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會會
摘要:數學是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教師在教學中應更加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在專業課程中的學習能力。但是,大多數中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并不高。老師往往厭倦了教,而學生卻很少掌握。教學效果一般,數學教學改革刻不容緩。
關鍵詞:中等職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策略
引言
中等職業學校教學體制改革已進入關鍵時期,數學教學方式經過創新與改革,將傳統模式存在的不足及時發現解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全新的教學時期下,學生需要具備創新思維,而這也是數學教學的一項根本目標。數學作為一項基礎學科,在內容方面存在一定難度,學生學習與理解也直接考驗了邏輯思維。與此同時,中職階段的學生處在思維方式形成的重要階段,教師開展數學教學期間,應該要著重培養創新思維,有利于提升數學學習效率,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舉一反三。
1影響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教學效果的因素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能力的主要渠道,教學效果則反映的是教學實施的成效。通過對我校數學教師和學生的問卷調查數據的分析,歸納總結如下影響中職數學課程教學效果的因素:
1.1教學方法單一
教學方法是實現數學教學目標的途徑和手段,是影響課堂教學和落實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實際中很多教師還是習慣于傳統講授法,滿堂灌,較少的采用分層合作、任務驅動、情境教學等教學方法,沒有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度不高,沒有讓學生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而課堂教學效果一般,課堂氛圍死氣沉沉。
1.2信息化手段單一
教學手段的選擇也影響著課程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教師是否創設結合生活實際案例和專業課問題的情境,能否采用幾何畫板、GEOGEBRA等數學軟件將數學知識直觀化動態化,均成為影響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但在實際教學中,多數教師以PPT輔助教學為主,使用數學軟件或其他信息化手段教學的并不多,使得學生對抽象的概念、公式、性質等無法直觀理解,理解透徹,知識點含糊不清,一知半解,最終導致學生覺得數學枯燥難學,學習興趣降低,課堂氛圍一般。
1.3教學評價單一
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只側重于成績評價+教師評價,僅有少數教師利用泛雅教學平臺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忽視了學生的主觀因素,容易促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厭倦和放棄的心理,沒有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也導致了學生遇到問題未能自主探究解決,往往只是等著老師解答,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足。
2中等職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方法
2.1創新數學教學方法
中職階段的學生正處在成長關鍵時期,面對數學學科與數學知識,如果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不合理,會影響到其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數學教學方法與學生學習關系也非常密切。換而言之,教學方法直接關系到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基于此,為了能夠使學生具備創新思維,教師在數學教學期間應該要總結經驗,及時創新教學方法與模式,加強教學方法多樣性。可以結合日常教學需求、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選擇,真正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例如蘇教版實數指數冪這一課,教師在課堂上為了能夠讓學生切實掌握相關問題解決方法,會為學生提供例題進行分析并求解。但要注意實數指數冪例題求解,盡可能的改變傳統題海戰術,真正從學生著手,讓學生在思想觀念上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具備學習自主性,隨后再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包括小組討論、案例分析、任務驅動等,通過多元化數學教學方式,帶領學生具備樹立創新思維。
2.2調動學生發散性思維
中職數學教學傳統模式會讓學生針對同一道問題展開分析與思考,尤其是受到應試教育影響,部分學生認為只需要掌握一種解題方式即可,而且過于關注解題是否正確,忽略了解題過程中思維的變化,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的體現以及創新思維培養[4]。基于此,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要在數學教學中調動學生發散性思維,課堂上為其創造思考、分析的機會,預留出足夠的探索空間,幫助其形成發散思維。以蘇教版對數的運算一課為例,教師在教學本課內容時,首先讓學生自主探究教材中的內容,可以在小組中討論、分析,嘗試總結對數運算的法則與定義。教師在這一環節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帶領學生自主探究,也可以結合學生探索過程提出一些引導性的問題,例如,“對數運算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運算對象不同,規則是否會出現變化?”學生與教師進行分析與交流,可以順利地進入后續環節,而教師也可以總結學生思維模式、數學解題思路。當學生完成討論后,教師向各個小組提問,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幫助其形成正確的思維模式。學生通過自主討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主性,通過分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在這一過程中便可以培養創新思維。另外,課堂上教師要尊重學生。尤其是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能因為不耐煩就拒絕回答。站在學生角度,因其處在成長關鍵時期,面對數學學習中的不同現象、定義等。難免會產生好奇的心理,部分學生在課堂上也會熱衷于提問,甚至會提出讓教師啼笑皆非的問題。但作為教師,應該要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好奇心,每一名學生的提問都應該給予回答。學生滿足好奇心之后會深入探索數學學科的秘密,在好奇心引領下逐漸形成創新思維。例如,蘇教版對數的運算一課,作為中職階段數學學科的基礎內容,教師便可以利用學生面對數學知識的好奇心,鼓勵學生自己預習、探討,總結對數運算法則。
2.3創建數學教學情境
中職階段數學教學課堂上,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建議創建情境,通過情境導學的方式培養創新思維。在創建數學教學情境時,要以教材中的實際內容為前提,結合學生數學學習需求,營造濃厚的學習環境,幫助提高創新意識。教師可以創建生活情境,將數學學科與生活實際緊密貼合。因為數學學科中的知識很難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這是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原因之一。學生難免會認為數學學科抽象性、邏輯性過強,無法深入理解,所以在學習這一方面積極性不高。教師立足于生活實際創建情境,可以弱化數學知識邏輯性與抽象性。通過數學知識和生活的連接,讓學生發現學習數學的樂趣,進而樹立學習主動性思維。以蘇教版函數的實際應用一課為例,教師在開始教學時便要創建生活情境,基于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問題講解函數。
結語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而且要著重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設計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知識水平、能力、興趣等多方面的不同特點,設置針對性的教學環節,注重因材施教,合理創設教學情境,采用“引導-發現-整合-創新”的教學模式,著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讓學生在激勵的氛圍中成長。
參考文獻:
[1]謝樹方,唐以志.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教學評價機制的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017):55-63.
[2]陳建國.如何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學業評價機制改革[J].寧夏教育,2021(7):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