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原
網絡上的體育鍛煉視頻良莠不齊,許多居家鍛煉視頻內容單一,鍛煉對象指向性不明,有的還存在違背體育教學原則或運動規律,造成了不良的后果,未能達到預期的鍛煉目的。針對上述情況,本著健康第一的思想和終身體育的理念,對社區體育線上教學進行了多維度的思考,提出個人的見解和建議,以保證社區體育線上教學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高效性,為社區居民居家鍛煉提供一定的幫助和借鑒。
1 從教學內容維度思考
社區涵蓋了不同年齡段的居民,他們的健身需求、健康狀況、運動基礎各不相同,而且居家空間比較小,健身器材設備比較匱乏,有別于學校體育課堂教學,也有別于健身館里的健身教學,因此在安排設計社區體育線上教學內容時,要先行開展調查研究,了解不同居民的需求,內容設計考慮簡單易行、針對性強的徒手項目為宜。比如:針對在校學生,可以以提升體能為主,結合學校體育課程,教學一些簡單的運動技術,如柔韌性練習、平衡性練習、敏捷性練習、力量性練習、肌肉速度練習、短距位移速度練習、墊上技巧、武術等,在促進健康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校的學習任務;針對中青年男性居民可以安排力量性練習,如俯臥撐、仰臥起坐、仰臥舉腿、俄羅斯轉體、小飛燕、三(五)點支撐法、深蹲、扎馬步、原地提踵等,提升肌肉代謝,減緩肌肉流失,提升肌肉耐力和能力儲備,同時塑造健美的體型;針對中青年女性居民,可以考慮有氧健身操、啦啦操、瑜伽、舞蹈、Viit組合動作等,在增強體質的同時燃脂減肥塑身;針對老年人盡量安排一些低強度的健身內容,如廣播操、廣場舞、交誼舞、太極拳、八段錦、養身操、五禽戲、健腦手指操等,凸顯保健強身健腦之功效。總之社區體育線上教學內容設計要滿足不同年齡段居民的需求,符合居家條件,注明鍛煉功能、健身價值和注意事項,方便社區居民的選擇。
2 從鍛煉安全維度思考
參加社區體育線上教學的居民大多數是在居家封閉的環境中進行的,家具多,場地小,空氣流通不暢等。體育教師或教練員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注意居民處于工作之余的休息狀態和居家環境,要充分考慮鍛煉的安全性。首先是服裝要求,要指導居民注意著裝的適宜性,不能穿著居家睡衣和拖鞋,特別是大部分適合鍛煉的地方基本上都是瓷磚或大理石的地面,盡量穿運動鞋增加抓地力,防止摔傷,同時加大緩沖,保護相關關節。其次,場地設備的準備,要指導居民盡量拓展運動空間,確保一定范圍內沒有障礙物,避免碰傷;同時運動的時候需氧氣量比較大,一定要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避免因缺氧而頭暈胸悶;建議居民在家準備一張瑜伽墊或泡沫墊,在進行蹲跳練習如波比跳或者半蹲跳等動作時,可以減少震動,同時也可減少對他人的干擾,和諧鄰里關系。
3 從教學原則維度思考
雖然是社區體育線上教學,但它依然是體育教學,只是形式發生了改變,從線下面對面教學變成了線上虛擬教學。因此,在進行社區體育線上教學的時候,我們依然要嚴格遵守體育教學原則。首先,居民運動基礎有別,教材難易度不同,體育教師或教練員要循序漸進原則,由易到難,層層推進,切忌想當然,盲目冒進,影響教學效果。其次,居民文化水平不同,學習理解能力有差別,因此要遵循區別對待、因材施教的原則,實時對居民參與線上學習進行個別指導。第三,現代人不僅需要強健的體魄,更要有輕松愉悅的心情和和諧的家庭氛圍,因此,社區線上體育教學可以考慮增加一些趣味性游戲和家庭成員互動的練習,讓居民享受運動的快樂,保持運動健身的積極性和內動力,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讓運動休閑成為時尚的生活方式。
4 從教學管理維度思考
社區體育線上教學最大的特征是“盲教”,體育教師或教練員無法對面感知居民鍛煉情況,居民處于一個無人監督管理的狀態,缺少集體鍛煉的氛圍和激情,這也給體育教師或教練員的教學管理帶來難度。為了保證社區體育線上教學的有效管理,體育教師或教練員應積極創建可視互動平臺,在線上直播教學視頻或線上進行錄播時,體育教師或教練員可通過視頻及時全面觀察居民鍛煉動態,對技術動作學習進行糾正輔導,及時解答居民提出的問題,指導居民選擇合理的練習密度、強度等,從而保證體育線上教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從教學評價維度思考
教學評價有鑒定、導向、激勵、診斷、調節、監督、管理和教育等功能,通過教學評價可以增強居民的自信心,幫助體育教師或教練員及時發現、彌補、矯正居民的知識缺陷和認知錯誤,及時調整教學進度,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因此社區體育線上教學要加強教學評價,除了教學過程實時做出評價外,可以設計多種激勵方式,融合多種評價方法。綜上所述,為了保證社區體育線上教學的正常開展,體育教師或教練員應該本著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終身體育的理念,從教學內容設計出發,綜合考慮居家鍛煉的安全性、教學原則、教學管理、教學評價等多維度進行思考,保證社區體育線上教學的高效有序,讓處于居家防疫的居民在有限的空間里堅持科學的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促進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和諧,使其養成終身體育意識和習慣。
(作者單位:福建省尤溪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