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王煒 林姚
摘要:項目以青年參與和實踐為主體,文化營銷為主要切入點,借由電子商務等平臺,對寧波四明山鎮“蘆田年糕”進行“農產品+文創”思路式開發營銷,積極探索青年參與鄉村振興工作的雙端聯動模式。
關鍵詞:鄉村振興;大學生;創新創業;文化營銷
農業、農村、問題是影響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再度聚焦三農問題。“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1]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全面推進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所在,青年參與則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一、田野點現狀
1.自然生態及人口概況
四明山林深茂密,山清水秀,位于“三江(姚江、甬江、奉化江)”之源,是寧波市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飲用水源地。四明山鎮地處四明山腹地,森林覆蓋率高達72.1%,平均海拔700米,長年平均氣溫13℃,境內植被茂密,林中負氧離子高達15,000/cm3,為寧波市重要林區之一。[2]四明山鎮戶籍居民約15,000余人,常住人口5,000人左右,50周歲以上年齡段的居民占比四分之三,人口呈現較為嚴重的老齡化傾向。
2.基本交通狀況
根據團隊的數據收集,四明山鎮距離附近最近城市余姚市直線距離56公里,駕車需要1小時18分鐘,途徑均為盤山公路。如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單趟時間達2小時以上,且當地公交車間隔1.5小時發班,下一趟山將花費農戶時間3小時以上,來回更是達6小時以上。交通不便導致當地居民大多數都在本地進行貿易往來。隨著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部分農戶開始了網絡營銷活動,并使用快遞運輸產品。由于需求及成本因素,僅有中國郵政、順豐快遞在當地提供相關郵寄服務。其中,順豐快遞沒有實體快遞點,只能依托當地的一家名為“天貓優品”的鄉村淘寶小店進行代發。當地擁有實體店的中國郵政,工作時間為周一、三、五工作時間,整體時效性較差,僅能郵寄耐久存放、不易腐爛的農產品,如年糕、“番薯棗子”、黃精等。
3.當地農產品銷售狀態
因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四明山鎮農戶整體營銷觀念較為薄弱。首先,許多農戶缺乏銷售意識或者銷售理念落后。整體經營分散,銷售也是一種“自然”狀態:“種一點、吃一點、賣一點”。由于沒有在銷售環節下功夫,所以常常導致種養和市場不對接,增產不增收,甚至賣不出去[3]。深山區的大多數農戶其銷售模式仍然是被動的等待中間商上門收取,由于雙方信息不對稱,在中間商占主導的購銷環節中,農戶的利潤空間被壓榨的異常狹窄。其次,不注重產品特色營銷,沒有針對四明山鎮的特點提煉出新穎的概念。盡管四明山鎮的農產品呈多樣化趨勢,但大多數農戶實行自產自銷,整體產品包裝意識不強,而這些形式簡陋、直白單一的包裝,未能吸引他人“眼球”,鮮有關注,銷售量提不上去。
二、基于四明山實踐案例探究大學生參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
1.創新創業項目介紹
每年11月份,四明山鎮便開始組織農戶制作“蘆田年糕”。“蘆田年糕”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將生長在四明山區域的優質稻米作為年糕的原料。經寧波市國土局主持的全市農業地質環境資源調查結果顯示,四明山區域土壤硒含量最高,土壤中豐富的硒含量使當地盛產的稻米更具營養。年糕用水為天然山泉水,當大米由這樣的山泉水浸潤,加上四明山鎮常年云霧繚繞,濕冷的氣候,給了大米獨特的發酵空間。同時,由于對傳統文化的推崇,年糕產品一直堅持使用傳統手工制作。因此,四明山鎮“蘆田年糕”天生便比其他地區的年糕有營養上、口感上的優勢。近年來,“蘆田年糕”在堅持原有的基礎上,新創造了“蘆田五彩年糕”,這類年糕采用如艾草、紫薯,南瓜等各種蔬菜與糯米按比例進行混合,使這類新款年糕無論是在外表還是內在的營養都得到升華。
