,存在精神病史的患者其發生譫妄的概率更高,大約有30%~50%的發病率。
ICU患者病情嚴重,因此其住院時間較長,而在這一過程中,患者通常難以接受到家屬的情感支持,容易導致患者出現消極情緒,心理對患者的病情影響較大,患者容易并發各種并發癥,從而導致患者出現恐懼、煩躁和不安的癥狀,導致患者被病情反噬,表現出譫妄,等等。同時,ICU患者需要同時接受多種治療,包括一些有創造性操作加之對環境的不適,對治療的恐懼,對預后的擔憂等,在精神和肉體折磨下,便會導致患者出現譫妄癥狀。最后,疼痛因素也是主要因素,ICU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患者多需要承受疼痛折磨,如果患者的疼痛在長時間內無法得到緩解,則很容易導致患者病情的復發,加重患者病情,進而導致患者出現意識混亂等不良癥狀。
ICU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療過程中,如果同房出現死亡或是危重癥搶救的患者,會對患者的精神狀態造成影響,對患者造成刺激,患者容易胡思亂想,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患者譫妄的發生率。而且就ICU患者來說,其周圍通常充斥著搶救儀器,監護設備等噪聲,容易導致患者出現恐懼不安的情緒,患者一旦將這些問題與自己的病情進行聯系,便會導致譫妄癥狀的發生。最后,在給予患者藥物干預的過程中,也容易導致患者發生譫妄,這主要是因為鎮靜、止痛等藥物的使用,這些藥物中存在抗膽堿藥性,可在實現鎮靜干預的同時實現止痛效果,但是這種膽堿藥性卻也是導致患者出現譫妄癥狀的主要因素。
2 ?護理措施
心理護理:針對ICU患者進行護理,避免患者發生譫妄癥狀,需要給予患者一定的心理干預,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首先需要與患者展開積極的溝通交流,保證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保證以溫和、親切的態度與患者進行交流,將患者的焦慮,抑郁癥狀進行減少。在患者進入ICU前與患者進行交談,盡量將患者的陌生感進行減少,并告知家屬給予患者情感支持,從而減少患者的不良情緒。其次,需要加強對非語言溝通ICU患者的心理干預,部分ICU患者因病情較為嚴重,因此難以用語言與人溝通,需要護理人員將輔助物品進行應用,或是給予患者觸摸護理,給予患者支持,提高患者治療自信心。
常規護理:注意對病房環境進行改善,保證清潔。同時給予患者藥物護理,保證科學使用鎮靜藥物,鎮靜劑可對ICU患者的躁動情緒進行控制,將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進行降低,但是鎮靜藥物的使用劑量和使用頻率需要從患者的實際情況入手,保證使用合理性。針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采用對患者肝臟無損傷的鎮靜藥物。同時,在將鎮靜劑進行使用過程中,需要現給予小劑量,逐漸加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同時注意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觀察,一旦發現不良反應需及時告知醫生。同時,給予患者一定的音樂療法,這種方法主要將音樂特性進行應用,協助個人在疾病或是殘障治療過程中實現心理,心理和情緒的整合,保證在藝術的感染力下促進患者譫妄癥狀的改善。音樂具有特定的物理特性和頻率,其會對人的生理節奏造成影響,對患者的神經系統,大腦皮層和內分泌系統進行改善。這種情況下,給予患者音樂干預,會受到音樂旋律,速度和音調等影響,促進患者分泌激素,促進患者的血管循環,保證患者具有一個愉悅的心情,減少患者疼痛問題,同時對患者的抑郁心理進行調整,為患者創造輕松舒適的病房環境,有利于促進患者恢復。
病情監測: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進行監測,對患者的原發和伴發疾病進行預防,例如,針對存在血管疾病的患者進行并發癥預防,需要保證患者水電解質的平衡,保證患者的機體營養情況。同時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意識變化進行密切觀察,確定患者在用藥過程中是否存在不良反應,是否表現出意識障礙或是行為異常單情況,一旦發現異常,需要及時報告醫生。護理人員需要多陪伴患者,對患者的感受進行了解和掌握,并定期對患者開展認知能力檢測工作。
保證睡眠:盡量減少ICU病房中的噪聲,盡量降低室內監護儀器的聲音,針對湖中護理操作,盡量避免在夜間進行實現,并要求醫護人員小聲交談,從而保證為患者營造一個穩定的睡眠環境。同時,可在夜間給予咪達唑侖等藥物的干預,促進患者睡眠質量的改善。針對意識較為清醒的患者,可積極配合治療護理時,需要護士將患者的約束帶使用頻率進行減少,或是將其撤下,而針對意識不清醒的患者,則要避免給予其約束性治療,需要從患者的實際情況出發,給予患者一定藥物干預,提高患者睡眠質量,促進患者恢復。
ICU患者在發生譫妄癥狀后,其認知、情感、意識和行為等會表現出功能障礙,對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影響較大。從護士角度出發,對ICU患者的譫妄進行認識,關注譫妄,將患者存在的問題進行解釋。作為ICU護士,我們要加強學習,主動學習預防譫妄的方法。例如:怎么我護理的患者不聽話,總去拽自己身上的管子,怎么說都不聽。為什么有些人在煩躁的情況下給予其鎮靜干預效果還不夠顯著。針對這些問題,ICU護士通常表現地較為迷茫,下了班會身心疲憊。在給予護理人員系統培訓后,護理人員可在完成相關工作后對患者進行客觀評價,同時協助醫生給予患者針對性護理干預,從而可保證患者生命健康,將其譫妄發生率進行降低,促進患者恢復,臨床意義顯著,可在臨床進行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