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
暗示的教學方法,能夠一定程度刺激學生心里的潛能,引導學生正確調節心理狀態,幫助學生營造輕松的身體狀態,在這種狀態下進行運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想象與感知,同時激發出自身創造力。在高中體育田徑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采用暗示教學法,對學生心理與行為方面產生一定的影響,為學生自身營造一個有利的運動情境,促使學生可以得到更好地發揮,從而提升田徑訓練的效果,從真正意義上保證教學質量。
1 高中體育田徑訓練暗示教學法優勢
在田徑訓練過程中,教師如果沒有關注學生的情緒,忽略對其進行情緒上的引導與調控,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田徑訓練的效果,難以順利開展整個訓練活動。因此看,教師可以采用暗示教學法,幫助和引導學生對田徑運動保持積極的心態。在積極心態的驅使下,面對各種困難與挑戰,有利于促使學生勇敢地接受,并進行自我激勵,時刻保持充足的自信與樂觀的心態,樹立努力上進的精神,最終攻克田徑訓練中產生的影響學習的消極因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需要善于應用多樣化的激勵手段,可以通過手勢、情緒等途徑,來調控學生情緒,促使學生擁有并保持積極地心態。
2 高中體育田徑訓練暗示教學法策略
2.1 利用心理暗示,緩解學生焦慮心理
在高中階段,教師在開展體育田徑教學,會對學生鍛煉情況進行一定的測試,對于學生來說,體育教學大綱也具有嚴格的要求。在考核來臨之際,部分體能稍微差點的學生就會產生懼怕心理,心理上時常伴隨著緊張和焦慮感。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不僅會對學生自身誰和心理發展造成不利影響,還會影響田徑教學的效果。因此,為了有效緩解這一現狀,體育教師可以采用行之有效的暗示策略,讓學生保持平和的心態,進一步提升田徑教學效率。例如,在田徑考核的前夜,體育教師需要密切關注學生是否發生情緒上的變化,特別需要留意體質較弱的學生,教師需要使用鼓勵性的語言,激勵學生放手去參與到更多的嘗試中。比如,在學生進行跳高或跳遠運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突破自己,切勿為自身設限,鼓勵學生勇于嘗試不同的高度或距離,并支持學生展開積極的探索,掌握更多的跳高或跳遠技能,最終引導學生突破個人運動能力,提升田徑綜合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能運用肢體語言來安撫學生情緒,從而大幅度緩解學生當下的精神壓力,促進田徑訓練效果的提升。
2.2 肯定學生實力,消除學生畏難情緒
在高中田徑訓練教學中,有一部分學生具有較強的身體素質和實力,但是卻不敢踴躍參加比賽,這主要因為這些學生自身存在畏難情緒,懼怕參與比賽,對田徑訓練的效果產生不良影響,特別是在曾經比賽中,部分學生出現過發揮失常的情況,在接下來的比賽來臨之前,容易產生畏難情緒,久而久之產生膽怯心理,缺乏正視比賽的勇氣,不敢參與田徑比賽。面對這一情況,為了消除學生的膽怯情緒,在田徑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心理暗示法,為學生加油鼓勁,幫助學生更好地攻克膽怯情緒。例如,在田徑比賽項目正式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借助自身的表情、肢體動作等,認可與肯定學生自身的實力,并讓學生產生勝利的信心。同時,教師也要教會學生進行自我暗示,默默在心中暗示自己一定可以贏得田徑比賽,并大幅度提升自信心,為了第一名勇敢拼搏。在這樣的心理暗示的幫助下,可以讓學生正視田徑比賽,并自信地參與到日常的訓練和比賽中,有利于提升田徑訓練效率,實現學生的自我鼓勵與教育,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2.3 開展有效暗示,激發學生潛力
在高中時期,教師在組織體育田徑訓練時,可以采用假量調節暗示方法,讓學生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訓練中,并一直使學生保持自信心,從而順利地開展田徑訓練。對于田徑體育訓練而言,在很多情況下可以使用一些“善意的謊言”,這樣可以營造一種假象,讓學生不能正確掌握訓練中的時間等因素,并在鼓勵性語言的刺激下,讓學生充分發揮出潛在的能力。例如,學生在參加800米長跑訓練時,當其跑完400米時,體育教師可以提醒學生大概還有300米,只要努力堅持便可以很快抵達終點。在田徑訓練中,在假量暗示的方法幫助下,可以刺激學生內在的潛能,有利于學生實現超常發揮,還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緊張心理,讓學生心理得到有效放松,特別是對于身體素質較弱的學生,這種方法十分有效,幫助其發揮出內在潛力,有利于學生突破自我,進而提升體育田徑教學的效益。
3 結語
綜合而言,在高中階段,為了保證體育田徑訓練的教學效果,促使學生可以正?;虺L發揮出自身實力,教師可以嘗試采用暗示教學法,通過肢體、語言等方式,給予學生在田徑訓練與比賽中的鼓勵與認可,使學生保持平和積極的心態,消除緊張、畏懼等消極心理,并激發出學生潛在的能力,并實現自我的突破,取得理想的田徑比賽成績,保證高中體育田徑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龍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