為順應時代發展趨勢,通過以“農產品+文創”來打開特色農產品的營銷新模式,本項目將鄉村產業振興的新引擎——“鄉愁產業”確立為發展切入點,把“鄉愁文化”植入鄉土產品的生產和消費過程,以期滿足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精神需求”偏好,實現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物質利益與精神效用最大化。
2.學生團隊實踐過程概述
經過對四明山鎮蘆田村的考察,為積極探索青年參與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寧波財經學院電子商務、工商管理(創業管理方向)、會計學三個專業的在校本科大學生組成了創新創業團隊。團隊每位成員充分運用自己所掌握的專業知識,以“農產品+文創”為主線思想,結合“互聯網+”模式,將推廣特色農產品四明山鎮“蘆田年糕”作為創業新契機。團隊著力加強四明山鎮“農產品+文創”的品牌構建,以互聯網線上平臺“豐之余”為主要途徑,同時借助四明山鎮的旅游優勢,因地制宜地結合線下四明山鎮特色旅游民俗文化、民宿餐廳,來共同推廣銷售以“蘆田年糕”為主要代表產品的四明山鎮特色農產品。把“鄉愁文化”融入“蘆田年糕”,開展“蘆田年糕”制作體驗模式,讓更多的人因農產品與四明山鎮結緣,因四明山鎮的農產品而走進四明山,與四明山鎮的山水人情相識,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步伐。團隊成員希望通過對年糕附加“鄉愁文化”概念,重新規劃鄉村農產品的新型營銷之路,既實現了鄉愁資源的活化,通過文化的“潤物細無聲”,將年糕的傳統技藝文化源遠流長的傳承下去,又促進了創業增收,使農村留住年輕人有了物質基礎,從而緩解大學生就業難、擇業難的問題,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對接鄉村提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使更多的青年人愿意參與鄉村振興建設和發展。
3.四明山鎮與高校資源雙端聯動,共同打造農產品銷售有效途徑
(1)建強電子商務平臺
作為新興的經濟產業形式,電子商務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著力點,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杠桿之一[4]。團隊選擇與四明山鎮一家農村淘寶店開展農產品電商合作。過去農產品銷往消費市場,往往需要經過“農戶—原產地收購商販—產地批發市場—銷售地商販—銷地批發市場—終端(超市/菜市場)—消費者”鏈路的五個環節,各個環節都有物流、倉儲的成本,效率不高,信息也容易被中間商扭曲失真。破局的辦法就是:尋找農戶自己能夠掌握的新渠道。團隊和當地的“豐之余”農村淘寶店合作,借助電商幫助農產品“上網”,年糕的市場信息和銷售渠道上的短板可以得到有效彌補,能部分擺脫傳統經銷商的信息和渠道控制。通過電商平臺,買家信息也可以匯聚到產品這里,使可以掌握更多消費者信息,有助于收集消費者需求,更加靈活準確地調節年糕等農產品的生產行為。“豐之余”淘寶店是一家以銷售四明山鎮農產品為特色的網商,團隊與“豐之余”創辦者共同合作,把“蘆田年糕”作為“豐之余”旗下主打的一款農產品,而團隊在過程中負責年糕鄉愁的產品設計推廣包括一系列的整體運營服務,保證年糕銷量的可觀性;“豐之余”工作人員則負責深入產品生產一線,使年糕在生產的過程中質量、產量、口味得到保證,并負責線下的包裝運輸。通過建強電子商務平臺,校地合作將蘊含農村鄉愁風味的“蘆田年糕”帶給廣大消費者。
(2)推廣體驗營銷
四明山鎮重視傳統文化傳承,團隊將計劃和四明山鎮政府、蘆田村共同舉辦傳統“蘆田年糕”制作文化節,組織開展傳統文化教育,通過制作年糕的形式,在提升人們動手能力的同時,增進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恰恰每年的10月-11月為旅游旺季,也正是制作年糕的好時節,團隊將和政府一道共同面向游客、中小學生開展傳統“蘆田年糕”制作體驗活動。通過開展這樣的體驗獲得,一方面使更多的人們更深入的了解到了“蘆田年糕”這一四明山鎮特色農產品,通過自身參與每一道制作年糕的原料、工序,使之相信了“蘆田年糕”的品質保證。另一方面也將通過這樣的活動為基礎,帶動起“蘆田年糕”的銷售量,使當地的農戶享受到傳統鄉村文化發展帶來的經濟紅利。
