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茹
【摘要】目的:對結腸癌患者實施腹腔鏡輔助全系膜切除術的護理措施及臨床效果進行評價。方法:選擇筆者所在醫院腫瘤科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30例結腸癌患者進行課題研究。在腹腔鏡輔助全系膜切除術的圍手術期中,分別予以30例患者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并觀察其臨床護理效果。結果:經護理干預后,所選患者的腸鳴音恢復時間為(1.42±0.38)d,肛門排氣時間為(2.23±0.17)d,術后進流食時間為(2.34±0.42)d,術后進普食時間為(3.62±0.58)d。此外,30例患者中出現了5例術后并發癥,占比16.67%;2例局部復發,占比6.67%;3例遠處轉移,占比10.00%。結論:臨床開展腹腔鏡輔助全系膜切除術治療時,予以結腸癌患者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減輕手術應激反應的同時,還能縮短其康復及預后進程。
【關鍵詞】結腸癌;腹腔鏡;全系膜切除術;護理措施;臨床效果;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241
前言
作為臨床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結腸癌的發生不僅會引起出血、梗阻、穿孔等嚴重并發癥,甚至還會出現局部復發、遠處轉移等問題,從而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脅[1-2]?;诖耍狙芯窟x擇了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30例結腸癌患者,經深入討論和分析,旨在評價相關護理措施及臨床應用效果?,F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筆者所在醫院腫瘤科收治的30例結腸癌患者的臨床相關資料。30例結腸癌患者中包含19例男性,11例女性;最小年齡50歲,最大年齡75歲,平均為(59.42±8.41)歲;腫瘤發生位置:10例升結腸,9例乙狀結腸,4例橫結腸,4例盲腸,3例降結腸;腫瘤TNM分期:3例I期患者,8例II期患者,19例III期患者。所選30例患者在術前均接受了體征、病史、CT、腸鏡等常規檢查,同時還排除了遠處臟器轉移、術前腸梗阻等患者。
1.2方法
在腹腔鏡輔助全系膜切除術的圍手術期中,分別予以30例結腸癌患者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具體方法包括:(1)術前營養支持:患者入院后,醫護人員應及時評估其營養狀態,并依照評估結果制訂符合患者實際的營養支持治療方案,增加微量元素及營養物質的攝入,調節患者的免疫功能[3]。(2)加強心理護理:醫護人員應在術前主動和患者、家屬進行交流,耐心向其講解手術流程和治療效果,通過列舉以往的成功病例,幫助患者減輕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從而提高其治療信心。醫護人員還應與患者家屬進行術前溝通和協作,引導患者在圍手術期內盡量減少情緒波動,保持平穩心態。術后,如遇情緒躁動的患者,應注意增加巡視次數,告知家屬全程陪伴患者。(3)體征監測:術后,醫護人員應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如血氧飽和度、呼吸頻率、心率、血壓等;密切關注其術口愈合情況,及時更換創口敷料,以免造成感染、愈合不佳等問題。此外,醫護人員還應檢查患者有無并發癥出現,評估其術后疼痛程度,并及時采取合理方式予以解決。(4)出院隨訪:患者出院后,應安排醫護人員開展不定期電話隨訪,了解患者近期康復情況的同時,還應給予其必要的康復指導。
1.3觀察指標
術后,密切觀察30例結腸癌患者的恢復情況,并統計其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術后進流食時間,以及術后進普食時間。此外,醫護人員還應計算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局部腫瘤復發率、遠處轉移率等。
1.4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23.0統計學分析軟件處理本組課題所得研究數據。用(n,%)表示計數數據,經X2進行檢驗;用(x±s)表示計量數據,經t進行檢驗。若P<0.05,表示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術后恢復情況
經護理干預后,所選30例患者的腸鳴音恢復時間為(1.42±0.38)d,肛門排氣時間為(2.23±0.17)d,術后進流食時間為(2.34±0.42)d,術后進普食時間為(3.62±0.58)d。
2.2 預后情況統計
經護理干預后,所選的30例患者中出現了5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6.67%;2例局部復發,復發率為6.67%;3例遠處轉移,轉移率為10.00%。
3 討論
目前,臨床治療結腸癌常選擇手術方法。據陳國梅、張春高等學者[4]研究指出,采用腹腔鏡輔助全系膜切除術治療結腸癌,既能控制局部復發率,又能增加淋巴結清掃數量,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但由于免疫功能障礙、手術應激反應等因素的影響,部分患者在術后易出現相關并發癥,延緩術后恢復時間[5]。因此,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在圍手術期中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經護理干預后,所選患者的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術后進流食時間、術后進普食時間明顯縮短。此外,30例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局部腫瘤復發率、遠處轉移率等有所降低。由此可知,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在腹腔鏡輔助全系膜切除術中的應用有助于改善結腸癌患者的護理效果,促進其康復及預后。
綜上所述,臨床開展腹腔鏡輔助全系膜切除術治療時,予以結腸癌患者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減輕手術應激反應的同時,還能縮短其康復及預后進程。
參考文獻:
[1]吳剛,尚喜雨,韓靈.全結腸系膜切除術治療結腸癌患者的生存狀況及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重慶醫學,2018,47(15):2088-2091.
[2]董晶晶,單葵順,賴立婷.腹腔鏡輔助經肛門全直腸系膜切除術的護理配合體會[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9,24(11):874-875.
[3]陳李妃,陳玉葉,朱楚琪.快速康復理念在腹腔鏡手術治療結腸癌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及對其炎癥反應發生的影響[J].廣東醫學,2020,41(7):742-745.
[4]陳國梅,張春高,甘國會.快速康復理念在腹腔鏡手術治療結腸癌護理中的應用[J].成都醫學院學報,2020,15(3):400-404.
[5]陳雪.優質護理對結腸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分析[J].中國急救醫學,2018,38(z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