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慧強
當今社會,教育強國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方針,我國在重視基礎文化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同時,對體育方面的教育也在不斷地創新和加強。籃球作為初中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合作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是體育教師應該著重研究的方向,怎樣將合作教學模式合理地應用在初中籃球教學之中,是初中體育老師教育教學當中的重點。
1 初中籃球教育的現狀
1.1 教育模式
長期以來,我國初中體育教育當中,初中籃球的教學方式一直是灌輸和接受這樣的模式,由體育老師灌輸給學生,學生聽從老師安排,記憶,練習。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老師和課本為中心,學生只要服從就可以。但這種教育方法存在嚴重的缺陷,它分割了籃球教育與其他方面的聯系,使籃球教育中的知識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無法互通,并極大程度上壓抑了學生參與籃球活動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無法引導學生喜歡和熱愛體育活動。
1.2 學生態度
在傳統的籃球教育方式下,初中學生對于學習籃球的態度不盡相同。說起籃球,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男生,的確,大部分男生對籃球運動是熱愛的,能夠掌握一些基礎知識和運用技巧,剩下一部分男生也并不排斥籃球運動,部分女生也對籃球有一定的好奇心,剩下的一部分可能不大感興趣。這與體育老師應用傳統的籃球教育理念有直接聯系,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死板,教條,現在的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上已經有了自己的觀點與想法,對傳統教育模式會產生排斥,無法令學生對體育課產生興趣,更不用說喜愛。我國的教育模式已經改革,但任課教師的思想和教學方法卻不能及時轉變,教學方式的落后是真正影響初中學生對籃球運動想法和認識的原因。
2 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籃球教學中的應用
合作教學模式是區別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全新的教學理念,它是我國教育改革政策下的產物,它靈活,與學生心理契合,非常適合運用在初中籃球教學中,促使初中學生自動成組,讓學生在合作與競爭中對籃球運動產生積極性,提高主觀能動性和技能培養。
2.1 怎樣應用合作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地把合作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籃球教學之中,首先是小組成員的劃分,籃球隊伍的成員數量是固定的,那么成員搭配就成為了重點,傳統的教學模式是體育老師給學生分好組,在合作教學模式中,老師只起到一個引導作用,重點從老師身上轉移到了學生,讓學生自主合作,部分學生是掌握一定籃球知識和技巧的,由這些有基礎的學生去帶那些沒有基礎的學生,形成一個老帶新的模式。其次,在老帶新的模式下先熟練兩節課,當學生了解了籃球的部分知識和運用之后,此時再由體育老師補充必要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巧。讓學生們分組討論戰術策略,如何帶球過人,如何有效投籃加分,如何相互配合。然后,進行比賽,老師要參與進來,把學生對籃球運動的情緒調動到最高點,讓學生真切體會到籃球運動的樂趣,達到很好的課堂效果。最后,體育老師要組織學生進行課后總結,建立有層次的評價架構,自我評價,組員互評,教師評價,使學生全方位了解自己,加強優勢,彌補不足。
2.2 舉例說明
例如,體育老師可以給本班組織一場男女混合的籃球競賽,由熟練掌握籃球技巧的同學和不善于籃球運動的同學搭配組隊,位置和策略由學生互相合作自主完成,應用到實際比賽中,老師自己可以當裁判或者參與到相對較弱的一隊當中,賽后由老師幫助總結經驗和糾正錯誤,如此就能有效保證初中籃球運動的教學效果。
合作教學有利于調節體育老師和學生的師生關系,不只是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獨立思考能力,也讓老師的教學過程增加了活力和趣味性,對老師的身心也是一種舒緩,也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老師。
3 合作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現今社會,初中生的性格和心理正是趨于定向的階段,初中籃球在應用了合作教學模式以后,有助于提高學生團結互助友愛同學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意義重大。
使用合作教學模式,給初中生創造了良好的課堂體驗感,比如初一的學生,他們剛剛脫離了小學,脫離了小學體育老師那種自由活動的模式,剛剛接觸初中新的班級,新的同學,一切都是新的開始,會給剛剛升學到初中的學生帶來一定壓力,此時初中體育老師將合作教學模式運用起來,能夠讓學生互相了解,互相熟悉,快速適應初中生活,平穩過渡到初中階段,并對競技體育產生興趣。
在合作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不自覺地開始探討,學習,講授,配合,讓初中生不自覺地養成了良好的學習能動性,學生的組織能力、應變能力、思維能力也在參與籃球活動之中逐漸提高。對于其他各個學科也起到了很好的影響,在活動的過程中,改變了部分學生沉默寡言,不善于表達的缺點,同時也實現了同學之間優帶差的良好學習模式。
初中教育對青春期的學生來說很重要,初中體育教師把合作教學模式應用在籃球教學當中,提高了學生的交流意識、辦事能力、團結合作能力,促使初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實現了當今教育改革之中育人育德的教學理念,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有較為深遠的影響。
(作者單位:福建省詔安縣官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