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作者:田志超,1986年4月,男,漢族,河北衡水人,現任中國電建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總工程師,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市政工程、水利工程、橋梁工程。
摘 要:近年來,由于社會不斷進步,加之城市化進程不斷發展,國家對市政工程管理工作愈發重視。市政基礎設施與房屋建筑作為較為復雜的工程建設,需要對質量安全管理進行嚴格防控,在建筑工程實施過程中要注重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完善建筑工程綠化設施,提高原材料的使用率,增強科學管理技術的引用。還應該對工程管理模式與管理方法優化與創新,增強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以此推動我國市政建筑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市政工程;工程管理;措施方法
一、引言
在社會主義新時期,房屋建筑工程與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已經成為我國城市基建建筑工程中的重點工程,特別是市政工程與房建工程施工數量逐年遞增,不僅為建筑工程發展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嚴峻挑戰。因此,在建筑工程具體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對質量安全與結構安全性能高度重視,以保證建筑工程順利開展。
二、市政建筑工程技術
(一)模板施工技術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模板施工技術是鋼筋混凝土施工的必要前提。在進行鋼筋混凝土施工前,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按照設計的尺寸與規范要求進行立模。
首先,在模板施工過程中,要明確構件尺寸、軸線位置等數據,使模板的強度和穩定性、剛度滿足設計要求。其次,在搭設模板的過程中根據施工圖紙的尺寸和要求安排施工順序,并確保模板之間不會出現縫隙,防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出現漏漿現象。仔細清理拼裝模板內部,反復檢查建筑結構的定位軸線與標高[1]。同時為了確保模板的穩定性,需要保證支撐點穩定平整,必要時需要采取合理的加固措施。最后,拆除模板是模板施工的關鍵環節,施工人員需要按照科學合理的程序開展,通常應按自上至下的順序拆除。拆除模板的時間點一定要重點把握,必須要保證混凝土結構達到一定強度后才能組織開展拆除作業。
(二)混凝土養護技術
混凝土養護技術中需要考慮實際環境的濕度和溫度、具體結構的情況、施工原材料質量、混凝土本身的性能等內外因素的影響。施工項目中一般可以采用混凝土灑水養護、面部覆蓋保濕、涂刷養護飾面等多種養護方法,但大部分施工現場,為了省時省力,出于經濟方面的考慮,只采用其中一種養護方法開展養護工作,主要以噴水養護為主[2]。另外大部分建筑監理和施工人員缺乏對養護知識的認知與理解,只考慮趕施工進度、節約成本,忽視混凝土養護的重要作用,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技術手段進行養護,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痕、持久性不穩定、強度不達標的現象頻繁發生,還有養護時間短導致出現麻面、蜂面的情況,大大降低了混凝土成型的質量,這些情況的發生不僅影響了施工工程的質量,還降低了后期使用的安全系數。
(三)打地基施工技術
在建筑整個施工項目中,打地基是做好建筑基層施工項目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步驟,只有將基礎打好了,才能保證地上工程安全高質量的開展。現階段建筑施工主要以高層建筑為主,在地基施工設計中經常采用樁體承重的設計方法,工程施工地質的沉降程度和地樁承受力是設計考慮的主要因素,建筑物的體量很大,因此對地基承重力的要求很高,這也是選擇灌注樁結構的原因[3]。實際中,建筑施工中沉降技術的專業性要求很高,在對樁基的類型、長度、斷面、承重力進行計算時,要從樁體橫向和縱向稱重分別進行分析。
目前,在具體的地基施工過程中,很大一部分施工團隊出于經費或者技術等原因的考慮很難按照預先的設計進行施工,就會給樁基施工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諸如,樁頂邊角塌落或樁基頂部鋼筋網混凝土被打壞鋼筋網裸露,最嚴重的可導致樁體折斷。這嚴重影響著建筑施工工程的質量和進度。
三、市政建筑工程質量措施
(一)提升建筑項目的設計質量
建筑工程項目的設計質量與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關系密不可分。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設計單位監督管理體制不夠健全,導致大部分建筑工程設計人員很難到現場針對性地開展施工項目的勘探,造成大多數建筑工程的設計和施工過程不符。針對設計方案中可能出現的一些相關問題,設計師必須同施工人員商量并討論其制定的相關技術細節,根據施工人員的意見建議和觀點,修改所需要的設計圖紙,使得所需要的設計圖紙更加符合施工現場的實際[4]。
設計師不僅需要通過對施工現場的勘探來幫助他們積累更多的設計經驗,還要加強學習應有的對于施工驗收規范和工程質量檢查的評定標準,以此為基礎不斷地提高自身建筑工程項目的設計技術水平和工程設計的質量,為其整體建筑工程服務提供有力保障。
(二)提高建筑施工技術水平
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展,建筑行業迎來了巨大的發展契機,同時也開始迎來更多的機會和挑戰,各類建筑企業為了能夠得到更好的生存和發展,不斷地改善和提高整個建筑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效率,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增強和提高了整個建筑工程結構的穩定性,新工藝、新技術、新型材料等被廣泛地應用于建筑工程的設計和施工作的過程中[5],此時,加強對于建筑工程施工相關技術的監督和管理能夠有效地針對建筑工程相關的新技術、新工藝等制定合理的監督和指標,促使建筑工程相關技術、新工藝等的功能和作用都能夠充分地發揮出來,在提升企業的建筑工程施工相關技術水平的基礎上,保證其施工質量達標。
