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
【中圖分類號】R446.11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047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進步,對疾病的診斷方式也是越來越多,準確度也是越來越高。其中,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疾病診斷方式就是血液檢驗,通過檢驗患者的血液指標,將能夠準確地判斷患者的實際情況,確定患者的病情以及病情進展。然而,在血液檢驗的過程中,很容易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血液檢驗的質量難以保證,這就會極大地影響血液檢驗的準確性,導致對患者出現漏診或者是誤診的問題,很容易會引發嚴重的醫患糾紛。所以,就需要積極地分析導致血液檢驗質量受到影響的主要因素,從而找到有效的血液檢驗質量控制措施,更好地完成對我國人民的醫療診斷。
1 ?影響血液檢驗質量的主要因素
第一,如果受檢者在接受血液檢驗前,沒有做好準確工作。例如,在接受檢查前有過進食行為,獲取血液樣本必然會出現多種成分超標的問題,影響對受檢者的檢驗結果。第二,在對受檢者采血時,如果沒有幫助其調整到合適的體位,不僅會影響血液檢驗質量,還會給受檢者帶來極大的痛苦。第三,人的血液在不同時間段各項指標也存在較大的差異;第四,在完成血液樣本的采集工作后,需要將其盡快送到試驗室進行檢驗;第五,在采集受檢者的血液樣本后,如果沒有選擇合適的抗凝劑,這會導致血液樣本很容易會出現凝血問題;第六,需要由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檢驗人員完成對受檢者的檢驗工作,如果由于缺乏工作的檢驗人員操作,很容易在檢驗過程中出現疏漏,從而影響血液檢驗的準確性。
2 ?控制血液檢驗質量的有效措施
2.1樣本采集過程的質量控制措施
想要保證血液檢驗質量,就需要獲取受檢者合格的血液檢驗樣本。首先,在進行血液檢驗之前,需要詳細告知受檢者血液檢驗前的各種注意事項,使患者能夠自覺控制。并且,在采集受檢者的血液樣本時,還需要詳細了解受檢者的近期情況,從而確認血液樣本的真實性。尤其是要分析受檢者在接受檢查前,是否存在會對血液檢驗結果造成影響的問題。而在對受檢者進行檢查之前,還需要充分了解受檢者的基本情況,避免受到非疾病因素的影響。其次,血液樣本通常是在清晨采集,需要患者在接受檢查前保持8小時的空腹狀態。但是,針對部分疾病在進行檢驗時,則需要在特定的時間檢查受檢者的血液樣本。例如,想要檢驗受檢者的心肌肌鈣蛋白時,則需要在受檢者出現心肌梗死后的4小時再獲取其血液標本。最后,在對受檢者采血時,還需要為其調整為合適的體位,因為受檢者的體位也會對血液樣本的指標造成影響。例如,在受檢者處于站立姿態式采血,將會使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平大幅提高。通常情況,在采集住院患者的血液樣本時,可以在其坐位或者是臥位進行采血。并且,對受檢者的不同部位進行采血,也會對血液標本的指標造成影響,這就需要采血時能夠選擇受檢者合適的部位進行采血。同時,采血的耗費的時間也會影響受檢者的血液指標,尤其是在使用壓脈帶時,如果壓迫時間過長,將會導致受檢者血液的多種成分發生改變。需要注意的是,在采集受檢者的血液樣本時,需要一次采集到合適的血液樣本量,避免出現采集量不足的問題。
2.2 樣本送檢過程的質量控制措施
在完成受檢者的血液樣本采集工作后,需要結合檢驗的目的以及受檢者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選擇抗凝劑,并保證抗凝劑與血液樣本的比例不存在誤差。并且,需要盡快地將血液樣本送到實驗室,避免血液樣本長時間暴露。在運送血液樣本時,需要注意穩定性,防止血液樣本出現過度震蕩。如果采集的血液樣本不能及時接受檢驗,則需要做好對血液樣本的儲存工作。同時,如果儲存的時間,則需要廢棄該樣本,再次采集受檢者的血液樣本,從而有效地避免出現檢驗出現質量問題。
2.3樣本檢驗過程的質量控制措施
現如今臨床血液檢驗工作,主要是利用相關儀器進行。所以,為了避免檢驗質量受到影響,就需要在檢驗前做好對檢驗儀器的檢查工作。尤其需要定期做好對檢驗儀器的保養護理工作,在使用前也需要檢查血液檢驗儀器的工作狀態。并且,檢驗儀器的保存也尤為重要,通常需要將其保存在濕度70%以下、溫度23°的環境中。而血液檢驗必然是要由人來具體操作,這就需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醫護人員完成對受檢者的檢驗工作。為了能夠提高檢驗人員的職業技能以及工作水平,需要對他們定期做好培訓工作,提高他們對檢驗工作的掌握程度,更好地完成臨床血液檢驗工作,從而更好地確認受檢者的實際狀態。
總而言之,血液作為人體血液循環的主要載體,在人體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人體如果出現任何異常,都會導致血液的成分出現變化,通過檢驗人的血液成分,將能夠有效地確認人的身體狀態。在血液檢驗過程中,有很多種因素都會對血液檢驗的結果造成影響。主要包括血液送檢過程中、血液采集方法以及患者自身情況等,一旦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異常,都會對血液檢驗結果造成影響。因此,為了保證血液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就需要對血液檢驗工作加強重視,做好質量控制措施,加強對每一個環節的管控,這樣才可以獲取患者準確無誤的檢驗結果,防止造成嚴重的后果。
參考文獻:
[1]劉俊玲,秦鳳.檢驗科血液標本出現誤差的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4):492-494.
[2]田玫玲,盧慶樂.血液標本處理方式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6):823-824.
[3]何敏,何婧婷.血液標本臨床檢驗不合格原因和相應優化措施[J].當代醫學,2014,20(29):49-50.
[4]黎莉.血液標本采集相關因素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0):17-18.
[5]周迎端,陳敏,鄧茜.血液標本臨床檢驗不合格的原因和對策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10):97-100.
[6]高政聰.血液標本采集過程及放置時間對檢驗結果的影響[J].甘肅醫藥,2012,31(11):865-867.
[7]梅蕾.提高血液檢驗的分析控制質量的水平[J].醫學信息,2014(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