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英
【中圖分類號】R19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048
身體檢測作為公民日常的重要衛生管理項目,對早期的各類病癥診斷以及誘因探究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準確的體檢數值可為各類病癥的確診和疑似病癥診斷標準的現象起到奠定條件,目前針對體檢的技術也逐步完善,在檢查中能起到較高的檢查準確率,但由于檢測數值易受受檢測人員的生活習慣所影響,因此在檢測前,需保證居民的一定的配合度以提高檢測準確率。
1 ?飲食調控
在進行體檢前1天12點后不可進行任何的進食活動,需保持空腹狀態下進行各項指標檢測,同時體檢前需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多飲水以保證毒素的排出。
進行檢測前1~3天,飲食活動需保證清淡,同時需嚴格限制體檢前2周內的海產食品攝入,部分海產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整體指標檢測,通常可分為以下情況:(1)高碘類食物,通常情況下于檢測前2周內不可進食高碘類食物,其原因普遍因為海產品多為高碘,在攝入該類食物情況下易促使甲狀腺功能檢測異常,食物類型多包含魚油、藻類、海帶、海魚等食物。(2)含嘌呤類食物,通常情況下對中年人的體檢具有最明顯的影響,會對受檢測人員的血液尿酸濃度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需要在進行體檢前2周內禁食含嘌呤類的食物,避免尿酸檢測誤差,基本食物類型包含動物內臟、海鮮食品。(3)動物血制品,動物血制品通常情況下會對患者的大便潛血情況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消化不良的情況下該情況尤為明顯。(4)含糖食品,在進行體檢前通常需少食富含糖類的食品,可保持低糖進食,其原因通常與檢測中的血糖、尿糖存在一定的聯系,以降低診斷為糖尿病的可能性。(5)高蛋白食物,如雞蛋或過多的肉類食品,以減輕對患者腎臟功能的檢測誤差。(6)高脂肪食品,在食用高脂肪食物狀態下,人體的血液檢測中,血脂情況會顯著上升,進而可能促使高血脂檢測結果產生,因此需要減少高脂肪類食物的攝入,常規食物類型包含肥肉、動物內臟等。
通過合理規劃檢測前的飲食活動,可有效地降低檢測時各指標突出的現象,進而減少血液指標診斷誤差,以免引起誤診現象產生。體檢前各類注意事項均會由各體檢人員進行提示,同時多數體檢時間均選擇為早上,且需要保持空腹狀態,不可飲水,檢測前1天需保持清淡飲食、禁飲酒、保證睡眠質量。
2 ?生理調節
定期的身體健康檢測作為目前檢測居民身體健康狀態的方式,能夠為后期的日常維護提供條件,當人體處于亞健康狀態下,通過體檢能夠及時檢查出身體的健康狀態,進而起到明顯的預防和治療作用。通過排除檢測誤差、正確進行病理推斷、提高體檢意識,才能夠為日常的健康維護提供基礎。
(1)基于女性生理調節方面,主要針對以下方面進行預防:女性檢測人員在進行檢測前不宜進行婦科檢測和尿檢(女性在生理期不宜行婦科檢測和尿檢),婦科檢測通常需要在檢測前排空膀胱,而乳腺遠紅外線復查則主要選擇在生理期后一周內。同時未婚女性檢測人員不宜做婦科檢測,特殊情況可根據相關診斷并達成醫療協議后方可進行身體檢測。(2)在進行內科檢測前,通常需要優先測量受檢測人員的血壓情況、升高及體重指標情況。(3)在檢測當天抽血完成后,完成腹部超聲檢測的情況下即可開始進食活動。(4)體檢中如果患有流感、肺炎、急性扁桃體炎等各種炎癥時,體檢血常規中的白細胞會明顯升高,分類細胞也因此相對增高或減少。嚴重情況下可能感染肝病或其他病癥,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均會減少。若發生嚴重出血,體檢結果的紅細胞數值也會發生減少,應在進行體檢前,盡量注意做好保暖措施,減少流行性感冒等情況產生。(5)在無病理表現的情況下,體檢常規值均能夠處于正常范圍,若當身體有病理反應,或身體受到一些不良刺激和創傷時,比如化學因素刺激、物理因素等不良影響。機體內環境與外環境的平衡條件受到破壞,其數值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提示血液指標異常。(6)在檢測當天,心電圖檢測需要在受檢測者持續放松狀態下進行,且心電圖指標受檢測前的運動影響,在檢測前1h內不可進行劇烈運動,同時保證自身的精神狀態的正常,以免引起心電圖波動。
3 ?生活調節
3.1保持良好睡眠。若無法保持良好的睡眠狀態,也能對檢測結果產生明顯的影響。熬夜對身體基本指標如血壓、心率、呼吸等會產生影響,也會影響血液指標準確性,因此體檢前一個晚上盡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
3.2避免劇烈運動。運動會引起血液、體液成分改變,即使是散步等輕度運動也會引起生理性血糖升高,內分泌激素水平含量改變,從而影響檢測結果。體檢之前,需保持身體調整到較好的狀態,以保證對各類疾病結果的正常顯示,而運動會對自己體檢中數值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化驗結果。
3.3慢性病人不能盲目停藥。存在慢性疾病的居民,不可因為體檢而停止服藥,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對于該類患者,停藥或者推遲服藥可能會引起血糖不良反應,所以這些病人應該正常服藥后再進行體檢,保證體檢結果中血壓、血糖值的穩定。
3.4女性要避開生理期。女性在生理期時,體內激素水平會發生變化,所以檢查時部分數值與日常生活存在明顯連續,由于身體狀態較日常對比顯著降低,易導致女性感染病菌的發生,通常于月經后5~7天進行體檢,檢測結果的準確率較高。
3.5檢測前3~5天內保證清淡飲食,禁食肝臟、血液等食物,檢測前1天夜晚12禁食禁飲。
3.6檢測前需提前進行體檢預約安排,同時需要在檢測前1天內禁食高蛋白食物,禁飲酒,避免對肝功能產生影響。
4 ?針對性調節
體檢前需根據檢測項目不同進行不同限制:(1)血常規檢測通常僅需早晨空腹抽血或禁食6小時以上抽血,但在急診需要時可隨時抽血化驗。(2)24h內進行飲酒會促使心電圖腦血流圖血流加速、心跳加快,形成誘發心律不齊或心律失常的主要診斷因素。因此,做心電圖檢查前24小時內一定要禁酒,以免造成誤診。(3)在進行體檢前需保證血液指標的穩定性,于檢測前3d內不可食用高膽固醇、高脂肪以及高糖類食物,以減少血液指標中膽固醇、血脂以及糖含量,避免引起誤診。若有糖分需求可在前3d內食用適當水果補充糖分,避免糖分過低引起低血糖表現,檢測前1d晚餐后禁食任何食物,必要情況下可補充一定的水分。(4)體檢涉及心臟彩色超聲檢查,主要針對可能存在的心律不齊等情況進行診斷,在進行體檢前禁食各類影響心臟超聲檢測的藥物以及食物,加強自身的安全保護,避免情緒波動產生的心臟速率增加,進而采用深呼吸方式指導自身緩解緊張等情緒,以日常生活的態度應對心臟超聲檢測。
5 ?結束語
根據臨床檢測的差異,可以做好全面準備或針對性準備,以完善對各項檢測項目的檢測標準,提高診斷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