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智
體育作為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學科,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體育教學當中合理的應用體能訓練能夠有效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與效率,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體育運動技巧,使學生體育素養水平提升。本文就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的策略展開探討。
如今初中教育不單單是培養學生的文化知識,而更注重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和培養。體能訓練旨在進行體育活動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運動素質,增強學生的體質,還可以激發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強化體能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促進初中學生茁壯成長。
1 激發學生對培訓的興趣
興趣是引導我們繼續發展的重要動力。這是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并激發他們興趣的好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初中體育教師應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認真考慮學生的身體健康。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整體特點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以保證學生的健康,并完成教學目標作為補充。同時,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認識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并鼓勵學生養成日常生活中的良好習慣。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關注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和偏好,并告訴他們奧運會運動員的一些故事及其在比賽中的成就。或者向學生解釋身體的肌肉成分,并告訴他們體能訓練可以提高肌肉耐力,改善和加強身體機能等。
例如,在培訓過程中,在解釋某個訓練動作時,教師可以為學生仔細解釋動作的要點,告訴他們這種訓練的好處,當學生樂于聽到,設定目標時讓學生每周訓練幾次。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針對學生的訓練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教師必須要給予積極的重視,在實踐中去尋找相關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且在教學中多進行反思和總結,以更好地提升。
2 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
體育鍛煉并不是只要你經歷了很多痛苦,訓練量就能達到效果,相反,體育超負荷會增加學生的身體負擔,影響他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甚至會對學生的身體造成傷害。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特點,為學生設計專業,有針對性地培訓,以保證學生的培訓效果,而不影響他們的正常學習和生活。體育鍛煉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和靈活性。教師必須確保學生全面發展。此外,在進行體育鍛煉之前,應進行適當的靈活性訓練,也稱為運動前準備活動,以提高訓練效果,同時確保學生的身體不易受傷。
力量素質包括腕力訓練、上肢訓練、腰腹訓練和下肢訓練,檢查的主要表現是握力,上拉,仰臥起坐,木板支撐和長距離沖刺等。腕關節是一個比較脆弱的地方,所以訓練強度不宜過大,可以做搶奪實心球、單杠懸掛等運動訓練,同時在訓練過程中要注意方法和方法,避免傷到手腕。上肢和下肢屬于可耐受的肌肉,可用于一些相對高強度的訓練,例如上拉,俯臥撐,蛙跳和腿部提升,以及重復練習。腰部和腹部是人體的核心,在訓練過程中將涉及全身肌肉的運動,作為訓練焦點。在初中體育課的體育鍛煉中,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各種訓練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思維反應和身體敏感度。
3 實施合理的培訓和教學
體育訓練種類繁多,各種訓練起著不同的作用,往往需要多種訓練合作才能發揮應有的訓練效果。此外,體育訓練在短時間內無效,但需要長時間的堅持才能產生出色的效果。但是,體育課每周只有兩節課,所以只能通過課堂時間來保證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下課后進行鍛煉,并確保長期堅持,以達到鍛煉的效果。為確保學生進行課外培訓,主要是看教師是否能激發學生對運動的正確認識,可以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來激發他們對運動的興趣。
中學生還是孩子,仍然保留著活潑開朗的性格,教師可以把握學生的特點,運用合理的體育教學方法,比如將無聊的訓練變成游戲,讓學生在樂趣中提高自己的素質。此外,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學校宿舍,綠化等自然環境,引導學生做有氧運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的體質。例如,在乒乓球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班級分成幾組,讓同一組的幾組分別訓練,或者讓對手訓練。在學期結束時,教師可以根據每組學生的表現選擇最佳組,以激發學生的培訓積極性。
4 合理使用游戲或比賽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初中生更積極、主動,喜歡玩。因此,教師可以把握學生的特點,在體育課上拋棄那些單一、無趣的訓練,應用比賽或游戲等方式,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可以安排適當的比賽,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更好地掌握訓練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減少疲勞,更好地開展體育鍛煉。此外,初中體育教師還可以利用學校宿舍、綠地、樹林等自然環境,引導學生進行有氧訓練,提供更好的體育鍛煉環境,提高學生的體質。同時,應將初中生的體育鍛煉延伸到課外生活領域,提高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激發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和積極性。
5 結語
體育學科作為學生身體與心理健康的承載者,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關注始終處于最為基礎的地位。在當前的初中體育教育中,關注并實現對學生的體能訓練,才能為學生建立良好的身體基礎,推動學生成長。
(作者單位:昭通市威信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