(3)依托民宿餐廳進行“二輪銷售”
通過余姚日報數據顯示,四明山鎮的休閑旅游產業發展較快。全鎮共接待游客超過10萬人次,同比增長14.8%。據初步統計,四明山鎮2017全年預計接待游客123萬人次,同比增長9.8%,實現旅游收入7500萬元,同比增長17.1%。在四明山鎮擁有民宿42家、總床位達1500個、總餐位超過4500個,其中有春蕾農家、山上人家、句余客棧等口碑良好的民宿餐廳,這些餐廳離四明山鎮國家森林公園等旅游景點僅4.9公里,是游客們的首選。因此,四明山鎮“蘆田年糕”作為四明山鎮的特色農產品將和這些民宿餐廳共同合作,將四明山鎮特色農產品擺上游客餐桌,擺上民宿餐廳的特產柜臺,從而為“蘆田年糕”的銷售帶來紅利。
(4)打造個性化年糕零食
根據規律,新鮮年糕的大量制作時間一般是在一年的11月份至來年的2月。據此,應格局市場規律,推動“蘆田年糕”產量和產品形式多樣。在非新鮮年糕大量上市的時間,主打蘆田年糕片的生產。目前從傳統食品來看,它將不止從外在包裝文化上來進行創新,還將從內在進行提升。生產年糕片目的便是緊跟消費者的選擇。年糕片米香濃郁,不同于普通年糕的粘軟,年糕片松脆化口,充滿嚼勁,盡得香甜醇美之味。因此,“蘆田年糕”還將以年糕片的形式呈現到消費者的面前。
通過全過程運營本項目,一方面,大學生們能夠過程中將所學得專業理論知識更好的與實際結合起來,發揮目前新媒體的優勢技能將鄉愁文化從創意到想法運用到現實并將它實踐。另一方面,通過線上線下的兩個銷售渠道所獲的收益既能夠立足當地現實發展,也能夠促使大學生在未來投身到鄉村產業的振興中去,在鄉村的不斷發展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結語
本項目方案獲得了寧波四明山鎮當地農戶的積極回應,已初步達成“最是年糕解鄉愁”的合作共識,進一步證明了新形勢下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與鄉村特色農產品的融合意義。四明山鎮黨委政府將愿意開展后期合作,熱烈歡迎大學生到四明山鎮開展鄉村產業研學建設,將農村的資源全面充分的利用起來,與時俱進地進行大學生創新創業,給農村產業經濟的不斷發展帶來全新的動力。目前,四明山鎮已與寧波財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建立了交流平臺,學院更多的學生可以在假期到基層實踐體驗,使同學們可以感受到目前農村的發展趨勢和狀況正在不斷提升。
指導老師:劉 偉 胡瑞千語
參考文獻:
[1]新華社.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N].人民日報,2021-2-22(1).
[2]李會影,鄭禮平.關于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思考——以浙江省寧波市四明山區域為例.現代化農業,2016(2):44-47.
[3]劉喬,卞香雨,沈中元.高校結對幫扶貧困村農產品銷售的路徑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6,44(33):200-201.
[4]張妍,王曉賜,安彤,等.鄉村振興戰略下河北省電商扶貧路徑的新探索[J].河北企業,2019,000(009):95-96.
基金項目:2020年度寧波財經學院大學生校內科研項目(項目編號:1042220031)“振”才實“學”助力鄉村振興路徑分析——基于四明山鎮“蘆田年糕”鄉愁文化為例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陳王煒(1999.9-),男,浙江杭州人,寧波財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2018級工商管理專業(創業管理方向)本科生。
林姚(2000.6-),女,浙江溫州人,寧波財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2018級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