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煉
摘要:新教材和單元主題教學之間存在密切聯系,新教材為大單元主題教學提供新思路,同時借助單元主題教學促進學生的新教材學習。本文在深入剖析新教材和大單元主題概念的基礎上,指出基于新教材的初中語文大單元主題教學的意義和目的,提出了具體的可操作性的教學策略:分析教學要素,梳理整合串聯;提取核心概念,實施單元備課;實施課堂教學,發展高階思維;繪制思維導圖,梳理知識體系。
關鍵詞:新教材;語文教學;單元教學
策略實施基于新教材的大單元主題教學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學科知識與教育教學理論知識,深入了解學情,加強解讀教材的能力,組織整合教學內容的能力。
一、開展基于新教材的大單元主題教學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一)教師層面:有利于提升教師素質,改進教學策略
教師需要深入學習新教材,踐行了大單元主題教育課堂管理模式,在實踐中進行了反思總結。大單元教學工作的特點是所有可以有意識地站在理論知識體系和實踐性的高度,以本單元話題作為教學基礎,把本單元存在的重大理論知識經濟結構問題作為一個重新全面、整體地編排,組成一個具有專業意義的知識總體或有價值的整體[1]。
(二)學生層面:有利于加強內容整合,架構知識網絡體系
實施大單元主題文化教育教學,需要通過我們能夠不斷地將多種文化知識和多種信息進行緊密地聯接,包括多學科的知識經濟相互融合和新舊知識相互聯系,將其完全整合并納入原有的認知社會架構中,在不斷地發展和整合建構中,完善豐盈已經擁有的知識管理體系,進而建立起來形成自己的知識以及信息網絡。
二、基于新教材的初中語文大單元主題教學策略
教師在踐行基于新教材的初中語文大單元主題教學時,需在課前做好教學各個要素的分析,理清教材之間的內在結構,基于學生的已有認知水平的基礎上整體設計單元主題教學。在系統分析的基礎上提取單元大概念,在大概念的引領下根據教育內容的本質、內在聯系進行單元主題備課。課堂教學中設計核心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進而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單元主題教學完成后,借助思維導圖,梳理知識體系,形成知識網絡。下面本人就以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為例展開詳談。
(一)研讀教材,理清脈絡層次
在語文課程標準的引領下,審視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宏觀把握設計方向。教學內容只是一個呈現形式的表象,我們需要解讀教材呈現情景和知識背后深層次的本質。同時需要知曉單元主題在教學內容中的地位。把教學內容放置在中學階段的學習中進行縱向梳理,了解已學內容和即將學習的內容,并與本主題單元的關系。同時,我們需要了解教材單元的編排序列及內在邏輯,在進行重組時可以將相關內容進行整合組塊[2]。
教師在進行七年級下冊單元主題設計時,精準的分析學情,衡量學生的學習需要,找準本單元的主題:使學生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教師要理解學生學習的難點,例如在《老王》這一課當中,使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并認真揣摩作者的細節描寫,真正讓不同的學生在課堂上有知識可學,不是“淺嘗輒止”而是“學到深處”使他們自己在課后的寫作中加以致用。
(二)提取核心概念,實施單元備課
教師在深入解讀教材、分析學情的基礎上,提出單元大概念,在大概念的指引下調整教學內容,提出基本問題,設計單元主題活動,以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彰顯深度學習的理念。在《臺階》這一課當中,需要教師教師精準定位提取核心概念,明確本單元學習需要獲得的是什么,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層面。基于新教材理念設計的單元目標更加細致具體了學生的發展方向,有利于學生的深度學習,落實核心素養。新教材強調知識整合、重視教學的整體性。在單元主題的目標的引領下,我們可以對教學內進行調整整合[3]。
(三)培養閱讀習慣,引導自學能力
在大單元教育下,怎樣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每一個老師都會思考的問題。語文老師們要想方設法,引導同學們求知的欲望,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的養成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語文老師要努力使同學們更積極更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讓同學們能保持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在《逢入京使》的教學中,我們在課前布置預習,學生課前在家長幫助下,學生不僅對這一課的內容有了初步了解,對古詩的創作背景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通過收集資料,掌握了一些學習、了解、認識事物的方法;在課堂上,老師不僅誦讀和講解課文內容,還可以讓同學們來講一講自己帶來的背景故事,看看誰講得好,這樣,可以提高同學們的積極性,更好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之情的襯托中更加突出了作者的偉大形象。在課后,我們老師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可以在不嚴格規定進度的情況下,進行對詩詞、文章的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這樣在課前的預習中理解作者當時的心中所想,了解到詩人那種樂觀的心態和豁達的胸襟,從而在思鄉,把課前、課中、課后連接起來,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學習能力。老師的誦讀、講解是同學們獲得知識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通過老師的誦讀、講解引導同學們去更好地欣賞文學,在閱讀中找到樂趣,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大量的閱讀是學生在大單元的學習中學好語文、提高語文核心素養最根本的基礎。
立足理論與實踐開展基于新教材的大單元主題教學,架起了深度引領和深度學習的橋梁。教師不斷加強學習,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增強設計大單元主題教學的能力,使學生的學習真正發生,建構起知識網絡體系,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真正落實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安富海.促進深度學習的內涵及認知理論基礎探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8(10):7-11-21.
[2]郭華.深度學習及其意義[J].課程.教材.教法,2016,36(11):25-32.
[3]劉曉枚.單元設計,整體把握知識本質[N].中國教育報,2017-05-10(011).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大沖學校 廣東 深圳 5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