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嬌嬌

【摘要】目的:探究壓力管理在精神科護理人員應用中對其負面情緒、工作壓力以及應對方法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精神科在職護理人員30例,并使用壓力管理模式對其進行干預,對干預后各項指標進行著能力分析。結果:壓力管理(干預后)的各項評分均明顯高于常規管理(干預前),數據對比存在有明確的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壓力管理能夠有效緩解精神科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有效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水平與抗壓應對能力。
【關鍵詞】壓力管理;精神科;護理人員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118
工作壓力屬于一種動態情境,是在工作過程中個體對各種刺激所產生生理、心理以及行為的綜合反應。如果壓力不能得到妥善處理不僅會對工作進度與質量造成影響,對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也是巨大的傷害。以精神科護理人員為例,由于該科室患者的特殊性,致使護理人員需要承受的心理壓力相對更大。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在于,探究壓力管理在精神科護理人員中應用對其負面情緒、工作壓力以及應對方式的影響價值,現有詳情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精神科在職護理人員30例(2019年1月—2020年12月),其中男性2人、女性28例;年齡范圍23~48歲,平均年齡(35.46±5.51)歲;工作時長:2~25年,平均時長(13.45±3.37)年。學歷:本科及以上9人、專科14人、中專7人。入選護士均無重大應激性事件且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1.2方法
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對護理人員進行傳統的情緒疏解管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則使用壓力管理模式對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進行干預管理,現有詳情如下:(1)樹立積極的護理理念,加強提升護理服務質量:由于日常工作中護理人員所接觸到的患者具有一定特殊性,長時間的工作壓力與心理壓力極易使護理人員耐心消磨,從而導致在與患者及家屬相處時耐心不足,此時就需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培養和職業觀念建設,使其在日常工作中更好的調動自身工作積極性,在提升臨床護理服務質量的同時贏得患者與其家屬的信任,維護好護患關系并提升整體護理效果。(2)加強崗位教育與培訓:在工作中根據崗位職能差異對護理人員進行崗位職能建設,提升護理人員的細節護理能力與護患溝通技巧,在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定期開展總結會議,對日常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并制定出相應解決方案。(3)壓力管理知識培訓:就自我調節與壓力宣泄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幫助護理人員掌握自我調節方式,從而達到自我調節的目的。(4)創立解壓方法:可通過聘請心理咨詢專家幫助護理人員進行心理疏導、開設宣泄室、交流溝通茶話會等方式為護理人員營造出宣泄方式與途徑。日常工作中需要護士長提升對護理人員的關注度,及時發現其情緒變化,并結合情緒與其建立溝通并對其情緒變化原因進行探究。(5)建立人性化管理制度:結合科室內環境對管理辦法進行相應調整,將職位晉升轉化為有效的競爭獎勵機制,使護理人員將工作壓力轉化為動力,并能夠以更加積極的狀態去面對工作。
1.3觀察指標
在兩次工作壓力管理結束后分別對護理人員的自我心理測評狀況進行判定,通過對工作管理、工作內容、工作環境、工作心得以及工作效率等各方面對護理人員的心理狀況進行評定,各項分值均為百分制,分值與心理健康狀況呈正比。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通過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所得概率、比例等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所得計量數據則采用t檢驗。
2 ?結果
分別在2019年1月和2020年12月對30例護理人員進行自我心理測定,并將兩次測評結果進行同項對比。經對比后發現:壓力管理(干預后)的各項評分均明顯高于常規管理(干預前),數據對比存在有明確的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下表:
3 ?討論
經過本次研究發現,造成護理人員出現工作壓力、負面情緒的因素很多,其中產生壓力最為明顯的就是工作量與工作時間,長時間高強度工作會使其處于精神高度且焦慮的狀態,不僅會對護理人員后續工作質量與效率造成影響,而且會對護理人員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壓力,非常不利于護理人員的長期可持續性發展。
本次研究中通過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自我心理疏導與壓力調節、開設解壓宣泄室等多種方式來幫助護理人員進行壓力管控與自我調節,在整個干預流程結束后,對30例護理人員護理前后的自我心理測評數據(主要包括:工作管理、工作內容、工作環境、工作心得以及工作效率等各方面)進行對比,經對比后發現:壓力管理(干預后)的各項評分均明顯高于常規管理(干預前),數據對比存在有明確的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壓力管理能夠有效緩解精神科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有效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水平與抗壓應對能力。因此,可將壓力管理作為有效緩解辦法應用于精神科護理人員的情緒與壓力調節中。
參考文獻:
[1]徐梅玉,金巧焱,陳巧霞.精神科護士壓力管理效果評價[J].中國鄉村醫藥,2019,26(14):77-79.
[2]王星星,施忠英,盛梅青,等.精神科新入職護士職業認同與職業壓力,應對方式的關系[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0,v.28(1):64-67.
[3]陳靜.精神??漆t院醫護人員的壓力管理[J].中國衛生產業,2020, v.17;No.413(6):80-82.
[4]馬力,蔡春鳳,林國榮,等.精神科護士良心壓力與職業倦怠感的相關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20,v.35(8):25-27.
[5]李洪英.精神科護理人員心理壓力分析與干預措施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s2019, v.14(13):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