(三)加強建筑工程全程質量監管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是一項全面、系統的工作,因此要加強對建筑工程的全程質量監管,對建筑施工組織的計劃和成本進行科學靈活地調整和完善,使建筑施工組織和過程更加能科學有效地進行。
首先,在工程決策環節應組建項目質量控制專家組,對相關項目質量的合理性進行評價,結合工程施工過程與特點合理科學地制定完善的質量控制措施與全面的工程管理體系[6]。其次,嚴格按照工期計劃和施工圖紙開展施工作業,及時地發現施工中的潛在問題,并予以有效處理;最后工程驗收環節,要認真細致,對于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問題要及時予以改正,直至所有的建筑環節和建筑構成都滿足質量要求為止,只有這樣才能讓建筑項目的質量水平得到有效保障。
(四)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直接影響著建筑項目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工作的有序開展。建筑單位應該結合建筑工程項目各個崗位對人才的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人員選用標準,并根據員工的專業知識掌握度和實踐能力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提高綜合素質、明確自身責任,根據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來有效進行施工管理,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7]。同時結合實際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實際案例進行分析,通過音頻資料向施工人員展示由于沒有重視安全操作而引發的安全事故,從而直觀地體現技術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五)提高建筑施工材料和設施設備的管控
建筑施工過程中離不開施工材料和施工設施設備的管控。建筑原材料是建筑施工的物質基礎,所以加強原材料質量的管理和控制是實現項目施工進度控制目標的前提。建筑項目選用原材料時必須采用環保的建筑材料,嚴禁使用國家明文禁止不達標的劣質材料,隨時關注掌握市場的動態,與產品優良環保的供貨廠家進行合作,組織材料進場等,確保施工項目的進度做好銜接。針對材料監管工作還要做好材料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臺賬,加強材料運輸、出入庫和保管的工作,確保建筑材料的安全管理[8]。
在建筑施工設施設備的管理中,人是核心地位,一切工作都離不開人,操作者的能力和素質在施工中起著主導地位。為了避免操作中出現失誤,增強施工人員的責任感,達到保證工序和工程質量的目的,還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崗位責任制度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思想教育和勞動紀律的培訓。另外根據項目施工的特點進行人員分配,讓施工人員在工作中揚長避短得到最合理的分配和組織管理。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施工技術和施工質量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它直接影響著建筑項目的最終效果和質量安全。所以施工單位首先要對施工過程進行整合,遵守建筑施工準則,結合施工中的具體情況,積極采用相適應的技術手段進行施工,創新施工機制,做好員工的培訓工作,提高員工對新型施工技術的認知,確保施工的順利完成,同時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做好監管工作,在出現問題之后采取相應的技術手段進行妥善解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和安全,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建筑施工行業健康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振華.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應用與創新發展[J].工程技術研究, 2020,5(10):35-36.
[2]高延新.淺析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創新[J].科學技術創新, 2020,(15):116-117.
[3]杜生輝.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現狀與創新方法探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 2020,(08):70-71.
[4]王鑫巖.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現狀和創新方法探究[J].建材與裝飾, 2020,(17):157,160.
[5]羅小強.新時期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策略[J].現代物業(中旬刊), 2020(5):148-149.
[6]邢紅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現場施工管理探討[J].建材與裝飾, 2019(36):209-210.
[7]張志勇.加強市政工程管理及措施的解析[J].建材與裝飾, 2018(38):198.
[8]蘭星宇.關于加強市政工程管理及措施的解析[J].時代經貿, 2018(1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