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對ICU呼吸衰竭患者仰臥位通氣的護理效果進行探究。方法:從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中選取66例,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俯臥位通氣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呼吸、心率以及血氣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呼吸衰竭患者俯臥位通氣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生理指標,提高護理滿意度,護理效果良好。
【關鍵詞】呼吸衰竭;ICU;俯臥位通氣;血氧飽和度;動脈血氣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270
俯臥位通氣于20世紀70年代出現,能夠優化背側的肺通氣,并且使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得到改善。該通氣方式是使患者保持俯臥位進行機械通氣,也因患者處于俯臥體位而得名。已有的研究實驗表明,降低胸腔內的壓力梯度,改善分泌物的引流和液體在肺部的運動速度,可以達到提高血氧飽和度的目的。滿足俯臥位通氣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護理效果。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66例呼吸衰竭患者。66例患者符合以下標準:(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窘迫或有機磷農藥中毒等易發生位置通氣適應證;(2)不穩定,無面部損傷,治療不當;(3)無休克、低血壓或惡性心律失常;(4)自愿參與和知情同意。方法:將66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3例,男20例,女13例,56~73歲,平均年齡(65.69±2.37)歲;觀察組33例,男19例,女14例,57~73歲,平均年齡(66.13±2.57)歲。兩組間一般數據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具體方法為:使患者調整到仰臥位體位,為避免出現碰傷,將患者四肢固定好,實施通氣。給予觀察組俯臥位通氣護理,具體方法為:(1)充分溝通:就俯臥位的重要性及保持該體位可能發生的狀況以及注意事項向患者解釋清楚,加深患者對俯臥位通氣的了解,從而配合醫護人員工作。(2)狀態評估:了解患者的病情、意識、血流動力學和血氧飽和度指數,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評價,排除低血壓、惡性心律失常、骨折、面部外傷等不符合患者安全要求的患者。(3)皮膚護理:注意患者的面部、胸部、骨盆、膝關節和下肢,將坐墊放在患者的髖關節和踝關節,并根據需要調整坐墊的位置,將頭部抬高20°~30°,將軟枕墊在頭下,或墊馬蹄枕,使面部懸空,避免氣管插管壓力,術前術后注意觀察病人皮膚,避免氣管插管壓力,避免壓瘡,尤其是陰囊?;颊弑巢糠胖眯碾姳O護電極,常規監測生命體征(心率、血壓、脈搏氧、意識等)。定期更換床單以保持清潔。(4)氣道護理:護士按需吸入痰,每天記錄痰量、痰色、痰性狀,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吸痰時注意動作輕柔,避免誤操作造成氣道黏膜損傷。
1.3觀察指標及其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的呼吸頻率(R)、心率(HR)、動脈血氣指數及護理滿意度。動脈血氣指標,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價,滿分100分,>85分,≤100分為滿意,65~85分為基本滿意,65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33×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采用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呼吸頻率、心率以及血氣指標觀察組患者R、HR、PaO2、PaCO2以及PaO2/FiO2指標均較對照組優,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100.0%,高于對照組的8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呼吸衰竭患者在通氣過程中有仰臥位和側臥位。常規體位為仰臥位,更便于觀察患者病情。但在病情穩定、呼吸機拔除后,不少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肺不張、肺萎縮等并發癥。值得注意的是,在實施通氣時,要充分掌握俯臥位通氣的禁忌癥,了解較易發生的并發癥,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降低氧血癥的死亡率。
綜上所述,俯臥位通氣護理能有效提高呼吸衰竭患者的心肺指標,提高護理滿意度,護理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許艷,馮波,姚媛媛,等.改良式俯臥位降低俯臥位通氣患者壓力性損傷發生率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9):663-667.
[2]李婷婷,龐鑫,蘇蘭若,等.俯臥位通氣對心臟外科呼吸衰竭導致低氧患者的護理干預效果[J].中國臨床研究,2019,32(1):148-150.
[3]劉萍,張雪飛.烏司他汀聯合俯臥位通氣在重癥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早期臨床應用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18(11):164-165.
作者簡介:萬麗萍(1989.10-),女,自貢市榮縣人民醫院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