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鎮海
1 我校實施分項教學情況(我校自2012年始在高中一年級、二年級分別實施了分項教學模式)
(1)教學內容的選擇。針對本地區實際情況我校開展起來可供學生選擇的項目有田徑、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術、健美操。這些項目基本上反映了學生對分項的需求。其中,為了全面貫徹《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學生每學期選擇一個項目(田徑為摻插項目),高中階段最少要較熟練地掌握除田徑以外兩個以上項目。
(2)教學課堂的組織。每節課有五至六個班合并,學生根據分項的不同分為七至八個興趣小班,有七八名教師分別實施各個項目的分項教學,然后根據人數的不同調節體育教師的數量。針對我校選擇籃球和羽毛球學生人數較多的現狀,這兩個項目各安排兩名體育教師教學。
(3)分項教學的考核。建立積分制評價體系,主要內容有:①專項球技(選修項目)占40%;②一項專項素質(跑、跳、投)占30%;③出勤占10%;④參與活動組織和運動競賽20%;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浙江省上虞職業中專的學生和體育教師。
2.2 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500份,回收1462份,問卷回收率為97.5%。然后隨機抽取其中高一、高二年級各三個班級的學生300名,得到調查問卷300份,占調查總人數的20%。
此外,在進行問卷調查的同時,還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與相關學校的體育老師進行教學交流,與部分學生進行交談以及平時在體育課教學上的仔細觀察,收集到了對本次教學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信息、資料。
3 結果與分析
3.1 分項教學實施過程中所顯示出來的優勢
3.1.1 分項教學獲得了學生的認可
通過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在回收的300份調查問卷中,有197人認為自己在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方面的提高幅度很大,占總調查人數的65.6%;有68人認為自己在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方面的提高幅度一般,占總調查人數的22%;有35人自己在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方面的提高幅度不大,占總調查人數的11.6%。絕大多數的學生普遍認為分項教學更能激發學習興趣與主動性。
3.1.2學生獲得的成功體驗增多
通過問卷調查結果表明:有264人認為在體育分項教學運動中,獲得了比原來上課形式更多的成功體驗,占總調查人數的88%;有17人不認為在體育分項教學運動中,獲得了比原來上課形式更多的成功體驗,占總調查人數的5.6%;還有19人持不知道態度,占總調查人數的6.3%由于選項教學的教學課時多,而且專業性較強,學生的專項成績提高大,獲得的成功體驗也就更多。
3.1.3提高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
通過問卷調查結果表明:有257人認為可以更好的調動上課的積極性,滿足個體需求,有利于個性的培養,占總人數的85.7%;也有32人表示反對體育分項教學的實施,占總調查人數的10.6%;還有11人表示體育課怎么上都無所謂,占總人數的3.6%。體育分項教學是從學生個體需要出發,進行選項教學。提高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使學生在積極的參與中強身健體。
3.2 分項教學實施過程中所顯示出來的不足之處
3.2.1 是課堂管理出現漏洞。由于學生自主選擇,一段時間后出現了在各項之間的串門現象,少數學生不經老師同意就跑到其他教學班,給正常的學帶來了一定的沖擊。
3.2.2 是教學項目的豐富性和生動性還不夠。問卷調查表明,有71%的學生認為除了學習選項項目外,還“非常必要”和“必要”學習其它運動項目或進行身體素質練習。
3.2.3 是各教學班的考核評價標準需要教研組統一協調。根據安排,學生每學期需要進行四個項目的考核,其中兩個項目是所有學生都要考的,另兩個項目由各教學班老師根據各項目的特點確定考核的內容和標準。因各班項目難度把握有差異,結果有的教學班之間成績差異比較大,以致于一個行政班內學生差距加大。
4 小結
通過一段時期的分項教學實踐與研究,應當肯定的說,這一新的教學形式是符合當前學校體育教學發展趨勢的,是適應當代中學生對體育課的需求的。
分項選修教學模式確實比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學生的個性,既合理利用學校的體育場地、器材,使每位學生都能在有條件的興趣項目中得到有效鍛煉,充分發揮每位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術特長,方便體育教師組織教學和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雖然目前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但相信隨著學校硬件設施的不斷完善和教學思想觀念的轉變,并在全體體育教師的共同努力,全體學生的積極配合下,分項教學模式將會在以后的教學實踐和不斷探索中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它的各種優勢將會體現得淋漓盡致。
(作者單位:上虞市中等專業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