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體育課程的地位開始不斷提升,通過體育教育,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們的體能素質,而足球,是體育教育里的一個重要內容,校園足球最近幾年內開始在學校不斷地盛行,為了提升校園足球建設的質量,本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校園足球“產學研”互動體系建設為角度,展開探究。
1 加強內部教師培訓,打好產學研基礎
學校可以從調研能力上入手。經過筆者的調研發現,當前學校的校園足球建設和體育行業的社會發展需求不完全符合,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教師在進行校園足球體育建設之前,沒有進行充分地調研和分析,對整個體育行業缺乏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在教育的過程里,往往出現盲目地跟風的情況,根據現有的校園足球辦學理念,進行直接的套用,沒有考慮到自身學校的情況。學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教師的調研能力:
例如,首先,學校可以拓展調研渠道,通過和雜志社、各網站平臺等進行合作,讓教師能夠將自己的調研作品以發布到相關平臺上,以此來提升教師的調研知名度,讓教師在完成調研之后有更高的成就感,以此來激發教師們的調研積極性和積極度,為學校的調研工作開展打好基礎;其次,學校可以建設內部調研培訓體系,邀請更多專業的足球專家以及有資深調研經驗的人員參與到校園培訓中,并且強求學校的體育教師參與培訓聽講,在培訓體系里,將校園足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重點內容,強調供給側結構教育理念的價值、重要性以及對體育足球發展的影響,以此來提升體育教師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視,讓教師能夠提升對供給側結構性的重視,在日常加大對供給側結構性的調研,從而提升學校在該方面的調研成果與影響;最后,學校還可以組織內部的調研比賽,讓更多的體育教師參與到調研中,可以自行組隊,也可以根據學校分配小組,每個小組以《供給側結構性下校園足球“產學研”改革》為主題進行調研,通過競賽的形式激發教師們的調研興趣和欲望,來提升教師的調研水平和能力。
2 完善校園足球體系,強化體系內外的密切聯系
為了實現供給側結構教育的理念,學校教育就必須要適應社會的發展趨勢,了解社會對學生們的需求,通過將產教進行融合的方式,來讓學校教育和社會進行接軌,讓教師、學生在學習的過程里,能夠積極地與社會進行溝通和接觸,不斷地拓展自身的知識與視野,提升自我的各方面素養和技能,以此來滿足學生綜合發展的目標,實現全面終身教育的理念,讓校園教育能夠有更加特色的現代教育體系,解決現有的教育問題,為校園教育的長遠發展帶來幫助。因此,在開展校園足球教育的時候,為了實現供給側結構教育理念,學校可以與外界建立密切的聯系,強化內外聯系的渠道和橋梁,讓學生以及教師能夠獲得更多外界足球信息,為產學研教學打好基礎。在具體的校園體系建設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強化校園足球內外的聯系:
例如,首先,學校可以加強信息化建設,通過信息化渠道,來幫助教師以及學生輕易地獲取更多地外界信息和知識、如學校可以結合校園足球發展的需求,分析所需要的資料以及信息,在知網、萬方等各個平臺進行資源下載、分類和整理,之后將其上傳到校園內部的網站上,學生以及教師能夠通過賬號密碼登陸進行資料查找、下載以及儲存,以此來拓展學生以及教師獲取外界資源的渠道,讓教師以及學生能夠鞥更加清晰地了解體育行業的發展需求,從而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設計。
3 聯合社會和體育單位,建立新型校園足球管理制度
開展校園足球,不僅需要學校進行管理,更需要社會以及相關部門的全面協助,因此,為了提升學校校園足球的管理效果和質量,建立更加完善的校園足球課程管理體系,學校可以和相關的體育單位進行合作。很多地方都有較為完善的體育單位,如體育協會、市體育運動中心等等,學校可以和這些地方進行聯系,學校為其提供更多的足球教學理論,而體育部門為學校帶來更多社會資源。除了和體育單位進行合作,學校還可以和一些足球之夜俱樂部進行合作,通過俱樂部,來豐富學生校園足球生活,激發學生的足球參與興趣。在開展校園足球建設的時候,學校還可以和政府部門聯合建立足球比賽,讓教育局幫助學校進行足球比賽推廣,而學校進行比賽實際操作和落實,以此來建立更加全面和濃烈的城市足球文化氛圍。總之,學校要積極地和社會、體育單位、體育俱樂部進行合作,以此來創新學校的校園足球體系。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展,對教育的要求逐漸提升,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模式已經逐漸被社會所淘汰,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里,更加關注社會對學生們的發展需求,結合社會環境,為學生們設計更加優質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制度,借助供給側結構性教育理念,實現校園足球的產學研融合,以此來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為學生們日后的發展帶來幫助。
(作者單位:湖南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