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寵旺
摘要:伴隨著當今社會科技信息的迅猛發展,多媒體教學方式在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時間實踐中被廣泛使用,這樣讓教學模式變得越來越豐富,促進多種科技信息的有機結合并獲得良好教學效果,扭轉了傳統教學理念下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初中英語:信息化教學;教學模式;研究
一、幻燈片的應用
首先,封面和教學內容不統一。大部分英語老師過于追求幻燈片封面呈現的效果,而內里的幻燈片模板卻淡而無味。例如專門對封面模板進行重點設計、英語字體、FLASH動畫等。盡管封面設計的極具吸引力,但并未意識到,他呈現在同學們視線中的時間相當短暫,老師仍需要開展后續實質性的教學內容。所以,幻燈片的封面設計并非教學需要呈現的關鍵因素,倘若接下來的教學模板及授課內容淡而無味,勢必會讓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其次,幻燈片制作技巧的匱乏。簡潔明了是幻燈片的一大特色,但發部分英語老師卻將大量的語法詞匯一股腦全部放到幻燈片頁面中,每張幻燈片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英語單詞及需要注意的地方。有的英語老師制作的一堂課的幻燈片高達30頁之多,直接讓簡潔明了的幻燈片變得臃腫豐腴。另外存在的一個較為明顯的問題是,頁面色彩高度飽和,過于追求動畫呈現。綜合整理以上問題,如果結合初中年齡階段的的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學生肯定會在課堂上會散一部分注意力去觀看表演絢麗的動畫片,而后耗費大量時間去學習掌握教學內容,如此可能就會忽略英語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知識結構。如果老師編制作的幻燈片課件頁數過多,還可能出現翻頁頻率太快的情況,教授的英語知識和幻燈片的運用均出現背離。學生對教學內容沒有理解掌握,也未做好課堂筆記,這種情況下何談保證學生主體位置。
最后,還有一些初中英語老師對幻燈片的使用過于一來,這樣脫離板書教學的做法讓同學們視覺始終保持在幻燈片上,從而會失去對重要知識點和難點的探究和思考。看似熱火朝天的課堂教學,實則老師就是放映員,學生就是觀眾,幾乎不會獲得任何教學效果。2]
二、微課的運用
首先,微課運用的落實問題。大多數初中學校在教育委員會的積極倡導下組織微課設計競賽,學校也將獲得不同級別的微課參賽成績納入期末評選優秀的參考指標,從而將創建微課做為其教學發展建設的重要成果。社會各界對微課的重點關注,無疑展現了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但設計和制作微課背后的各種助推者不乏功力心。比如,有的老師進行微課錄制不惜花費重金,但實際的教學效果卻嚴重脫離了課堂教學內容,亦或是設計和制作的微課看起來熱鬧非凡,但實際運用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有些格格不入。這是在落實上出現了問題。徒有其表的微課一躍成為先進教學技術手段,看似光鮮,實質上去在現實教學運用中出現缺位,顯然這是盲目跟風造成的。
其次,是微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相互結合的問題。微課一般是為突出英語知識中單詞、語法、句式等重難點教學內容,主題要鮮明,教學內容要短小精悍,已實現聚焦重難點教學內容的效果。此外,微課應當充分考慮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知識點和教學框架,完成于授課主題的緊密聯系。如此才能彰顯出微課較之傳統教學的差別及優勢。然而為將同學們的課堂注意力吸引到微課上,那么,在進行微課設計和制作的時候,肯定會一再強調直觀呈現的效果、動畫場景以及趣味性素材,從而忽略了初中英語課教學活動的特點以及初中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學生們通常是高高興興觀看微課動畫,經過短暫的精神愉悅和思想滿足后,課堂聽講的注意力逐漸下降,最終導致教學目標的嚴重偏離。
三、慕課的運用
大多數初中英語老師對慕課存在錯誤的認識,老師過于看重個人的專業素質,盡管教學能力專業,但卻沒有先進的執教理念和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運用慕課的教學理念難以在短時間之內普及到初中英語的教學活動當中,初中階段的英語老師本來就不善于使用信息技術,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慕課在教學活動中的普及和推廣。相對而言,限制慕課普及的因素眾多,諸如教學模式的定性、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還有對慕課持懷疑態度的心理之類的。由于慕課主要采取的是線上學習、線下課余實踐充分利用的教學形勢,這種教學模式盡管打破了區域和時間的限制,但有些英語老師還一直覺著慕課本質上是一種跟遠程教育相仿的教學形勢,把控不好課堂教學中的諸多細節和出現的問題。有所以風評一直不太理想。
基于以上的問題,需要以下解決方式:
首先,要提升老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手段。雖然大部分初中英語老師具備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但尋根問底一直是教育改革的學習態度和主要精神,先進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手段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不要止步于奪取的榮譽,而是要著眼于長遠,積極探索先進型教學手段,不斷優化自身教學觀念,積極借鑒參考重點學習在英語教學方面的創新路徑,通過不斷的反思和總結提升自身英語教學水平。[1]
參考文獻:
[1]劉艷玲.淺析“慕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22):84.
[2]王千惠.面向高階思維培養的電子書包應用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
福建省泰寧縣四中 35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