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詩琪
摘要:現代城市的發展要做好公共空間的利用工作,推動城市公共空間共享,改善公共空間環境,完善公共空間的設施,為人民群眾對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提供充分的空間和物質保障。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發展越來越注重環境保護,越來越注重歷史和文化的傳承。現代城市公共空間朝著共享方向發展,就是要共享生活方式,發揮互聯網技術的作用,提高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的共享程度。
關鍵詞: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發展趨勢
社會在不斷進步,中國夢建設不斷推進。國家越來越注重城市化建設,越來越注重互聯網技術的運用,越來越注重歷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現代城市公共空間,將現代城市公共空間打造成有利于人們生活、休閑、娛樂的場合,讓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為人們追求美好城市生活提供基本的保障。
一、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的特點分析
1.具有時代性
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發展具有時代性,就是彰顯時代特征,尤其是體現了信息時代背景下的共享特點。現代城市公共空間比如公園和廣場,這些地方都具有寬闊的場地為現代中老年人跳廣場舞提供條件,以此來滿足現代中老年人跳廣場舞的要求。現代城市公共空間很多地產都采用多種語言進行標注,最常見的的就是中文和英語。這就是實現經濟全球化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推進,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有更多外國人希望來我們國家學習、旅游,甚至是生活。所以,現代城市公共空間都采用多種語言進行宣傳。現代城市公共空間室內設計為了適應社會發展,體現時代特點。現代城市公共空間設計趨向于多層次、多風格。為了滿足不同的使用對象,在星級酒店功能設計和投資標準方面,具有不同的標準,存在很大的差異性。
2.更具有人文情懷,文化傳承明顯
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發展更加注重傳統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發展中要做好歷史文化元素的保留工作,還要將歷史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推動歷史文化的創造性發展,在建設現代城市公共空間中保留好文化底蘊,彰顯城市精神。不同層次,不同風格的現代室內設計都將更為重視人們在室內空間中的精神因素的需要和環境的文化內涵。
3.凸顯生態環保理念
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發展中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在建設現代城市公共空間中要凸顯生態環保理念,推動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的綠色發展。在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發展中,更加注重對公共空間的合理規劃,增加綠化面積,做好城市公共空間的綠化工作。根據可持續發展的宏觀要求,現代城市公共空間室內設計中,要注重綠色環保材料的運用,特別是要更為重視防止環境污染的“綠色裝飾材料”的運用,充分考慮節能,還要考慮節省室內空間,創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室內環境。
4.更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發展必須要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相符合,必須要人們的生活需要。現代城市公共空間是為了給人們提供更加完善,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的生活場所。因此,現代城市公共空間設計要以人們群眾生活需要為依據,最根本的的是要滿足群眾的實踐活動要求,讓人們在現代城市公共空間中得到自由,實現自我成長、發展。比如:星級酒店設計。在進行星級酒店設計中,必須要進一步深化和規范化,與此同時,也要充分調動業主及大眾積極性,引導他們參與酒店設計,為酒店設計建言獻策。公共空間室內環境的創造與生活、生產活動于其間的使用者的切身需求息息相關,必須要讓星級酒店的設計貼近生活,才能夠讓星級酒店的使用功能更具實效,更為完善。
二、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發展趨勢
1.借助互聯網,推動現代城市公共空間共享發展
我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城市發展和公共空間建設中都要發揮互聯網技術的作用,推動現代城市公共空間共享性。現代城市公共空間共享發展,讓人民群眾在公共空間活動中能夠更加平等的享受各種公共空間資源,利用公共空間資源得到自我精神放松,促進人民群眾的精神愉悅。
城市發展和公共空間建設都要有互聯網思維。互聯網的加入,才能夠實現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的真正共享,讓城市公共空間彰顯公共性。要就快數字圖書館、數字博物館、共享圖書館的建設,讓所有的參觀者在參觀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生動形象了解每一個物件的歷史,讓每一個參觀者通過掃碼,都能夠獲得專業講解。這樣就能夠提高公共空間的共享性,讓人們能夠獲得更多的歷史知識,精神上能夠得到更多的熏陶,能夠很好的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城市公共空間共享發展中,一定要加快共享雨傘、共享汽車、共享單車等的建設,借助這種共享方式,為人民群眾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城市生活的便捷,讓人民群眾更加熱愛城市生活。近些年,出現了“共享社區”熱,這種新創意勢如破竹,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讓生活在社區中的居民享受到更多的服務,甚至,不同社區之間還可以實現服務共享。在“共享社區”的推動下,社區居民加強了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讓居民的業余生活更加豐富,還增進了鄰里之間的感情,有利于和諧城市的發展與構建。
2.繼承歷史文化,增強現代城市公共空間文化底蘊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文化建設,推動新時代城市又好又快發展,加強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必須要繼承城市歷史文化,創新城市文化的繼承方式,挖掘城市文化因素,推動城市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城市發展的歷史文化底蘊。
城市文化是城市公共空間發展的精神支撐。在城市公共空間發展中必須要融入城市文化因素,增強城市公共空間發展的人文情懷。因此在城市公共空間建設中一定要清楚城市文化發展的歷史,保留城市發展中留下的歷史文化成果,將歷史文化成果與城市發展的現代因素相結合。做到在保護和繼承歷史文化因素的同時,創新城市歷史文化的發展,賦予城市歷史文化新的活力,讓城市歷史文化具有時代特征。
城市公共空間發展要與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做好精神文明的宣傳和建設工作。在城市公共空間發展中要特別注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中國夢的宣傳。做好城市公共空間的標語宣傳,將精神文明、法治理念、核心價值的宣傳落到實處,以潛移默化的形式,鞏固主流意識形態在人們頭腦中的主導地位,提高人們對核心價值理念的理解,增進人民群眾對核心價值理念的情感認同、政治認同和行為認同,引導人們踐行好核心價值理念。
結語:
城市發展是為了給人們提供更加宜居、舒適的生活環境,是為了讓人們在城市生活中得到全面自由的發展。城市公共空間為人們的學習、生活提供了更多選擇,拓寬了人民群眾休閑娛樂的渠道,為人民群眾城市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城市公共空間建設中必須要堅持人文情懷,堅持生態發展,堅持共享理念。將現代城市公共空間打造成適合人們生活與發展的場所,推動城市公共空間與時俱進,讓城市公共空間的發展為人民群眾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參考文獻:
[1]盧衍衡,錢俊希.從“熟人社會”到“生人社會”:廣場舞與中國城市公共性[J].地理研究,2019,38(07):1609-1624.
[2]許建業.“十三五”時期我國城市圖書館創新發展的理性思考——基于城市發展新理念與新定位的認知與探討[J].圖書館建設,2017(11):4-11.
[3]陸銘.城市、區域和國家發展——空間政治經濟學的現在與未來[J].經濟學(季刊),2017,16(04):1499-1532.
[4]春燕.聚焦城市公共空間建設的新城市形態建設——國際城市建設管理發展新趨勢[J].城市發展研究,2015,22(02):58-63.
[5]陳忠.城市權利:全球視野與中國問題——基于城市哲學與城市批評史的研究視角[J].中國社會科學,2014(01):85-10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