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摘要:在小學教育時期,就應該從多學科層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學生不僅要掌握學科知識,還需要提升藝術素養,同時要加強自身的肢體協調和表達能力。在這種種的教學要求下,舞蹈教育作為一種能夠從全方位進行教學的學科應該受到應有的重視。在舞蹈課堂中使用情景教學的方法能夠讓學生更加身臨其境地感悟舞蹈帶來的魅力,從而產生對于舞蹈更加濃厚的興趣。真實的舞蹈情景體驗也能夠增強動作的流暢性和舞樂一體化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舞蹈課堂;情景教學;運用研究
引言
學生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對于舞蹈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對于肢體動作的簡單模仿,而是在舞蹈中應該發揮出自己的創造性能力,將舞蹈本身通過動作表達得更加合乎情感表達的需要。教師在舞蹈教學的有效模式上也應該不斷地進行探究和革新,運用情景體驗的方式來增加舞蹈對于學生的吸引力。在學生藝術核心素養培育的過程中,舞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其中融合了對于音樂的理解和肢體表現形式的學習,不同的舞種也能夠通過不同的教學情境更好地發揮出其本身的藝術價值,引導學生在良好的藝術氛圍中學習舞蹈,提升對于美感的表達能力。
一、情境體驗式教學的內涵和顯著特點
(一)情境體驗式教學的內涵
情境體驗模式下的教學行為是基于一種真實或營造的環境條件下展開教學的一種實踐方式。其中包含了對于學生視聽過程中所接觸到的背景元素的塑造,盡可能地在貼近教學要求的范圍中實施教育,這對于學生們來說能夠營造一種更加真實且具有學習沉浸感的方式[1]。這種模式下,對于學生的學習體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夠產生一定的感同身受體會,從而引導學生在一種更加輕松愉悅且充滿學習樂趣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二)情境體驗式教學的顯著特點
1.實踐性
情景體驗之所以呈現出真實性的面貌,其特點就在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個紙上談兵的過程,而是真實地參與了學習實踐的過程,從而在情境模式的環境下產生了相應的學習體驗。必要的實踐性特點才是情境教學的最重要的目標之一。
2.交互性
在情境營造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體驗并不是在孤立的狀態下完成的,而是在一種與他人充分的互動中完成的。尤其是舞蹈學習中包含了大量的舞蹈動作學習,這需要師生之間在一定情境中建立教與學的交互關系,且學生之間應該形成默契的搭檔關系,更好地完成舞蹈動作。
3.樂趣性
情境教學與普通的教學模式相對比來看,其中有一種獨特的樂趣性,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下展開學習經歷,有利于他們對于所學內容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趣味性特點也是學生在情景教學中捕捉到的學習推動力。
二、在當前小學舞蹈培育中運用情景教學法的作用
(一)有利于構建具象性舞蹈教學,讓學生更易于學習
實質上舞蹈的學習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在某些程度上學習和理解起來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單純的說教式和模仿式舞蹈學習都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舞蹈中抽象的藝術內涵。在情境教學中,將原本難以理解的舞蹈內容以一種學生更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現出來,在貼近學生生活情境的基礎上更有利于實現舞蹈教學的效果。在具象化的課堂模式轉變中,學生們也能夠通過情境接觸到舞蹈的背景知識和藝術內涵,能夠在有限的舞蹈水平上增強對于這些深層次舞蹈內容的理解。
(二)有利于直觀感受舞蹈的魅力,激發學生跟學興趣
構建一定的舞蹈學習情境能夠讓學生產生沉浸式的舞蹈學習體驗,在這期間學生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舞蹈本身的魅力。拋開舞蹈課堂教學的壓力和教學的目標等因素,回歸到舞蹈簡單的藝術呈現方式上,學生能夠從舞蹈中看到人生百態,看到情感是如何通過肢體動作靈活地表現出來的,自然而然會發現舞蹈的神奇之處,從而愿意主動參與舞蹈學習,跟隨教師一起學習完整的舞蹈動作[2]。
三、將情景舞蹈教學融入小學舞蹈課堂的實施方法
(一)運用背景故事構建學習情境,增強舞蹈教學的吸引力
在正式開始學習舞蹈之前,為了更好地烘托出課堂的情景,教師可以從舞蹈的背景故事入手開始講述,學生由于對于精彩的故事情節的興趣,從而引發他們對于故事基礎上舞蹈的學習熱情[3]。在一些舞蹈的編排過程中都是存在一些基礎的故事腳本,例如在學習一些傳統舞蹈的過程中,其中都融合了許多民間的故事傳說,包括人們之間的禮儀等都加入舞蹈動作的編排中,教師給學生進行背景故事的介紹,增強舞蹈對于學生的吸引力,也展示出舞蹈對于這些民間故事的表現能力。
(二)將實際生活融入舞蹈編排中,打造熟悉的生活化情境
藝術的誕生都是由人們對于生活的觀察從而上升到藝術的高度后誕生而來的,因而舞蹈也不例外,許多舞蹈動作都是改編自生活實踐的經歷,或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對于生活中物體的模擬等。例如,在學習民族特色舞蹈,像是傣族舞其中一些動作實質上是在模仿孔雀或其他動物的習性。在蒙古舞中瀟灑的舞蹈動作和有氣勢的音樂伴奏實質上都是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為了使學生更好地了解這些生活常識,教師可以在課上打造一個更加真實的生活化情境,讓學生更好地利用這些行為進行舞蹈動作的創新[4]。
(三)利用情境再現培養想象能力,實現舞蹈表演的創新化
舞蹈學習的過程實際上也是進行藝術創作的過程,這與作詞作曲的音樂和美術繪畫的創造過程是相似的,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想象能力,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出自己在這一領域的特長。例如在安塞腰鼓舞蹈的學習中,學生可以想象自己正處于黃土高原上,在一望無際的山脈中盡情地敲著鼓,展現著自己優美的身姿,與粗獷的西北民歌音樂相配合,提升在舞蹈表演中的想象力,將傳統的舞蹈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改編和創新。
四、結束語
通過以上對于舞蹈情景教學的研究,可以發現這種模式對于小學舞蹈課堂有效性的提升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的,因此根據其教學的特點進行有計劃的教學融合,使學生能夠在情景之中更好地接受不同的舞蹈,更高效地學習每一個完整的舞蹈編排。
參考文獻:
[1] 黃貝貝. 舞蹈表演中"情境營造"方法的運用研究[J]. 農家參謀, 2019(23).
[2] 許沅薇. 對小學舞蹈情境教學的探索[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18, 000(012):P.171-171.
[3] 王繼子. 情境教學法在民間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新釋[J]. 讀書文摘(中), 2018, 000(004):P.22-24.
[4] 胡爽. 巧設課堂情境優化舞蹈教學質量[J]. 讀書文摘(中), 2019, 000(002):1-1.
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長塘里陽光小學 41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