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摘要】目的:對分析預見性告知護理對改善突發性耳聾伴耳鳴患者焦慮狀態的效果。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突發性耳聾伴耳鳴疾病患者8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所有患者均為2019年6月—2020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按照數字隨機的方式將患者隨機分為給予預見性告知護理方式進行護理的觀察組(n=40),以及給予常規護理方式的對照組(n=40),觀察兩組患者的情緒變化和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焦慮情緒評分、抑郁情緒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對預見性告知護理具有高度的認可和好評,護理人員的態度、健康宣傳的力度、溝通的技巧方面評分均較高,總評分高達91分及以上。對照組對護理人員總評分僅在80分左右,P<0.05。說明預見性告知護理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后期患者的依從性。結論:預見性告知護理在突發性耳聾伴耳鳴患者中應用,可以減緩患者的焦慮情緒,對病情的好轉也有重要的作用,護理服務讓患者更為滿意,值得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預見性告知護理;發性耳聾伴耳鳴;焦慮狀態
【中圖分類號】R473.7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230
突發性耳聾伴耳鳴疾病指的是患者突然見聽力下降或受損,發病較為突然,嚴重的患者還會有耳鳴、惡心等表現[1]。所以患者在這種情況下,心理情緒會發生明顯的變化,焦慮情緒是最為明顯的。所以在護理時應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降低患者的惡性情緒,有利于病情良好發展和提高治療依從性。本次研究對突發性耳聾伴耳鳴疾病患者80例進行研究,本次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對近一年我院突發性耳聾伴耳鳴患者80例研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共1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齡為34~65歲。觀察組共20例男性,20例女性,年齡為30~68歲。兩組患者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對患者講述耳鳴耳聾的可能原因,要求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等。觀察組預見性告知護理。首先讓患者不要過分緊張和擔心,講明突發性耳聾耳鳴不會對生命造成威脅,也只是暫時性的,經過檢查和治療不久就能康復。讓患者安靜下來并獲取患者的信任。提前告知患者耳鳴會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患者的惡性情緒越嚴重則耳鳴狀態就越會被放大,可以建議患者睡前播放助眠音樂、做做瑜伽、看看書等。平時幫助患者進行耳部穴位的按摩,促進血液流通,緩解全身壓力。將按摩手法教予患者,平時自己可以按摩緩解癥狀,不可在嘈雜吵鬧的環境中久留,以免耳鳴癥狀嚴重。
1.3觀察指標
采用抑郁量表(SAS)、漢密斯頓焦慮量表(HAMA)對患者進行焦慮抑郁情緒進行評分[2],SAS評分表滿分60分,分數越高代表情緒越低。HAMA評分滿分為56分,分數越高代表越焦慮。
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評分標準:采用自制問卷調查,包括護理人員的態度、健康宣傳的力度、溝通的技巧三個方面。每個方面有80~100分、60~80分、60分以下三個評分檔次。患者根據自己掌握情況在相對應評分區間內寫上分值,分數越高代表患者對這項護理滿意度越好。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分析,用的方法有t/χ2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焦慮、抑郁心情評分對比。
觀察組焦慮情緒評分、抑郁情緒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評分對比
觀察組對預見性告知護理具有高度的認可和好評,護理人員的態度、健康宣傳的力度、溝通的技巧方面評分均較高,總評分高達91分及以上。對照組對護理人員總評分僅在80分左右,P<0.05。說明預見性告知護理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后期患者的依從性。詳見表2。
3 討論
突發性耳聾耳鳴的發病原因沒有確切的定論,很多因素都會引發突然性的耳聾。突發性耳聾患者多伴有耳鳴現象,因此刺激自己的大腦,會變的急躁、易怒、焦慮[3]。預見性告知護理是根據疾病和對患者的了解,判斷可能會發生的情況,提前對患者講明情況,并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可以讓患者在面對突發癥狀時有心理準備,減少心理的不良情緒,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預見性告知護理在突發性耳聾伴耳鳴患者中應用,可以減緩患者的焦慮情緒,對病情的好轉也有重要的作用,護理服務讓患者更為滿意,值得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謝碧梅.預見性告知護理對改善突發性耳聾伴耳鳴患者焦慮狀態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0,27(3):97-98.
[2]段之娟.預見性告知護理對改善突發性耳聾伴耳鳴患者焦慮狀態的效果[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12):151.
[3]趙乃娟.預見性告知護理對改善突發性耳聾伴耳鳴患者焦慮狀態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18):2562-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