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作者:王立群,1983年5月,男,漢族,河北石家莊人,現任中國電建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市政工程、公路工程、水利工程。
摘 要:在市政道路實際施工過程中,要增強施工企業的造價意識,施工企業就必須通過科學有效的成本控制,以確保項目成本消耗在合理的范圍內,從而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鑒于此,本文通過對市政道路造價的控制與合同管理進行分析,探究新時期下施工企業對于市政道路施工的建設發展,旨在為類似項目提供參考。
關鍵詞:市政道路;工程造價;合同管理;成本控制
一、引言
現階段,市政道路建設行業快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斷提高,因此,施工企業管理者高度重視效益管理。實現工程效益目標,應緊緊圍繞造價控制實施全面控制措施,減少造價失控的情況發生。目前,造價合同管理及風險控制方式還需要不斷優化,進而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變化。
二、工程造價控制與工程合同管理的關系
市政道路所花費的綜合費用即工程造價,主要包括投資預測、設計預算、施工預算、工程結算[1]。工程合同中有關于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權利與義務的明確規定,并具有法定效力。因此,后期施工就是施工單位履行工程合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施工單位應根據工程合同的規定,控制成本和施工進度,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基礎上提升建設工程的整體效益,提高工程建設的造價水平。
如果施工單位未按合同規定施工,或者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違反了合同規定,造成工程造價過高,而給合同雙方帶來經濟損失時,建設單位可以根據工程合同向施工單位提出索賠;如果施工單位不履行合同義務,建設單位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相反,如果建設單位不能保證資金投入或項目資金出現問題時,施工單位有權終止與建設單位的合作并向建設單位提出索賠。所以,工程合同可當作工程造價的控制依據。
工程合同還具備責任追究功能,能夠約束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的行為,工程造價需要的各項財務數據在工程合同中都有具體的參數標準,例如施工材料價格、施工質量標準、計算方式等基礎資料。另外,施工單位需要嚴格按照工程合同控制施工材料的數量、費用以及設備運輸與維護所需的成本價格,并結合工程合同中控制施工進度與施工質量的相關標準,有效發揮項目成本投入效益。最后,以工程合同為標準開展竣工驗收工作,根據材料費用結算工程款。
三、市政道路工程全過程造價控制
(一)招標階段造價控制
在工程項目招標階段,主要包括施工招標、材料采購招標等方面的工作,以上方面工作都對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造價控制具有重大影響[2]。
其中,招標階段造價控制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 注重招標文件編制,保證招標文件的合理性。
2. 明確和了解材料、機械設備單價、采購方式并掌握管理的主動權。
3. 招標文件編制人員需要走進市場,掌握施工材料、機械設備基礎信息,比如價格、質量、企業生產實力等。
4. 招標階段造價控制需要遵循公開、公平和公正原則,嚴格按照招標程序規范操作,保證工程項目質量的同時,實現工程項目全過程造價控制目標。
(二)決策階段造價控制
為了提高工程項目造價的合理性,在工程項目的決策階段應對項目的立項、規模、成本予以科學與合理的分析,在項目決策階段提高全過程造價控制意識[3]。同時,在本工程項目決策階段,項目投資額是全過程造價控制的關鍵所在,出資方是項目成本控制的重要主體。因此,出資方也應當積極參與到工程項目決策工作中,并充分發揮成本管理模式的優勢和作用,合理確定工程項目技術標準,根據工程項目的可行性報告控制投資額,確保項目的決策與實際投資相一致。另外,決策人員還應當提高對工程項目經濟效益的重視程度,在保證工程項目質量、進度和安全的基礎上,促進工程項目的順利推進。
(三)施工過程造價控制
作為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市政道路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會大量地消耗資源,通過合同管理提高施工企業的造價控制,可以有效減少資源浪費,提高對施工企業的人員、材料、機械的使用效率。人才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因此施工企業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合理分配,從而最大限度發揮施工人員價值。
1. 重視對施工人員的素質培養,增強安全意識。
2. 通過建立獎懲機制來培養施工人員的成本控制意識,確保施工企業全員可以認識到造價控制的重要性。
