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金良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052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飲食結構、作息習慣也隨之變更,又因老齡化社會的迅速到來,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我國需要面對的主要健康問題,其中冠心病的發病率更是呈逐年上升趨勢。中醫和西醫根據其各自的理論基礎對于冠心病的治療各具特色,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綜合了兩家之所長、相互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可以顯著提高療效、縮短療程,有效地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延緩了患者再次入院的時間,中西醫結合,才是冠心病治療的正確打開方式。本文就冠心病的病因、治療及日常注意事項作了簡單介紹。
1 ?中西醫淺談冠心病的病因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因冠狀動脈血管發生了狹窄、堵塞等病變,血液的正常流通受到阻塞,導致出現心肌缺血癥狀。西醫在臨床上通常將其分為兩類,穩定性冠心病與急性冠脈綜合征。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當急性發作后常引發嚴重的并發癥威脅人體健康。在西醫中,認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冠心病發生的最常見病因,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慢性腎病、慢性炎癥、超重和肥胖、HIV感染和不良生活習慣等都有引發冠心病的可能,患者冠脈先天畸形、其他冠脈疾病以及患有易栓癥等其他疾病導致的心肌缺血,也會表現為冠心病癥狀。西醫治療冠心病采用控制血脂類藥物、抗血小板藥物及抗心絞痛藥物等藥物治療,以及搭橋手術、介入治療等手術治療手段。
冠心病是一種西醫名詞,屬于中醫的“胸痹” “厥心痛”等病癥范疇,如胸痹的患者輕者胸悶、呼吸不暢,重者會出現胸痛徹背、喘息不得臥的表現,與寒邪入侵、飲食失調、情志失調、勞累導致內傷、年邁體虛等原因有關;厥心痛的患者則因內外邪入侵心包絡,或他臟邪侵犯心脈等原因導致患者出現心臟和胸部劇烈疼痛的疾病,常伴有出汗、四肢發冷、面色蒼白等癥狀。人體的臟腑經絡氣血失調、人體的陰陽平衡遭到了破壞,外邪入侵就導致了冠心病的發生。一般患者的治療以益氣養陰、活血化瘀、祛痰通絡為主,再辯證分析患者是否存在氣滯血瘀、陰寒凝滯等癥狀,進行針對性的診療。總體來講,冠心病最典型的癥狀表現就是胸悶或胸痛,在飽餐、情緒激動或是劇烈活動的情況下出現,位于胸骨后方或左前胸位置。患者的描述以擠壓感、燒灼感、隱痛、壓榨感為主,經過休息后可逐漸好轉,病情發作時間一般不超過5分鐘。若是持續出現冠心病的不適癥狀、難以得到緩解,則可能預示著患者已經發生了更為嚴重的心肌梗死。患者還可出現麻木的感覺,可能會誤認為是消化不良或生活中人們常說的“燒心”,而延誤治療。值得注意的是,心絞痛癥狀不僅可發生于胸部位置,還可出現在頸部、肩部、手臂、背部、上腹部、下頜部等不同的位置,部分患者會同時伴有惡心、出汗、疲勞、氣促以及感覺到心臟跳動的不適,或發慌、虛弱、頭暈、出汗等。冠心病可引起多種并發癥問題,穩定的冠心病可突然不穩定,出現了不穩定型心絞痛或者發生心肌梗死,還可引起其他器官的嚴重損傷。
2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
西醫一般利用藥物治療患者的癥狀,控制粥樣斑塊的發展,以防止動脈管腔狹窄的進一步發展從而發生嚴重的心肌梗死的情況,對于嚴重狹窄、藥物控制效果不佳和發生大面積心肌缺血等癥狀時采用搭橋、介入等手術治療的方式,可以迅速緩解癥狀,但手術后還需要藥物治療預防粥樣斑塊的進展。如伴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進行介入治療后易再次發生狹窄,總體來說,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后患者再次發生狹窄的概率為30%~40%,支架植入術后再度發生狹窄的概率為15%~20%,多發生在術后的3~6個月內,西醫中對術后再度發生狹窄的原因還不明確,部分學者認為與局部血管的過度反應等相關。中醫在冠心病的預防、穩定性冠心病的治療、預防冠心病術后再度狹窄等方面都有著良好的效果,中醫認為,冠心病為本虛標實之癥,患者發生冠心病以氣陰兩虛為本、痰淤交阻為標,介入手術則會導致手術部位的經絡受損,患者的氣血會從受損之處發生流散,患者發生心氣衰弱、氣虛加重的情況,氣為血之帥,氣可行血,中醫有著:“氣有一息之不運則血有一息之不行”之說,氣衰則運血無力,導致脈絡不能得到有效的滋養,則出現淤血內停、痰濁內生的現象,導致狹窄的再次發生。中醫對于冠心病的治療以益氣養陰、活血化瘀、祛痰通絡為主要治療方法,需要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辯證分析再選擇合適的藥劑及治療手段,在患者介入治療后,鑒于患者處于氣虛、陽虛的狀態,兼有瘀血和痰濁的情況,一般選擇益氣活血、健脾養心的治療原則,例如可以選取黃芪四君子的經典組方為基礎方,辯證分析患者的情況后,適當增加活血化瘀或化痰濁的藥物,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后一般可以取得顯著的臨床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再狹窄的發生率。部分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手術后會伴隨出現情感障礙的癥狀,西醫一般使用抗抑郁、抗焦慮的藥物進行治療;中醫有著形神合一的情志理論,認為心主神,心虛則神暗,患者容易出現精神萎靡的癥狀,可以選擇使用疏肝理氣、安神健腦等中藥改善患者情緒障礙的情況。西醫通過對患者在飲食、運動、心理、藥物等方面進行指導教育,并加強患者的疾病知識學習,提高患者的保健意識,中醫在此基礎上還增加了食療養生方面的內容,根據患者情況辯證分析選擇不同療效的食療藥膳,以期患者達到神形具養、陰陽平衡的狀態。
3 ?總結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才是治療冠心病的正確打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