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

【摘要】目的:對接受開胸手術治療工作的患者實施疼痛規范護理,并對其產生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與分析。方法:隨機抽選我院開胸手術患者46名進行研究,抽選時間2019年5月—2020年9月,依據雙盲法內容將其劃分為X組(觀察組)與Y組(對照組),各有患者23名。對X組患者使用疼痛規范護理內容,對Y組患者使用一般護理內容。對比X組和Y組患者術后疼痛表現、身體恢復表現、不適表現差異。結果:將X組與Y組患者術后身體恢復表現進行比較,對X組患者術后生命體征進行檢測后其HR檢測結果顯示為(20.61±1.10)次/分鐘,其RR檢測結果顯示為(86.41±3.34)次/分鐘,其MAP檢測結果顯示為(83.76±12.21)mmHg;對Y組患者術后生命體征進行檢測后其HR檢測結果顯示為(25.51±1.61)次/分鐘,其RR檢測結果顯示為(98.21±4.33)次/分鐘,其MAP檢測結果顯示為(73.21±11.52)mmHg;X組患者術后恢復表現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X組與Y組患者疼痛表現、不適表現,X組患者均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疼痛規范護理內容的應用,能夠有效改善開胸手術患者術后疼痛表現,促使患者各項身體指標恢復合理范圍,降低患者出現不適表現的概率,對開胸手術患者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疼痛規范護理;身體恢復表現;疼痛表現;開胸手術患者;不適表現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120
醫學臨床中,患者接受開胸手術治療工作后,可能出現較為劇烈的疼痛感知,阻礙患者恢復健康[1]。為提升患者手術療效,本文將對我院46名開胸手術患者進行疼痛規范護理應用價值研究工作,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選我院開胸手術患者46名進行研究,抽選時間2019年5月—2020年9月,依據雙盲法內容將其劃分為X組(觀察組)與Y組(對照組),各有患者23名。X組女10例,男13例,平均(57.36±6.33)歲;Y組女11例,男12例,平均(58.46±6.7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本次研究對Y組患者使用一般護理內容。對X組患者使用疼痛規范護理內容,具體如下:
1.2.1疼痛宣教。術前面對面與患者、患者家屬講解疼痛產生原因、一般鎮痛方式、疼痛評分規則等內容,使得患者能夠對自身疼痛程度進行判斷,并指導患者掌握疼痛報告內容理解方法,使得患者能夠及時發現異常疼痛表現。囑咐患者如發現自身疼痛感知異常,需要立即告知護理人員,接受相應處理措施后半小時再次進行疼痛判斷工作[2]。
1.2.2鎮痛措施。根據患者實際疼痛表現給予鎮痛護理措施,主要有硬膜外注射鎮痛措施、止痛泵鎮痛措施兩類。在病房內部為患者放置能夠分散患者疼痛注意力的報紙、雜志等,分散患者集中與疼痛感知的注意力。將深呼吸方法告知患者,并督促患者進行深呼吸訓練內容,使其放松自身狀態。根據患者疼痛表現給予患者局部按摩護理工作,緩解患者疼痛[3]。教導患者掌握正確咳痰方式,并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咳痰行為,有需要時對患者切口部位進行按壓操作,降低患者疼痛感知。
1.2.3控制疼痛目標。患者疼痛表現需要控制在3分及以下,當患者疼痛檢測結果超過3分時,則需要對患者進行鎮痛護理;當患者疼痛檢測結果超過五分時,及時告知醫生并根據醫囑內容進行鎮痛操作,半小時再次進行疼痛檢測工作。
1.3觀察指標
1.3.1護理工作結束后,為X組與Y組患者進行生命體征檢測工作,檢測內容主要有HR指標、RR指標、MAP指標。
1.3.2根據VAS評分內容對患者疼痛表現進行檢測,檢測內容均為十分制,分值與患者疼痛表現呈反比比關系。整理X組與Y組患者臨床資料,得出患者護理期間不適表現狀況。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分析軟件SPSS24.0統計學軟件,當計算結果顯示P<0.05時,該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患者術后身體恢復表現比較
將X組與Y組患者術后身體恢復表現進行比較,對X組患者術后生命體征進行檢測后其HR檢測結果顯示為(20.61±1.10)次/分鐘,其RR檢測結果顯示為(86.41±3.34)次/分鐘,其MAP檢測結果顯示為(83.76±12.21)mmHg;對Y組患者術后生命體征進行檢測后其HR檢測結果顯示為(25.51±1.61)次/分鐘,其RR檢測結果顯示為(98.21±4.33)次/分鐘,其MAP檢測結果顯示為(73.21±11.52)mmHg;X組患者術后恢復表現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2.2患者術后疼痛表現比較
對比X組與Y組患者術后疼痛表現,根據VAS評分內容對X組患者疼痛表現進行檢測后結果顯示為(2.03±0.63)分;根據VAS評分內容對Y組患者疼痛表現進行檢測后結果顯示為(3.01±0.91)分;X組患者疼痛感知程度相較Y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患者術后不適表現比較
對比X組與Y組患者護理期間不適表現,X組中具有不適表現的患者有2例,占比8.70%;Y組中具有不適表現的患者有5例,占比21.74%;X組患者出現不適表現概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接受開胸手術治療工作后,患者可能出現較為劇烈的疼痛感知,對患者生活、身體恢復等造成較大影響。經上述研究表明疼痛規范護理內容的應用,能夠有效改善開胸手術患者術后疼痛表現,促使患者各項身體指標恢復合理范圍,降低患者出現不適表現的概率,對開胸手術患者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萬盼.疼痛規范護理管理對開胸術患者術后疼痛的控制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21):3070-3071.
[2]陳三娥.疼痛規范護理管理對開胸術患者術后疼痛的控制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25):211-213.
[3]張榮,李小飛,姜濤,喬衛茹,孫冰,孫興華,魯園園,高楊.疼痛規范護理對開胸術患者術后疼痛控制、機體恢復及并發癥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22):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