3. 材料成本占項目工程施工造價成本的60%~70%,因此施工企業為實現造價控制可以加強對施工過程的材料管理。通過對材料選擇使用的監督管理,既可以確保材料質量,同時也可以減少材料浪費,節約成本。施工企業的造價控制對于材料作出施工前期預算,根據所得出的預算材料部門編制采購計劃完成材料采購。
4. 對于機械設備的使用也要做好合理的調配,提高機械設備的利用率,并在日常使用中做好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延長設備使用周期,減少各項基本開支。
(四)竣工階段造價控制
工程竣工驗收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以工程結算控制為主,而工程結算控制和采用何種合同計價模式有密切聯系[4]。合同中規定要使用固定單價的結算方式,需要保證中標單價不變;工程量按時結算,其最終結算資金與工程量變化有關。而采用固定總價合同的結算,其原則是保持合同標內固定造價,合同標外內容可以根據相關規定計算并收取費用,這種結算方式的資金主要受工期、費用索賠、工期變更等因素影響。
建設單位如果采用固定總價合同,可以更好控制總投資,而施工方在這種合同模式下將面臨較大風險,尤其是當材料價格快速上漲且工程合同中未涉及有關物價波動調價條款時,施工方所面臨的風險更大。進行工程結算的過程中,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還需重視合同組成文件的優先解釋順序。通常情況下,工程合同協議書的法律解釋順序優先于專用合同條款,在兩種條款規定不同的情況下,應以工程合同協議書的解釋條款為準,所以,施工單位與建設單位要注意合同組成文件的解釋順序,避免在工程造價控制中處于弱勢地位。
四、市政道路的合同管理及風險控制策略
(一)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優化
合同管理及風險控制要注重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強化造價管理,做好成本、質量、進度與造價的關系把控。從合同制定環節入手,明確合同雙方的職責與義務,減少合同糾紛的發生,避免影響市政道路施工的進度與質量。制定合同管理制度時,圍繞影響合同管理的各類因素進行分析,提出科學合理的控制措施,優化合同管理制度,規范工程合同管理,強化風險控制。
以X市政道路為例,實施造價控制措施,考慮受市場因素的影響,人工材料和工程量成本的變動,主要是人工費用與鋼材費用,均有10%的上升空間,而商品混凝土價格保持不變,因此,不考慮其他材料的價格因素;市政道路圖紙和工程量清單之間的誤差約為2%,工程量變更空間為6%。根據合同條款相關規定,若出現人工預算單價調整的情況,人工費用按照規定調整并且計費;對于鋼材價格上漲帶來的造價增加,按照合同規定由工程單位和發包單位共同承擔,上漲空間內5%由施工單位承擔,剩余部分則由工程發包人承擔。實施合同管理制度,圍繞合同訂立與實施各個方面做好嚴格的把控,最大程度地保障造價及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二)注重和加強合同信息管理
近些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全面普及,信息管理已被廣泛應用到了各行業領域中。而在工程項目中,注重和加強合同信息管理工作有利于合同雙方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職責和義務,大大提升合同管理工作效率[5]。隨著無紙化辦公的發展,BIM技術也被應用到了市政工程項目中,BIM模型幫助施工企業實現信息資料共享,使各方都能保持互相協作,提高施工企業管理水平,保證本工程項目順利進行。
(三)明確和強化合同風險管理
合同管理工作人員需要認真分析合同管理工作中的各項風險因素,依次羅列風險清單,對不同風險需要花費的費用采取防控措施,特別要將合同管理工作貫徹到本工程項目的全過程中,及時發現存在的風險,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和處理,降低風險危害。同時,還要詳細分析合同管理工作中的不利因素,采取合理處理方式,做好理賠工作,保證工程項目的能夠順利進行。
五、結束語
工程合同是市政道路的施工基礎,對市政道路的工期、質量、工程造價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工程合同管理中,需要結合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的實際情況,從招投標、施工、竣工驗收階段加強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價,有效保障工程合同的執行力度,對工程合同實行科學化管理,切實優化工程造價。
參考文獻:
[1]張薇.市政道路與橋梁工程項目的造價管理[J].工程建設與設計, 2021(01):240-241.
[2]李鑫.市政道路工程全過程造價控制策略研究[J].居舍, 2019(34):14.
[3]鄒瑜.采辦及合同管理對工程結算及工程造價的影響[J].工程建設與設計, 2019(2):260-261.
[4]寧波,王曉潔.油氣田地面工程造價管理模式革新發展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 2019(8):212-213.
[5]李雪雷.新形勢下市政道路造價合同管理及風險控制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 2018(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