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潔
摘要:伴隨著文化知識的不斷更新和經濟、科技的全球化,化學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育界的熱門話題,黨的十八大對21世紀社會發展和教育發展的需求,也提出了基礎教育“德才兼備”的基本要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應該在高中化學課堂上實施情境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情境教學對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量、學習效率、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在此對核心素養下高中化學深度學習教學設計。
關鍵詞:化學核心素養;高中化學;教學設計
引言
世界各國教育一直都在思考,21世紀培養具備什么品質的學生。即他們應該具備哪些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和品格,以幫助他們實現個人自我價值和滿足社會需要、應對未來生活的各種復雜性的挑戰以推動社會的發展。英國為了增加公民的就業率,提升公民的幸福感,開始在國內倡導核心素養。這使它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倡導核心素養的國家。為了適應國內經濟需要,英國提出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這種在當時被稱之為“核心能力”是普通的、可遷移的,且為學習者未來的自我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將使其終生受用。
一、背景
在歐盟看來,個人可以通過完成工作、融入社會的態度、知識和技能,即所謂的“終身學習素養”,來實現自我發展。OECD認為核心能力可以概括為三個主要方面:交互式使用工具的能力、不同群體間的交互式能力和行動能力。在新加坡,中心型教師結構具有核心價值、自我提升和適應未來社會的能力,在2013年,日本提出了以培養21世紀為核心的教師結構“能力”,這是一種外層結構,即基本力、中力和實踐能力。
二、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與特征
1素養是指個體為了健康發展,適應生存環境而必須具備的知識、能力和態度。真實生活中,它是個體如何應對不同實際情況的最重要體現,這種情況存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存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學生們必須有自己的筆來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文學性修養有其特定的需要取向,如果與情境過早分離,就不能體現和培育化學文學,也不能與外部環境進行合理有效的溝通和互動。外部性包括人和物,包括客觀正確的判斷;有效地指解決問題所需要的化學文化水平;條件包括知識、技能和價值。
2化學學科性質、特點、活動、作用、任務等都能反映學科的本質和教育價值。在“核心能力”的前提下,通過學習活動的形式,使人的德智體美全面統一,人的精神力量和生命力量全面統一,從而實現未來發展。人是硬實力,人的性格是軟實力,擁有多少精力,可以走多遠,可以完成多少事業,可以經歷多少歡樂,一切都取決于一個人的強弱,硬實力和軟實力。就學習過程而言,我們分享了小學生在閱讀、思考、表達等方面的學習能力,這三種技能不僅是學生的關鍵技能,也是他們融入社會、實現個人發展的關鍵技能,但與此同時,學生在面對復雜的世界時,只有運用這三種技能,才能將更多的知識與信息技能結合起來。因此,自我約束、尊重和自覺是人在人際關系中應具備的三種基本素質。
三、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化學反應原理的情境教學設計
1具有明確的知識指向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創設的情境與教學內容必然有重要聯系,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含有能夠產生特定化學知識的信息。這些信息可以指導學生把化學知識融入自己的經驗和認知中,使之與化學核心能力的要求相適應。
2引發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
在教學中,教師創造的情境一定是有價值的,這不僅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他們的思維,也激發了他們的認知沖突,激發了他們的積極思維,促進了他們核心化學能力的培養。創設有價值的現實情境成為化學教師教學的基本行為,培養化學專業的核心能力,必須從實際問題開始。
3情境教學分析
情境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而教師提問則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師在新課一開始就利用發現合成氨的歷史和條件來迅速影響化學反應速度,在教師的逐步指導下,以教學為框架,對學生進行實驗研究、合作交流、深入分析,并由教師幫助學生講解、鼓勵、總結,最后得出結論。以此為基礎,結合多媒體微動力學圖表,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為學生分析溫度和壓力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提供依據。通過課件講授、思想講授、方法講授,將所學知識分類整理,并運用組織策略,創造出高層次的知識結構,充分認識外界因素的化學反應速度,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實驗探究、科學思維、模式識別、示范等基本教學能力。
四、情境教學在化學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1創設推進教學過程的情境
在情境教學中通過創設情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情境教學,加強主動學習意識,理解科學發現的內在重要性。
案例1:學生通過學習原電池的原理,了解原電池的本質及工作原理,設計實驗,檢驗對原電池的認識與理解。老師可以用安培,鋅,銅,鐵,石墨棒,稀硫酸,硫酸鋅溶液等。
案例說明:學生在觀察到明顯的現象后,能直接體驗感官事實,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拓展思維,提高認知能力。實驗作為化學考試的基礎,是一種特殊的手段,為了突破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還體現了化學的核心素質。
2創設強化知識小結的情境
以小組競賽的形式,教師在課堂總結的基礎上,創設情境,將所學知識分類整合。理解學習點的性質不僅有幫助,而且使學習體驗更加有趣。舉例來說,如果老師學過"有機物的分解與合成",就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透過整合及分析調查資料,記錄某段時間內塑料袋及周邊其他產品的使用,以及塑料袋在某段時間內的使用;如此,學生在認識到"白色污染"的危害后,便會有意識地將一些紙袋或布袋的有機物質,隨身攜帶使用。這樣既能使知識與生活緊密結合,又能加深學習,同時又能說明環保的重要性。要切實抓好德育工作,為學生將來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幫助。又如:老師在講授《氯的化學性質及應用》時,引述了造紙漂白技術的現代化方法:使用純度高于漂白劑的過氧化氫,可以改善造紙工業的污染。老師以此為例進行實驗教學,將綠色環保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其在教學中充分體現環保理念,實現健康教育與知識的有效整合。
結論
以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質為目標的情境教學活動,將學生引入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獲得見解,完成學習過程體驗。在教學中實施情境教學,有利于學生掌握化學知識,增強科研思維。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具有更強的解釋和轉換未來生活中復雜任務的能力,以及化學發展的核心能力。在高中化學課堂中實施情境教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實踐為基礎,同時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有利于其他學科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瑤敏."互聯網+"背景下高中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12):141-142.
[2]陳其昌.核心素養下自制教具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考試周刊,2021,(12):125-126.
(浙江師范大學 浙江紹興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