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鴻雁


【中圖分類號】R692.4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059
腎結石屬于常見的泌尿外科疾病,是尿液中的成分在腎臟內形成了結晶,從而導致患者出現一系列的泌尿癥狀。該病多發于男性,尤其是30歲至50歲的男性,在我國南方的發病率明顯高于北方,夏季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季節。腎結石病發后若治療不及時,可導致多種嚴重的并發癥,給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1 ?疾病的類型
根據腎結石位置的不同,可將其分為腎盂結石和腎上、中、下盞結石,這幾種類型的腎結石其臨床表現相似。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腎結石,那就是充滿腎盂和腎盞的分支狀結石,因其形狀和鹿角相似,因此在臨床上由被稱之為鹿角形結石。
2 腎結石的病因
腎結石的形成原因是某些因素導致尿液中的成石物質濃度上升,或者溶解度下降,呈現一種飽和的狀態,從而析出結晶,并在局部生長、聚集,最終形成腎結石。導致結石形成的基本病因包括如下幾種:
2.1代謝異常
尿路結石多是由人體內的代謝產物構成,不同成分的結石,其對應的是相應成分的代謝異常,鈣、尿酸、草酸和胱氨酸等是尿液中比較常見的成石成分,一旦因為生理紊亂導致成分異常就可促使結石的形成以及生長。
2.2局部因素
因為尿路系統局部因素導致的結石,大部分都是在其他病變的基礎上形成的,比如尿路感染、梗阻以及尿路中有異物等,都可能引發結石的形成,其中尿路梗阻會引發感染,同時也可導致結石的形成,而結石本身可能就是尿路中的異物,這些異物會進一步加重梗阻和感染。
2.3藥物因素
藥物可導致腎結石的發生,其發生在1%~2%這個范圍,其主要分為兩大類,分別是:
2.3.1尿液的溶解度低,但濃度卻比較高的藥物,比如磺胺類藥物、氨苯蝶啶類藥物等,這些藥物本身就含有結石的成分。
2.3.2能夠引發結石形成的藥物,比如維生素D、皮質激素等,這些藥物在代謝的過程中容易導致其他成分結石的形成。
2.3.3誘發腎結石發生的因素
多種因素都可誘發腎結石的發生,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分別是:
(1)氣候。夏季人體因為排汗和呼吸丟失的水分會明顯增加,這會導致尿液濃度增加,同時日照的時間也延長了,人體會合成更多的維生素D,使得體內鈣含量明顯增加,尿鈣的排泄也就增加,容易形成腎結石。
(2)飲食。水分若攝入不足,會導致尿液濃縮;動物蛋白、鈣、鈉攝入過多,鎂元素攝入不足,維生素A、維生素B6缺乏等,都會增加腎結石的發生風險,同時長期飲用礦物質較多的水,也會增加結石形成的概率。
(3)藥物。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磺胺類藥物等會增加腎結石形成的概率。同時長期使用維生素C、頭孢曲松鈉等也會導致腎結石形成的風險增加。
(4)尿路因素。若存在尿路感染、梗阻以及異物等情況,需要及時治療,以免增加腎結石形成概率。
(5)代謝異常。當患者尿液中草酸、尿中鈣、胱氨酸等指標升高時,會促使腎結石的形成。
3 ?腎結石的臨床癥狀
3.1疼痛
腰部疼痛是大部分腎結石患者都會出現的臨床癥狀,疼痛的嚴重程度受到患者體內腎結石大小和位置的影響。若結石較大,移動度小,則疼痛會較輕,具體表現是鈍痛或者隱痛,也可能沒有痛感。小的結石容易腎內移動,因此容易導致嚴重的腎絞痛出現,而腎絞痛多發生于深夜或者凌晨,先從腰部或者肋腹部位開始疼痛,然后沿著輸尿管放射至膀胱甚至是睪丸部位,疼痛可能只持續幾分鐘,也可能長達數小時。
3.2血尿
血尿一般發生在疼痛以后,大部分患者血尿情況比較輕微,為鏡下血尿,只有少數患者的血尿肉眼可見。
3.3排石
一些患者病發后可能會發現有細小結石自行排出,這種又被稱之為泥沙,當結石通過尿道時患者會有尿道內刺痛感以及尿道堵塞感,當結石排出后,尿流會變得通暢,患者也會感到輕松和舒適。
3.4感染癥狀
少數腎結石患者可能病發有尿路感染,或者本身就是感染石,感染可能會導致膿尿,急性發作時可導致畏寒、腰痛、尿急、發熱、尿痛等癥狀。
4 ?關于腎結石的治療
當我們出現腰腹疼痛、血尿、腹脹等癥狀時,應該及時到醫院就醫,醫生會根據我們病史、癥狀、體征以及檢查結果綜合進行判斷的,早發現早治療有助于減輕患者的痛苦,及早幫助患者恢復健康。目前臨床上治療該病的方法較多,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其中手術治療具有極高的結石清除率,特別是在治療一些復雜性和頑固性結石方面,具有優越的效果。但是具體的治療方案還需要根據患者結石的大小、性質、形態、部位以及患者的個體差異來確定。
4.1急性期的治療
當患者出現腎絞痛和感染時,需要立即進行處理,其中發生感染的患者需要給予抗生素治療,如有必要還需行腎穿刺引流。對于腎絞痛患者,若疼痛較輕,可給予非甾體鎮痛抗炎藥,同時配合給予解痙類藥物;若疼痛劇烈,需要注射哌替啶進行鎮痛。
4.2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主要包括有體位沖擊波碎石術、經皮腎鏡碎石術、輸尿管鏡碎石取石術,以及開放式手術,其中沖擊波碎石術適合治療直徑在5~20mm的腎盂以及腎中、上盞結石,經皮腎鏡碎石術則適合治療一些復雜性的腎結石,比如直徑超過2cm的腎結石、多發性腎結石等,而輸尿管鏡碎石取石術適合直徑低于2cm的腎結石,比如中、下段輸尿管結石等,開方式手術創傷較大,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顯著減少,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依舊具有極其重要的臨床價值。
腎結石患者經過及時規范的治療,通常都能夠痊愈,當然除了藥物和手術治療外,積極調整生活方式對于腎結石的預防和治療也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