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流管理專業是隨著經濟發展出現的新型專業,由于物流產業的發展前景極為廣闊,因此物流管理專業得到社會上各個領域人士的密切關注,物流管理專業的人員有著良好的就業發展空間。高校教育體系內所開設的物流管理專業,是為了推動我國物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我國高校為了培養高素質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實施了多種課程教學手段,雖然獲得一定的課程教學成效,但由于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是一種理論性與專業性相結合的專業,也決定了物流管理專業教育中離不開實踐教學體系。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是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重要路徑,鑒于此,本文對以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的實踐教學基地為例,探究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相關內容。
關鍵詞: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實踐教學
引言
在我國信息技術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且廣泛應用的背景下,給我國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恰當的發展平臺,也為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現如今我國對于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有著極大的需求,也因此在各大高校內紛紛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課程,強化學生在物流管理行業中的專業能力。為了確保高校畢業生能夠有效滿足當代的人才市場需求標準,高校在物流管理人才培養過程中,極為重視對學生個人實踐能力的培養,但由于我國教育教學工作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導致高校開展的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內容始終處于弱勢地位,為了順應當下的經濟時代發展人才需求,同時也為了強化高校學生的物流管理專業能力,需要積極推進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工作,系統化提升學生個人的實踐操作能力,打破學生對于物流活動的傳統認知,進一步推動校企之間的良性合作發展。
一、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內物流管理專業實踐基地介紹
(一)基礎條件
1、合作基礎
在2015年9月廣州樂收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樂收公司)將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內快遞公司的快遞件進行整合,并在學院內建設了豐巢快遞柜。在2017年3月學院與樂收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并就物理管理專業實踐要求與樂收公司內的服務者工作人員開展初步的溝通探討。同年6月份,樂收公司派出講師對學校物流管理專業的1501班級學生進行企業情況簡介,而該學生曾分批次在學院樂收服務站內開展實踐教學工作。
2、實踐條件
樂收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后,致力于利用物聯網技術以及移動互聯網技術為學校、大型社區以及CBD等提供第三方的快遞收發智能服務平臺,最終有效解決快遞最后一百米問題。樂收公司不僅能夠為學院提供高質量的智能物流服務,同時通過整合校企的各項資源,為高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實訓基地,在為學生提供勤工儉學機會的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實現自主創業,全面豐富學生的個人社會經驗,強化高校學生畢業后競爭力,大大提升高校就業率。
(二)實踐基地建設
1、建設目標
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內物流管理專業實踐基地建設目標的設立結合了經濟管理學院的辦學理念以及珠三角企業對于市場人才的需求標準。因此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內物流管理專業實踐基地的建設目標為,培養具備豐富的現代物流管理理論知識,高水平實踐應用技能,同時也具備運營管理能力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2、建設思路
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內物流管理專業實踐基地建設的發展動力為校企合作共贏,因此通過實現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創新,圍繞技術性人才培養目標依托樂收公司資源,開展物流管理專業協同育人研究工作,實現樂收服務站點建設、實踐教學路徑優化以及學生創新創業隊伍培育三項任務的有機結合。
3、建設內容
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內物流管理專業實踐基地是面向學院內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對其開展時間教學工作,校企雙方本著“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合作原則,利用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的科技優勢、人才優勢,在完成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任務的同時,也能充分依托企業的培育發展計劃,促進學校與實踐單位能夠共同協調發展。
4、建設計劃
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內物流管理專業實踐基地建設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加強實踐基地的制度建設工作,確定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計劃。在這一建設階段中,需要協調校內專業實訓室與校外實訓基地的目標任務,同時需要明確學生實習期間的管理規定,對學生的實踐實習大綱內容進行全面完善。
第二,在學院內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積極開展高效實踐教學工作。在這一建設階段中,可以組織中青年教師在假期深入合作企業,加強對于物流企業的認知水平,同時也可派遣企業講師進入學校,為學生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同時安排學生在實習點開展實踐操作,繼而全面提升學校教師以及企業員工的雙師素養。
第三,培育學生創新創業隊伍。在這一建設階段中,主要是在同一批實習實踐學生中遴選出較為優秀的學生進入合作企業的人才培育潛才池,讓學校學生以團隊的形式積極參與到樂收服務站運營機制中,向樂收公司新建的服務站點源源不斷輸送優質人才。
(三)實踐基地教學體系
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內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是遵循“企業認知→實訓模擬→現場實踐→管理運營”的階梯式教學原則,讓學生從大一入學至大四都能接受到系統化的實踐教學工作。
大一階段的物流管理專業學生,主要是以認知學習為主要任務,由企業導師在課堂上介紹我國的現代物流發展情況,帶領學生深入企業內部觀看參與,感受當下新型物流業技術魅力與優勢。
大二階段的物流管理專業學生,是需要在《運輸技術與實務》、《倉儲與配送管理》等核心課程教學期間,加入實訓教學內容,利用仿真模擬教學方法幫助學生了解當下的物流流程,對于物流行業有一個更加深刻認識。
大三階段的物流管理專業學生,進取企業服務者開展定崗實習工作,借助現場實踐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物流實踐技能。
大四階段的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可進入企業內的遴選的潛才池,組間成為創新創業學生隊伍,直至個人能力能夠直接參與樂收服務站點的整體運營活動。
二、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應用路徑
(一)借由實踐教學基地加深實踐教學內涵
