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秋嫻
摘要:高校中,圖書館是輔助科研教學的重要部門,承擔著高校第二課堂的作用。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進步,高校圖書館的建設也有獲得了極大的技術性支持。為此,高校要積極發揮資源優勢,努力建設智慧圖書館,使高校的教學、科研以及學習等有多樣化的智慧信息服務作為支持。本文主要對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進行分析論述。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7164(2021)05-0133-02
近些年來,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型的信息技術快速發展,高校圖書館也呈現出全新的發展變化和形式,如資源結構、技術、管理、服務、用戶需要等。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服務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的新變化和需要,為此高校要積極發揮信息技術、智慧化管理服務、先進理念等優勢,積極建設智慧圖書館。
一、大數據與智慧圖書館概述
(一)大數據
當前,對于大數據還沒有具體的定義,但大多數人認為大數據是蘊含海量資料的一種數據庫。其中蘊含的數據資料數量巨大,無法通過數據衡量。同時在合理時間內,大數據技術能夠科學地整理、分析和管理信息資源,能夠使工作更加高效。大數據作為一種多樣化的非機構數據可以與數據倉庫、云計算等連接[1],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變化。依托大數據技術建立高校智慧圖書館,能夠促使高校圖書館實現現代化,對高校教育的有序推進是極為有利的。
(二)智慧圖書館
所謂智慧圖書館,是指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使圖書館逐步實現智慧化的管理。高校智慧圖書館的建立,能夠擺脫時間、空間束縛,通過感知智慧化服務技術,將圖書館與互聯網相連接,讓學生的閱讀需要得到滿足。同時,智慧化圖書館的建立能夠讓學生有良好的知識環境,并獲得更為專業化的知識服務。
二、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發展趨勢
在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也逐漸從數字圖書館、復合型圖書館逐步向智慧圖書館發展,這是圖書館發展的最高形態。隨著大數據、物理網、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成熟,智能化設備廣泛應用,智慧圖書館有了好的發展支持。發揮大數據技術優勢作用能夠智慧化地管理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用戶、管理人員等。
在信息爆炸時代,傳統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呈現出明顯的滯后性,如獲取信息、資源共享、個性化服務等,信息更新速度慢、服務水平以及用戶的體驗感不高。而隨著智慧化圖書館的建立,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能夠使管理更加靈活、高效、便利,擴大服務面[2]。
此外,智慧圖書館中設有靈敏、智慧的安防系統,如應急疏散自動化、門禁自動化、火災等突發事件預警處置系統等[3],能夠很好地維護圖書館的財物、圖書館館員以及讀者的安全。而且隨著高校圖書館信息量、數據的增加,管理系統也面臨著較大負荷,如果系統遭到破壞,系統數據容易癱瘓丟失,會給圖書館帶來嚴重的損失。智慧化圖書館利用智能化、靈敏化的管理平臺,借助自動化的預警系統,能夠提前規避風險,防患于未然。
三、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智慧圖書館的建設策略
(一)給予智慧圖書館政策支持
圖書館的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著國家的文化發展情況,在培養文化自信心上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政府部門要給予智慧圖書館建設一定的政策支持,為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智慧圖書館其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內容,對推動地方經濟文化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政府應積極給予智慧圖書館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積極鼓勵圖書館與地方合作,實現多元化的服務內容與形式,為經濟文化發展服務。同時政府部門應注重引導圖書館間的交流,促進館際之間信息、人員、設施等資源的共享[4],縮小彼此間的差距,發揮政府與社會各部門的作用,共同推進智慧圖書館的建立。
(二)積極推進智慧圖書館基礎設施建設
在智慧圖書館建設中,加強基礎設施的信息化水平,發揮信息化技術優勢十分重要。高校圖書館在建設中要著眼于未來,統籌規劃與布局,強化網絡建設,如添加智能化設備、有線無線網絡布局等,使基礎設施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保證智慧圖書館的基礎設施能夠互聯互通。同時,智慧圖書館以大數據、互聯網等為基礎,注重智能、協同服務的開展,為此需要將電子、紙質圖書、設備、數據庫、館員與讀者信息等統一到智能化網格中,形成一個整體,以便更好地對不同要素產生的數據進行挖掘、整理、分析和利用,為智慧圖書館的建設、管理、服務等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三)建立知識服務平臺
