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泳愉 奚少敏
摘要:語言服務在馬拉松賽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具有溝通、協調、傳播等作用,不僅能向其他國家展示賽事文化和賽事風采,也展現了賽事舉辦城市的綜合能力以及人文素質,對塑造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討廣州國際馬拉松賽語言服務的現狀,對比東京馬拉松賽語言服務的異同,提出提升語言服務質量的建議。
關鍵詞:馬拉松賽;語言服務;城市形象
中圖分類號:G80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2-0051-02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0廣東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資助立項項目“基于協同治理理論的馬拉松與城市軟實力提升策略研究”成果,項目編號:pdjh2020b0703
一、前言
當下的城市競爭,既是經濟貿易水平等的直接較量,也是文化、生活質量等的深度角逐。語言服務成為城市外的人群了解這座城市風土人情的途徑,同時也作為一個國際化、全球化的窗口,使這座城市的文化內涵、發展理念等城市性質更好地被其他各國所了解,提升城市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近年來,廣州舉辦國際馬拉松賽事,通過語言服務實現全球、全方位傳播,產生社會綜合價值,即政治的影響力、經濟的生產力、社會的親和力、文化的傳播力[1]。
關于語言服務的內涵,國內已有許多著名學者下了定義。我們將體育賽事中的語言服務界定為國際體育賽事主辦方為體育賽事的順利運行而設立的一種以語言為工具的服務,服務系統包括服務資源、服務機構、服務人員、服務形式,具體服務內容涉及與各國選手溝通、賽事新聞的轉播、與觀眾的溝通交流、賽前博覽會、賽事媒體印刷物、官方媒體等。
二、語言服務對城市形象塑造的作用
(一)多語言服務體現城市的包容性
國際性體育賽事作為一個城市的文化窗口,語言服務涉及語種的多樣化體現了一個城市的包容性與開放性。以東京馬拉松賽為例,在東京馬拉松賽比賽現場,大部分信息標識都具有四種語種文本,分別是中、日、英、韓,同時賽道上的廣播也有這四種語言的輪播。東京馬拉松賽語言服務語種的多樣性體現了其作為世界馬拉松六大滿貫賽事之一的國際性,同時也體現了大和民族的包容性。
(二)語言服務提升城市語言能力
語言服務不僅能夠使國際性體育賽事良好運行,還可以展現城市風采,提升城市語言能力,促進城市文化間的交流,提高城市價值,彰顯文化內涵,有利于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整體軟實力。廣州在馬拉松等大型體育賽事中語言服務的投入,例如語言志愿者賽前的培訓、有關賽事專業術語的培訓、賽事展品的多語種服務等等,潛移默化地提升了廣州市民的語言能力,提升了廣州的城市化水平,令廣州更加國際化。
(三)語言服務促進城市間文化交流
廣州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同時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龐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要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廣州國際馬拉松賽是了解廣州大都市的窗口,語言服務的投入使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交流更加密切,城市間加強溝通、相互學習、相互促進,能為各城市提供更多的合作機遇,實現共同繁榮。
三、東京馬拉松賽與廣州國際馬拉松賽的語言服務模式及其作用
(一)官方媒體發布宣傳
媒體是當今人們了解國家與社會動態必不可少的介質,同時也是國家之間增進互通的重要工具。
1.電視媒體。廣州國際馬拉松賽在廣州廣播電視臺競賽頻道、廣視新聞、DV現場、廣東臺觸電新聞頻道、央視體育頻道、中視體育等多個體育頻道宣傳賽事,開賽時多個頻道同時多角度直播與轉播賽事情況。日本富士電視臺是東京馬拉松賽電視轉播信號的制作方,也是唯一獲得日本本土報道權的官方轉播電視臺。富士電視臺整合頻道資源通過富士電視臺、富士電視臺二臺、富士電視臺文化頻道和網絡直播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報道。除了在本國直播賽事外,東京馬拉松賽也將賽事轉播到其他國家。
2.網絡媒體。廣州國際馬拉松賽網絡宣傳的渠道主要為微博、新浪網、搜狐、百度等國內平臺,官網有兩種語言版本,分別為中文與英文。微博官博是“廣州國際馬拉松賽”,有關其賽事的外語版本可以通過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英文版)官方微博查看,但英文微博關于廣州國際馬拉松賽事的播報較少。東京馬拉松賽在推特、微博、臉書等社交軟件上都有官方認證,有日英兩種語言,以方便國際網友閱讀。
3.平面媒體。廣州國際馬拉松賽賽前在地鐵車廂背景、車內櫥窗、站內櫥窗等多個地方投放宣傳廣告,比賽沿線柱子、路燈上的宣傳海報也是隨處可見,海報以中文為主,英文為輔。東京馬拉松賽賽前的東京地鐵、公交車站櫥窗、比賽路線沿線等多個地方布滿賽事宣傳,宣傳海報以全英文以及數字呈現,部分海報、宣傳單以英文為主,日文為輔。比賽期間,東京地鐵設計賽事特定紀念地鐵票,印有東京馬拉松賽特別圖案,地鐵票背面印有其使用規則,規則以日文、英文雙語呈現。
