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攀君 曹寶迪 王雨
摘要:運用信息融合開展幼兒園教學,既體現了時代性,又符合幼兒學習知識的年齡、心理與智力特點。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正確應用信息融合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并關注應用信息融合的多媒體技術容易出現的問題。
關鍵詞:運用信息融合;開展幼兒園教學;注意問題
目前信息教育技術,能綜合應用色、形、聲或光等效果,使圖文色彩愈加鮮艷,并能進行隨意放大或縮小,其動畫效果非常好。如果用其來創造游戲氣氛,又是特別濃厚,可使幼兒在自由、寬松、 自然與和諧的氛圍當中,進行學習與游戲 。可以說,現代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教學形式,體現的是一種有效而便捷的效果,在目前的幼兒教育領域,正在發揮它們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徹底改變了原來那種由教師講和幼兒聽的被動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性和幼兒的主體性,并增強了課堂教學的師幼互動性,展現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帶來的無限魅力,創新改革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
一、信息融合教學手段在幼兒園教學與游戲活動中的應用
信息融合教學輔助手段,體現的最大優勢,是其能將相對單純的文本信息,轉換成圖文、聲像、音頻、動畫或視頻等元素進行組合的文本信息,并由此創設出具有形象、直觀,生動、逼真而富有一定感染力的各種情景,用以吸引幼兒的多種感觀,增強幼兒學習知識或參與游戲活動的興趣,進而達到最佳的教學與游戲活動效果。
比如,教師在為幼兒開展《雨的形成》教學活動過程中,則能通過幼兒親自的動手操作,給燒杯加熱而從事簡單的實驗活動,當幼兒通過自己的實驗,看到了水被加熱以后,就變成水蒸氣,而水蒸氣又在遇冷的情況下,再次變成水珠。再在教師的進一步引導下,讓幼兒在燒杯上,蓋上一個玻璃片,再觀察燒杯會出現什么變化?這時,幼兒則在玻璃片上,看到了許多的水球。這時,教師則是應用信息融合的多媒體技術,進行相應的模擬動畫,讓幼兒看到,動畫里面,已經將一個個的“小雨滴”,都變成了一種“水蒸氣”,并使水蒸氣在天空中,是越積越多,最終形成了濃厚的“云”,這是空中水蒸氣遇冷以后,變成的狀態,最后形成了“雨”,便從空中落了下來。幼兒在觀看這樣一個的整個過程中,他們是一動不動,每位幼兒都睜大了他們那雙好奇的眼睛,在進行全神貫注一般的觀看。這是因為信息融合的多媒體,在播放整個動畫過程中,又在播放和諧而優美的音樂,并在穿插動聽的童音講解。可見,應用信息融合的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能吸引幼兒學習知識的注意力,又能感動幼兒激起良好的學習情緒,能夠起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信息融合的多媒體技術在在幼兒園教學中的作用
應該說,信息融合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在目前的幼兒園教學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們為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聽覺與視覺相互交映的學習環境。
(一)有效增強幼兒進行探究式的學習興趣
信息融合的多媒體技術,其具有的智能性引導與啟發功能,可使幼兒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必會產生極大興趣。這是因為它能體現一種直觀、生動而形象的文本知識信息,能促使幼兒在思維上、記憶上、表象上、感覺上或視覺上,都能保持一種非常良好的狀態,讓幼兒在認知的心理上,獲得較好的發展。
比如,教師在教學《春天》這首歌曲時,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引導幼兒進行相應的發聲與節奏練習,然后再教唱這首新歌曲。這種相對傳統的教學方式,因缺乏相應的動感,則是顯得比較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但如果應用了信息融合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情況則是大不相同。教師應用多媒體,展示在春天的小樹上,一只小鳥在歡快地唱歌,教師則是引導幼兒,隨同這只小鳥,一起練習發聲。這時,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一下子就來了。通過信息融合的多媒體,創造了樹與鳥逼真而形象的造型,則能調動起幼兒進行一邊學唱歌曲,一邊進行拍手,一邊自發高興的編制自己喜歡動作的積極性,促使幼兒在整節學唱歌曲的過程中,一直保持愉快的情緒,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并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精神,非常符合幼兒的學習心理。
三、運用信息融合開展幼兒園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信息融合的多媒體形式教學,并非是一種萬能的教學手段,所以,既不能夸大它的作用,也不能對其有過分的依賴性,需要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進行持續性探索與改革,并在探索與改革中,不斷增強對信息融合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性。
(一)信息融合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缺乏精湛性
利用信息融合的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具有大量的軟件操作專業知識,相對幼兒園教師而言,均需他們從源頭開始進行系統性的學習,僅僅依靠“短平快”的培訓方式,也僅使這些教師掌握一些相對粗淺的知識,能夠制作比較簡單的課件。因此,還需幼兒園教師,舍得花費較多的精力或時間,進行深造學習。否則,將會嚴重影響幼兒園教學教具的填充與配備,進而影響幼兒園的教學質量與效果。
(二)濫用信息融合多媒體課件的現象增多
有許多幼兒園的教師認為,想要充分體現幼兒教學的現代化,就必須要更多應用信息融合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如果利用了信息融合的多媒體組織了相關的幼兒教學活動,就已經等于實現了幼教的現代化。因此,不論是公開課,還是有關的各種匯報活動,都要應用信息融合的多媒體技術。比如,有些教師,他們在教學“粗細”比較知識當中,則是放棄了實物操作的比較方法,而是將兩根粗細不均的木棒,以信息融合的多媒體大屏幕,加以進行展示,交給幼兒進行比較。這種“小題大做”,既混淆了信息融合的多媒體作用,又弱化了幼兒親自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
結束語
正確應用信息融合的多媒體技術,進行幼兒園教學,確能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并能提高教學效果或效率,但不能進行盲目的濫用,以體現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實際價值。
參考文獻:
[1]徐菱應.淺談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融合與運用[J].讀寫算,2018(7).
[2]金雯雯.巧用信息技術烘托“愛與美”的氛圍,演繹靈動教學——淺談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運用[J].好家長,2017(6).
[3]巫娟.以"微課"的應用為例,淺析信息技術與幼兒教育教學的融合[J].好家長,2020(8).
[4]趙婧.淺談幼兒園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管理深度融合的典型應用[J].蘇州教育信息化,2018(9).
[5]馬淑慧.淺談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應用[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5).
滎陽市第三幼兒園 4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