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鈺揚
摘要:在新課改持續推動的背景下,傳統教學當中落后、單一的教學方法早已不再適用,逐漸的被新型的教育方法所取代。所以,在現階段,初中教師在語文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也可以適當的加強問題教學法的有效引入。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引發學生在課程教學當中的深入思考和主動構建,讓學生的學習效果變得更好,是教師在教學開展過程當中可以有效利用的方法和手段。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初中語文;有效性教學;構建
前言:現階段,伴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推動,自主、合作、探究已經成為大力倡導的一種學習模式。要求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應該找尋到自己的定位,更好地實現學生為主、教師為輔,讓理想的教學效果得到真正的達成。所以,在現階段,初中教師在語文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就可以加強問題教學法的有效設定,讓學生可以集思廣益,不斷探索,讓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一、營造開放環境,引發學生思考
在問題教學法實際運用的過程當中,教師在教學當中首先應該加強周邊環境和氛圍的營造,應該保障周邊的氛圍和環境具有著較強的開放性。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才能夠更加主動,積極地去探索和獲取。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應該打破陳規,加強開放環境的創設,讓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產生更加積極的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講解《五柳先生傳》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對文言文進行閱讀,讓學生產生理解。在這之后,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對文言文的進行掌握,就可以聯系實際的主旨和內涵對問題進行設置:“你覺得為什么陶淵明要寫出這樣的文章呢?展現了自己怎樣的情懷和思想?”在問題出示完畢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的探究,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空間,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討,在彼此交流的過程當中不斷地實現思想的補充,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在文章當中表現出來的安貧樂道等情懷。在這之后,教師就可以繼續引導“文章當中闡述‘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在看到這句話時大家有怎樣的看法和見解呢?”使得學生的思考和學習深度得到進一步的拓展,有助于學生思維的增長。
二、實行適當點撥,啟發學生思維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生的思維尚未完善,在思考及文本探究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停滯的情況,對內容的掌握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所以,在課程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展現自己的引導作用,在教學當中做到適當的引導和點撥,讓學生的思維受到啟發,達到理想當中的思維引導效果。
例如,在講解《故鄉》一課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拿出潤土的話,比如“非常難,第六個孩子也能幫忙了,但總是不夠吃......”等等,讓學生對這句話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對問題進行設置“閏土的孩子最小是幾歲了?這個年紀的孩子應該讀書,為何成為勞動中的幫手呢?你覺得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這樣現象的出現的?又為什么年齡如此之小的孩子都成為勞動幫手,但是閏土一家子卻依舊不夠吃呢?”對學生的思維和心靈進行點撥,讓學生感受到一句話語當中可以潛伏非常多的疑問和問題,以此來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點撥,達到理想當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創設問題情境,深化學生體驗
在初中語文教學開展的過程中中,情景的創設是必不可少的[3]。通過情景創設能夠引發學生更加深刻的思考。所以,在教學開展中,教師也應該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加大問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產生更加深入的思考,使學生的學習體驗得到進一步的深化。
例如,在講解《皇帝的新裝》一課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先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出相應的動畫片段,讓學生觀看。在這之后再說,就可以讓學生去對故事進行分析,對故事的內涵深刻的體會。在最后,也可以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對學生進行引導“你覺得在現實社會當中故事中的皇帝、大臣、騙子、孩子分別代表哪一類人呢?”讓學生可以密切的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對部分內容產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和思考,帶動學生的體驗感得到進一步的增強,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可以積極地思考和探索。
四、鼓勵學生提問,加深文本理解
除了以上這幾個方面之外,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也應該更好地鼓勵學生積極提問,應該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主動的思考和質疑。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文本理解能力的持續強化。
例如,在講解《范進中舉》之前,教師就可以結合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來制作成微課,對于制作好的視頻就可以在微信上傳,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進行獲取和觀看。而在后續課堂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個開拓新的空間,讓學生可以闡述自己預習過程當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結合實際的情況來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并適當性的進行點撥,幫助學生解決困難。這樣就可以讓教學的開展實現以學定教,讓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更好的生成,有助于學生對于文本內容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結論: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語文課堂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加強問題教學法的有效運用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帶給學生更多的思考,讓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變得更加深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此過程當中,教師主要可以從營造開放環境、實行適當點撥、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提問等等,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可以更好的展現出自己的主動性,達到最佳的課程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俞毅. 問題教學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以《皇帝的新裝》教學為例[J]. 中學教學參考,2021,(09):4-5.
[2]馮國強. 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 試題與研究,2020,(23):84.
[3]楊昊.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研究[J]. 天津教育,2020,(15):107-108.
長春市十一高中北湖學校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