智慧圖書館的知識服務平臺是對大數據進行獲取、儲存、分析、決策服務資源和能力的協作。共享智慧平臺,是依托傳感技術、云計算等在圖書館的實體設備中加入傳感器,進而建立的移動互聯和物聯網應用平臺。對于智慧圖書館而言,其主要目標在于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全面的大數據知識服務,服務平臺的功能是否強大決定著其能否為知識服務生命力提供保障,對于大數據知識服務而言,建設以本體知識庫和交互功能強大的知識服務平臺是十分關鍵的,知識服務平臺能夠儲存大量的結構化、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的數據資源,通過平臺較強的數字處理能力科學的挖掘、組織和分析數據資源,使用戶獲得檢索、瀏覽等一站式的知識服務。
(四)積極開發應用智慧App
近年來,隨著網絡通信技術快速發展和有效融合,移動智能終端設備也被廣泛應用,其具有移動便捷、不受時空限制的優勢,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按照自己的想法享受服務,眾多高校圖書館都建立了自己的移動圖書館,同時開發研究了獨立的智慧App服務,為移動終端設備下的移動圖書館用戶提供更加全面、多樣化、多形式的信息資源服務。通常而言,智慧App服務模塊涉及圖書檢索模塊、借還模塊、下載模塊、用戶模塊等[5]。高校也可以結合自身圖書館的情況和用戶習慣,基于大模塊進行子模塊的開發研究。利用智慧App,用戶登錄系統后,就能夠查找借閱、預約續借書籍等,并且能夠為用戶提供書籍檢索、新書推薦、借閱排行、熱門借閱等服務,還可以結合用戶的具體要求發揮智慧移動優勢,為用戶量身定做個性化的智慧服務。高校圖書館要積極利用移動通信、互聯技術優勢,加快對智慧App的開發研究,使圖書館的服務效應得到充分展示。
(五)建立圖書館智慧微媒體平臺
如今,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使微信、微博等受到廣泛關注,微時代已經到來。特別是微信這一軟件,有巨大用戶量,其主要進行信息的發布、共享,具有很強的時效性、便捷易懂,能夠精準推送。高校應把握這一發展機遇,充分發揮微信的優勢,借助微信公共平臺建立高校圖書館的智慧微媒體平臺,即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利用這一平臺,高校圖書館能夠隨時隨地地為關注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用戶提供信息服務,如圖書的檢索、查詢、借閱、續借、活動預告、新書上架等;同時還可以結合不同的用戶需要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如圖書推薦、讀書打卡、微信留言等智慧服務,讓用戶能夠獲得獨特的圖書館微信智慧服務,使圖書館的服務價值得以體現,并讓高校圖書館的品牌效應得到提升。
(六)做好智慧圖書館的網絡監管
在開放式網絡環境中,智慧圖書館在獲取、共享信息資源的同時,也會面臨一定的信息安全問題,如果網絡遭到黑客、病毒等襲擊,或是被非法讀取、惡意篡改等,海量的圖書館數據就容易泄露、破壞,用戶的隱私也面臨著安全隱患,所以必須要提高網絡安全意識,做好智慧圖書館的網絡維護,強化防火墻技術的應用,完善監控設施的設置,能夠快速地對系統漏洞進行識別、修復,保證圖書資源和用戶的信息安全,這是智慧圖書館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此外,高校圖書館要制定網絡安全規范,明確不同崗位的具體職責,做好績效考核工作,對破壞圖書館管理系統、攻擊圖書館網絡、通過非法手段竊取和傳播用戶信息的行為嚴肅處理,對工作中玩忽職守給用戶、圖書館帶來不利影響的人員也要追究其責任。
(七)建設優質人才隊伍
智慧圖書館的建立要求圖書館館員也具備較高的素質水平,具有專業的知識技能和良好的服務意識理念,掌握圖書館建設運行中應用的諸如大數據、物聯網等重要信息技術,發揮數據分析軟件優勢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所以高校圖書館應積極地開展人才隊伍建設,注重專業化的人才引進,比如計算機專業人才、圖書情報專業人才等,使圖書館的人才隊伍得以擴大;對于在崗的高校圖書館館員要積極開展教育培訓工作,依據高校實際情況選擇優秀的館員外出學習,并邀請專家到圖書館開展講座,同時鼓勵館員主動借助于網絡資源進行學習,通過多樣化的途徑方法提高圖書館館員的專業素養、職業技能;此外,通過完善激勵機制提高館員的工作積極性,并為館員提供良好的政策、資金支持,鼓勵館員積極學習、努力服務。
四、結語
總而言之,智慧圖書館是新時期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智慧校園的重要內容。在大數據背景下,智慧圖書館應積極開展智慧管理與服務,為高校用戶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也促使高校圖書館實現持續穩定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陳曉雪,郭靜靜,王菲菲,等.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路徑分析[J].黑龍江科學,2020,11(21):128-129.
[2]黎梅,郭廣軍.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路徑研究[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2(02):34-39.
[3]黃蕾.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智慧圖書館的建設———以嘉興學院圖書館為例[J].江蘇科技信息,2020,37(11):9-11.
[4]馬鵬飛,王俊瑛.基于大數據下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探究[J].僑園,2019(11):98.
[5]李慧.大數據背景下的高校圖書館建設與服務職能[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9,39(07):51-52+55.
(薦稿人:趙圓圓,湛江科技學院副教授)(責任編輯:陳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