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娣
1 高中體育現存的問題
1.1 學生對體育的認知不夠
高中學習是學生人生道路上重要的關卡,學生對自己的體能訓練并不是很上心,他們把大多數的時間都放在學習知識上。
1.2 學校體育教學制度并不完善
高中的體育教學時間大都是學生的自由活動時間,老師在上課時只是把簡單的教學內容講一下就讓學生自由活動。大多數學生會借著體育課去食堂吃喝玩樂,有少數成績不好的學生會借此機會會班級學習,雖然學生的方向不一樣但是他們都忽略了體能訓練的重要性。
2 高中體育教學強化的方法
2.1 加強學生對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視,提高學生的體能
體育文化在我國有著很長時間的歷史,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有利于兩個文明的建設,幫助學生健康成長。而且體育教育講究多方面培養,能幫助學生認知自己的多方面不足,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興趣,讓學生培養自己的習慣,讓學生自己自覺的提高體能素養。
2.2 學校的多方面宣傳
(1)學習可以開展體育知識講座,讓學生了解一些熱點話題,用身邊最真實的例子讓學生認識到高中體育的重要性。在滿足學生對未知領域求知欲的同時激發學生對體育的重視度。
(2)在各個教室制版讀書角,放置一些體育相關的雜志,讓學生在休閑的時候閱讀,幫助學生擴展視角,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放置增強自己的體能。
3 體育課上讓的細心指導
在體育課堂上,老師應該親生師范并且讓學生模仿練習。讓學生不會覺得體育課的隨意,重視體育課堂的聽講。例如,當學生已經學會了慢跑,那如何讓學生加快速度,找到快跑的技巧,在跑步的時候不會覺得那么吃力?這就需要老師的細心教導。老師在課堂上的指導會讓學生感覺被重視增加學習的興趣,不僅如此,老師在課堂上講得知識會讓學生在無形中增加對體育文化的了解。例如,學生一開始只是我知道‘跳遠’,并不清楚怎么跳,老師在教學中會告訴他們還有‘背越式跳高’和‘挺身式跳遠’。讓學生明白體育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體育的學習也是有多種方法和樂趣的。不僅如此由于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知識認知存在差異,學習高中體育有快有慢,但是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及老師的指導學習了高中體育技能時,會感到無比的喜悅和自豪,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因此,在高中體育教學時要想提高教學的質量應該順應學生的心理,結合學生的能力大小,設立相應的目標,讓學生都得到成功的體驗。例如,老師在教學生關于籃球的‘三步上籃’時,有些男生平時打籃球基本上都會了,但是大多數女生還不是很了解,這時老師就應該從最基本的腳上動作開始教,當學生初步掌握“一大、二小、三高”的基本方法,老師可以讓女同學開始運球,但對于其他能力較強的同學,老師可以讓他們進行一場友誼賽。這樣,各種層次的學生都會在課堂上開心的學習知識。
4 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增加學生的體育學習
體育是通過各種方式增強體能,讓學生的身體更健康。因此老師在教學時不能過于局限,除了傳統的跑步,老師還可以開展如太極拳、拳法、舞蹈、街舞等課程。學生對這些運動方式往往更加感興趣,老師在合理的教學中根據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達到增強學生體能的目的。去探明它的理論依據,鍛煉原則和方法。選擇有除此之外,因為高中生的學習壓力太大,老師應該盡可能的幫學生制定有效的鍛煉內容,安排可行的鍛煉計劃,以求達到最佳的鍛煉效果。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條件、愛好等尋找自己覺得最好的健身方法,并達到一定的技能水平。
5 增加高中體育教學的娛樂度
避開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要領導者。通過豐富多彩的娛樂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體育學習的快樂。在體育教學中,老師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娛樂成分,例如,老師在教學生足球的運球和射門規則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兩個隊伍,讓雙方進行一場友誼比賽,剩下的同學作為裁判員,觀察雙方隊員的行為誤區,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讓學生資源學習體育,還能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不僅如此,在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中老師可以假如跳格子的方式,讓答對的一方逐漸向休息區走,答錯的一方就要往后跳等等。
體育文化素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是由一個人的體育知識、體育技能、以及體育意識、興趣和習慣等因素決定的。高中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在逐漸的提升,他們一方面在學習社會的生活經驗,在高中文化課學習是掌握了一些系統的科學知識,對自然和社會等問題正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他們仍存在著知識和經驗的誤區,對事物的看法往往是不夠準確和深刻。高中體育教學能讓學生對世界的熱情展現出來,運動中汗水的揮灑能讓學生感覺生命的力量。因此在高中生的學習中,學校和老師都要做出改變,幫助學生強化體能。
(作者單位:南京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