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是與樂收公司合作,由樂收公司派遣員工作為基地指導老師,而在實踐教學基地內學生管理團隊可結合校園生活規律,電商打出以及節假日安排情況對于樂收服務站點的服務進行創新,借助創新的推廣策略加強物流基本本身的熱度,確保物流基地安排滿足客戶個人的需求。實踐教學基地是對物流企業環境的模仿,可參照物流企業員工規范手冊對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實施獎懲機制與學習考核同步策略。如學生在實踐教學基地開展實踐學習過程中,受到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其自身在生產實踐過程中存在服務不到位情況,嚴格按照物流業規則而言需要對其進行罰款處理,經營管理團隊則借助計提專項資金來解決這一問題,降低實踐教學對于學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在管理團隊換屆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雙邊考核綜合結果,借助良性管理規則確保實踐教學基地內管理團隊能力。實踐教學基地中的學生管理團隊可結合物流快遞業特征與學校作息時間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幫助學生有效規范自身的行為習慣,幫助學生培養出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強化學生的人際關系管理能力。
(二)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參加比賽提供訓練崗位
現如今我國召開了越來越多與物流管理專業對口的官方技能比賽,從官方技能大賽實際比賽成果來看,曾在學生管理團隊崗位實踐國的學生,在進行智慧物流方案設計實施過程中,有著相較突出的管理性思維。為了讓學生能夠在“智慧物流方案設計和實施”以及“互聯網+快遞的”技能比賽中脫穎而出,而在日后的實踐教學基地管理過程中,需要開展常態化的崗位競爭式的競賽活動,在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各個物流比賽考核項目要求以及實踐教學基地的運營情況,設置參加官方技能大賽學生的實踐學習崗位。此外為了有效防止專業比賽與實踐教學工作想脫離的問題,避免發生專業賽程影響學生課程學習情況的出現,需要開展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為目的的實踐教學工作,讓教師在指導學生參與實踐比賽的同時,也可將比賽中的物流方案設計以及操作行為等納入課程實踐教學環節中,在充實學院實踐教學內容的同時,也能提升學生本身的物流競賽水平。再者,教師可與周邊學院的教師自發設計技能型物流管理專業校級比賽,要求區域內的物流管理專業都要積極參與比賽,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水平,提升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實現比賽與實踐教學的深度融合。
(三)利用實踐教學基地優化學院實踐教學項目
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項目設計不能只關注課程教學體系的建設,同時也要體現出物流行業的設備工藝及流程,讓學生真正實現在學院內獲得真實的工作崗位實踐經歷,實現學習活動與工作實踐的充分融合。因此需要以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為前提,在校企雙方指導教師共同參與下實現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實踐教學項目體系的建設與優化。在實踐教學項目開發過程中對于用時時間并不長的專業技能內容設計成課程專項技能實驗實訓項目,如開展簡單性的條形碼操作設計訓練,對于學習用時相對較長的專業技能訓練內容,在實踐教學項目設計過程中,需要設計成為以培養學生綜合發展能力為主要目標的實訓項目,實現對實踐教學基地學生一月一主題的專項實踐培訓教學。學院內的物流管理實踐教學基地也是第三產業服務業,因此在生產基地運營過程中也要融合物流行業的相關標準,國家職業標準以及物流技能大賽任務點,確保學生實踐操作行為規范化的同時,也能提升學生實踐操作的趣味性,強化實踐操作中的競爭性,有效引導學生完成任務期間主動解決分析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
(四)強化學院教師隊伍實踐教學水平
在建設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后,學院可通過企業等多種渠道聘請專業教師承擔實踐教學任務,采取兼職教師與專職教師相結合的教學組合,在學院內構建一支實踐教學經驗極為豐富,同時具備相應教學經歷的教師隊伍。學院需要聘任物流管理經驗較為豐富的專職教學,如教師具備十年以上的企業工作經驗,或是具備高等學歷以及十年以上的教齡。此外對于學校內已經聘任的專職教師,學院需要開展有計劃的培養活動,帶領并要求教師積極參與相關教師培訓活動,參與物流行業會議,更好指導學生參與官方技能大賽,同時教師通過參與科研工作以及頂崗實習工作,全面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師只有不斷參與各種類型的培訓工作,才能培養自身雙師素質,為高技能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學院不僅需要做好專職教師培養工作,同時也要從其他學校以及企業內聘任兼職教師,由專職教師與與兼職教師共同承擔實踐教學任務,全面提升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水平。
(五)培養學生主動融入企業文化的意識
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是結合了物流企業,在進行基地文化定位設計期間,可選擇設定與合作企業相類似的基地文化,對學生開展服務形象培訓以及整體技能提升的系列文化建設工作,給學生帶來全新的物流管理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印象,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文化建設工作,幫助學生充分了解物流公司的企業文化,培養學生主動融入企業文化的意識習慣。
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的教學資源是有限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是需要大量的教學資源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因此在需要在校企合作前提下建設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明晰物流行業市場的人才需求真實情況,全面提升學院內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個人專業水平,為社會源源不斷輸送優秀的物流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莉.雙創背景下物流管理專業產教融合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以硅湖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9(12):16-17+21.
[2]卓曉蕓,張議.智慧供應鏈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研究——以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采購與供應管理專業為例[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9(05):38-39.
[3]李文旸,董黎萍,趙明中.淺析民辦本科高校物流管理專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工作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視界,2019(06):165-166.
[4]付宏華,常杰.關于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問題思考[J].當代旅游,2019(02):147-148.
[5]郝楊.試論校企協同下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策略[J].知識文庫,2019(10):168-169.
[6]楊嘉偉.物流管理專業校園智慧電商物流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建設探索——以廣東工貿學院與某電商物流企業合作建設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18):260-261.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7年廣東省本科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廣州樂收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項目編號: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68)階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成蓬蓬(1982.11.29-),女,漢族,山東東營人,研究生,碩士,副教授,物流管理,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
(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 廣東廣州 5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