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業森
摘要:在小學階段,科學課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開設科學課程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對科學產生興趣,并對其有初步的認識,使學生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動手動腦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堂效率;課堂教學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小學科學教學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多,要求學生要能夠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教學當中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從整體上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效率。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當中,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不斷提高小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才能夠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不斷提升自身思維、學習等各方面能力。
一、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一)缺乏實驗器材
小學階段的科學課程主要以科學探究為主,但基于教材進行講授,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需要不斷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科學實驗條件,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要進行科學實驗,就需要運用相關的實驗器材。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實驗教學器材的配備無法使學生充分進行實驗活動,在授課過程當中,主要由教師進行演示,學生進行觀摩,學生的參與度較少。
(二)缺少對實驗的自主探究
小學科學的實驗探究是科學課堂教學的主體課程,根據教材的相關規定需要具有大量的實驗課程,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有效地辨別核心實驗課程與鋪墊性、延伸性實驗,學生能夠有效地完成核心實驗。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有些教師完全照搬教材進行實驗,或為了追求小學科學課程的完整性,出現“有實驗就做”的現象,沒有對實驗進行有效地整合,使得學生花費過多的時間進行反復實驗,而無法完成核心實驗。且教師在制訂學習計劃的過程當中,過多干預實驗的每個環節,對選取材料步驟等進行了嚴格的規定,使學生完全按照教師的操作完成任務,缺乏對實驗的自主探究。原本的科學實驗探究變成了在教師的規定下進行準確的操作,使得小學科學的實驗活動失去了真正的探究意義,使學生減少了對于科學的求知欲。
(三)教學設計過于詳細
科學課程是為了讓學生通過相關的科學實驗,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并在實驗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但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由于教學設計等方面的原因,使學生在科學課堂上出現了“學習疲勞”現象。對于一些基礎知識較為扎實的學生來說,在實驗課堂當中,往往充當實驗的主角,且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當中對于探究實驗的相關步驟設計過于簡單,低估了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導致實驗結果顯而易見,使得學生對于探究的興趣大打折扣。教師進行導入環節,部分學生已經說出答案,教師展示實驗器材時,學生已經知道接下來的實驗過程。學生在進行科學實驗學習的過程中出現了疲勞現象,無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求知欲。
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加強對科學課程的重視程度
從教師到學校的主管部門都要不斷加強對科學課程的重視程度,配備相應的教學設備與器材,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也應當積極思考,不斷制造、整合相應的教學工具,同時也要充分運用生活中的各種材料,使學生能夠變廢為寶。或根據實際情況制作教學工具、設計家庭小實驗等,將課堂內外進行有效結合,補充在課堂探究活動中缺失的部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生活當中尋找各種實驗材料,使學生能夠完成相應的科學實驗。
(二)整合教學實驗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當中,要根據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況,對教學內容進行準確地把握與設計。根據教材對教學環節進行整合,如在進行“光”的教學時,光的來源和傳播、凸透鏡成像、光與顏色的實驗都需要利用光源進行科學實驗,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基本信息對實驗進行整合,使學生能夠先了解光的來源和傳播途徑,然后根據生活中的具體情境,研究生活中的各種光線。通過科學儀器的展示來研究凸透鏡的成像原理,再具體分析光的顏色以及看不見的光等。
(三)合理設計教學環節
教師在進行實驗設計的過程當中,要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過多干預學生實驗或將實驗設計的過于簡單。要使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學習,并使學生不斷接受具有挑戰性的探究任務,才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要求教師在準備實驗器材時,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選擇合適的實驗材料,并在適當的時機將實驗材料展示給學生。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設計,使得學習基礎一般的學生也能夠掌握課堂教學內容,基礎知識較為牢靠的學生,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不斷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促使學生能夠真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科學課堂實驗中。
(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在對實驗進行設計的過程當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水平,根據具體的學習狀況進行準確的教學設計。在這些過程當中,適當地給予學生引導,給學生更多自主思考的過程,讓學生能夠敢于面對挑戰,并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于課堂當中出現的“意外情況”,要進行及時關注,引發學生的思考,使學生進行深入探究。在學生積極參與的基礎上,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管理好課堂秩序,使學生既能夠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習,遵守課堂紀律,維持課堂秩序。
三、結語
本文根據現階段小學課堂教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相關策略,通過不斷加強對科學課程的重視程度,合理設計教學環節,結合生活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在教學過程當中融入德育教育,及時給予學生指導,根據學生的反饋進行有效調整,適當給予學生激勵性的評價,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小學科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馬藝菲.小學美術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20):172—173.
[2]汪奎發.淺談農村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J].科技風,2020(9):54.
[3]馬香芝.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J].華夏教師,2020(5):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