4.賽事周邊產品。廣州國際馬拉松賽賽事周邊大多以中文呈現,部分印有具有廣東特色的粵語,如“勁秋”“掂個碌蔗”等,濃厚的廣東特色吸引眾多群眾以及選手購買。東京馬拉松賽每年都會推出許多賽事周邊,以渲染賽事氣氛以及增強賽事影響力,如“東京小熊”、鑰匙扣、購物袋等多種紀念品。紀念品上印有比賽路線圖以及賽事徽標,大多以英文呈現,部分以日文呈現。
在比賽獎牌與證書上,廣州國際馬拉松賽獎牌以雕刻形狀呈現,展現廣府雕塑特色,獎牌上以雙語印有廣州國際馬拉松賽的賽事徽標。東京馬拉松賽的獎牌正面印有東京馬拉松賽的英文徽標,背面印有英文版的路線圖。廣州國際馬拉松賽證書上的語言以中文為主,英文為輔,重要信息下方都帶有英文同義譯文。東京馬拉松賽賽后會給選手頒發記錄證,其記錄證上信息以全英文以及數字呈現,證書大量的圖案以及數字標識了路程、時間、地點等信息。同時,用英文以及圖案標識了參加這場賽事的各國人數以及年齡段人數。
5.傳統紙媒。廣州國際馬拉松賽與東京馬拉松賽在比賽前后以及比賽期間都會用當地知名紙媒給賽事造勢宣傳,如廣州《新快報》《廣州日報》、東京的《東京新聞》等,刊登賽事新聞所運用的語種都以當地語種為主。除此之外,東京馬拉松賽作為世界馬拉松六大滿貫賽事之一,其他國家或者地區的雜志商會在比賽前后到訪東京記錄賽事并采訪選手群眾等,并刊登在本國的雜志上。
(二)語言志愿者為賽事服務
志愿者是馬拉松賽事的名片。在國際性馬拉松賽事中,語言類志愿者分為兩類,一類是多語言志愿者,運用多種語言與其他國家的選手交流溝通。多語言志愿者分布在賽場的各個區域,以便服務每個區域來自不同國家的外國選手,協助外國選手進行入場、領物資等工作。另一類是翻譯類志愿者,負責在現場協助相關翻譯工作,在馬拉松賽的新聞發布會以及采訪期間,協助現場的翻譯工作,使選手、組委會、新聞記者之間的溝通交流順暢。
廣州國際馬拉松賽的多語言志愿者分為中文、英文兩類,并且招募一些外國志愿者在現場協助選手的參賽工作。賽場廣播主要以中文以及英語雙語廣播,在志愿者培訓手冊上,以中英文形式對馬拉松專業術語進行詳細的解析。東京馬拉松賽的多語言志愿者分為中文、英文、韓文三類,他們會將主要服務對象的語言品種的標識貼于帽子或者衣服上,在賽場各個地點為日益增多的外國參賽者服務。為了使選手有更加舒適的比賽環境,東京馬拉松賽除了會聘請專業的翻譯專家進行翻譯工作,每年還會派出幾百名外語專業的志愿者協助現場的翻譯工作。
四、加強廣州國際馬拉松賽語言服務對城市形象的塑造
(一)利用媒體對外宣傳
在國際社交平臺上,關于廣州國際馬拉松賽事的宣傳比較少見。廣州國際馬拉松賽組委會以及廣州政府應發揮社交平臺的宣傳作用,提高廣州國際馬拉松賽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在賽事轉播上,應開設多個轉播平臺以供世界各國的觀眾一起圍觀這場一年一度的盛事,同時嘗試在國際社交平臺上開設外文賬號,提高其在國際社交平臺上的曝光率,方便國外選手深入了解廣州國際馬拉松賽。
(二)注重多語言的標識
要突出馬拉松的文化個性,首先要推廣馬拉松賽事這一品牌文化,賽事所輻射的衍生品便可以呈現出馬拉松的文化個性[2]。在賽事周邊的設計上,賽事組委會可以與贊助商合作共同設計產品封面,將廣州國際馬拉松賽事融入市民生活,并且主辦方可以在周邊上添加更加豐富并且適合各個國家以及年齡的元素,體現廣州國際馬拉松賽全民參與的特點。在賽場布置、選手用品、紀念品、補給物資等多處涉及比賽標識的地方運用多語言設計,同時對不同服務種類的志愿者的服飾進行分辨,以志愿者服飾的不一致進行分別,方便志愿者高效、高質量地在自己的領域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更好地服務參賽選手以及協助運營比賽。
(三)重視語言志愿者的選拔和培訓
在廣州國際馬拉松賽中,來自高校的志愿者占大部分,賽事組委會應提高對志愿者賽前選拔與培訓的重視程度,加強賽前宣傳,招募選拔志愿者,分類對不同種類的志愿者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對有關語言的志愿者,在賽前舉辦志愿者選拔會,面試以及測試各語種語言能力、對體育賽事專業術語的掌握程度等;在賽事舉辦前,抽時間對語言志愿者進行集中性的培訓,加深他們對體育常識、賽事情況、服務結構等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志愿者的服務質量,使志愿者的服務更加高效。
五、結語
語言服務在賽事中發揮著傳播媒介的作用,發達的網絡讓各個國家即便隔著遠洋也可以了解彼此。完善的語言服務體系可以增強賽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同時對城市軟實力的建設具有促進作用。我國大部分體育賽事的語言服務較其他國際性賽事仍有差距,需要加大投入。
參考文獻:
[1] 姜曉紅,郭崢.大型體育賽事語言服務的特點[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8(04):74-76.
[2] 姜鑫,姜立嘉.馬拉松文化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20(01):93-99.
作者簡介:麥泳愉(1999—),女,廣東廣州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外國語文學。
奚少敏(1986—),女,廣東揭陽人,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