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依蘭古麗·安尼娃

【摘要】目的:分析對惡性心律失常患者實施早期識別與急診急救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間收治惡性心律失常患者30例作為此次的觀察對象,并在入院后給予其早期識別與急診急救護理措施,并對救治的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對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實施早期識別與急診急救護理后,經搶救成功的有26名,搶救成功率為86.67%;搶救無效死亡的有3名,占比10.00%,其余1例為自動離院者,占比3.33%。結論:對惡性心律失常患者實施早期識別及急診急救護理工作可有效提高臨床搶救成功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惡性心律失常;早期識別;急診急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260
惡性心律失常的致病因素較多,最為常見且嚴重的致病因素為嚴重器質性心臟病,例如:心肌病、心衰、心肌梗死、高血壓心臟病、病毒性心肌炎以及先天性心臟病等[1],由于病情危重,如果不積極采取治療,則會加重病情,誘發較多的并發癥,降低搶救成功率。而積極的治療需要可靠的確診依據,這就要求臨床工作人員需要早期識別病情,并確診,以便為患者爭取最佳的治療時機。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所選對象共計30例,均為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間收治惡性心律失常患者,并在其入院后給予其早期識別與急診急救護理服務。這3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名,女性患者10名;年齡在18~40歲的有9名、40-60歲的有10名、60~80歲的有11名,平均年齡為(47.88±3.21)歲;所以患者在入院時或入院后,發生至少一次惡心心律失常,甚至死亡。
1.2方法
1.2.1早期識別
1.2.2急診急救護理:正確識別各種儀器發出的警報聲以及信息,并分析患者的實際病情;確保心電監護的質量,正確處理心電監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保證心電監護的正常運行;選取帶有除顫器的監護儀實施持續心電監護,電極片避開心臟聽診區、心電圖胸前導聯位置以及電極除顫部位;選取過濾監護模式、P波、QRS波、T波、ST段清晰易分辨的導聯、波幅;保證電極片粘貼良好,避免一切干擾因素,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2];遵醫囑選取合理的抗心律失常的藥物,如果治療效果不佳,應開展同步電復律或非同步電除顫,其中,電復律能量控制在100~200J,電除顫能量為雙向波150~200焦耳,需注意,實施電除顫急救過程中,需要實施高質量心肺復蘇搶救;搶救過程中,保證患者絕對臥床休息,避免探視,氧氣流量控制在4~6L/min,必要時遵醫囑執行鎮靜、止痛處理;搶救完畢后,仍需繼續治療的患者,需開放綠色通道,轉入ICU病房,并由各自至少1名的醫生和護士在轉運期間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3],并轉運、攜帶相關的急救設備、藥品,轉移過程中,嚴格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
1.3觀察指標
分析此次研究對象的搶救成功率、死亡率。
2 結果
對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實施早期識別與急診急救護理后,經搶救成功的有26名,搶救成功率為86.67%;搶救無效死亡的有3名,占比10.00%,其余1例為自動離院者,占比3.33%,如表1所示。
3 討論
惡性心律失常是危重的心臟類疾病,也是多種嚴重心臟疾病的臨床表現、并發癥,此外,惡性心律失常會誘發心臟驟停,病情危及,需爭取搶救的時間,提升搶救成功率,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而早期的識別可以通過心電圖的密切監測,以判定患者的病情,而急診急救護理則是專業護士針對于患者的病情,在醫生的指導下,完成一系列的搶救護理措施,其可以保證患者在最佳的救治時間窗內得到專業的處理,以控制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同時,急診急救護理也需要專業護士具備職業素養以及職業奉獻精神[4],明確患者的危急性,為其開放綠色通道,通過專業的急救護理手段為患者爭取正確最佳的救治時機。在發病的過程中,患者會誘發III度房室傳導阻滯、室性早搏等、病態竇房綜合征等,通過心電圖的監護可以為早期發現心律失常提供充足的時間,并為臨床診療計劃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在心電監護和急救的過程中,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可以明確患者的病情狀況以及危急程度,為患者提供合理的救治方式,提高救治的有效性,通過加強專業人員的培訓,既可以豐富醫護人員的臨床經驗以及操作技能,還可以提升醫護人員的應變能力,提高專業的素養[5],以保證有效救治措施的實施,再通過一系列心肺復蘇以及藥物的干預,可以促進病情的改善,聯合患者絕對的臥床休息等,避免心臟負荷加重。
本文結果顯示:對30例患者實施早期識別與急診急救護理后,經搶救成功的有26名,搶救成功率為86.67%;搶救無效死亡的有3名,占比10.00%,其余1例為自動離院者,占比3.33%。表明對惡性心律失常患者實施早期識別與急診急救護理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惡性心律失常患者盡早實施早期識別,并開展急診急救護理,可以提高搶救的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靜會.探討急性心梗并發惡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與護理方法[J].家庭醫藥, 2020, 000(1):291.
[2]譚玉芹.芻議急性心梗并發惡性心律失常的急救護理[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9, 6(16):104-104.
[3]辛家亮,黃志巖.急救心梗并發惡性心律失常的急救護理分析[J].人人健康, 2019, 505(20):175-175.
[4]謝芳,李伊.急性心肌梗死并發惡性心律失常的早期識別與急救護理研究[J].心電圖雜志(電子版), 2019, 8(1):158-159.
[5]樊云,劉勇,劉玉芳,等.急性胰腺炎合并早期復極致惡性心律失常及其機理[J]. 中華心臟與心律電子雜志, 2019, 7(2):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