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普及,其在高校體育教學的應用亦越來越受到重視,基于此,通過闡述計算機技術與高校體育教學整合的意義,從注重計算機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體育教師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全方位創設新型的體育教學模式三個方面提出計算機技術與高校體育教學的整合路徑,旨在為研究學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體育教學;計算機技術;高校;整合
前言
隨著體育強國戰略布局逐步開展,科技賦能體育,全力激發高校體育在知識創新、科學訓練、競技賽事、人才培養、教學服務和管理等方面的巨大潛力,推進體育學學科體系的迭代升級,構筑新時代體育科學發展的新理念和新體系。而如何更好地應用這些先進的計算機科技技術,優化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全方位培養人才,并使學生熱愛體育,享受體育,養成終身體育意識,一直是體育工作者研究和實踐的重要命題。
1.計算機技術與高校體育教學整合的意義
1.1有利于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在講解體育運動的技能技巧時,需要體育教師作出標準的示范動作,而對于復雜的動作,學生很難很快領會到其中的要領,需要反復講解和強調,對于分解動作難度大的技巧,可以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通過創設各種情景,利用慢動作播放的形式,或對優秀運動員標準動作的錄像片進行裁剪編輯,展示各個分解動作,激發學生對于這一運動項目的形象思維。在競技比賽時,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戰術實景化模擬,如籃球戰術,如何交換配合、一傳一切配合、后掩護配合等等,有助于學生揣摩和分析,進而產生積極的體驗情緒,提高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1.2有利于體育教師實施多種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從教師“教”的角度出發,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使得體育教學更具有廣泛參與性和交互性的特征,將知識創新-傳播-應用各個環節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教師、學生、技術和信息各個要素合理搭配,創新“教”與“學”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關注不同類型學生的合理配比與組織協調,例如,探究式學習模式、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等等,海量的教學資源降低了體育教師重復性工作,更加專注體育學科本身,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鍛煉、積極探索和訓練,使得身體素質、運動水平、個性差異、興趣愛好等方面不同的學生,在計算機技術輔助下,利用數字化學習環境和移動學習工具,更好地提高體育教師組織管理的效率和課堂質量。
1.3有利于體育與其它學科的交流研究
基于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廣泛普及,改變了整個體育教育生態結構,隨著龐大的數字化體育教學資源的建立共享,以及數據化生態網絡廣泛覆蓋,學科邊界變得模糊,體育內的體育學、運動訓練學、運動人體科學、運動康復等各個學科之間互相滲透,體育與教育、旅游、醫學等其它學科之間互相融合,如此,便于體育工作者沖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打破學校和學科的壁壘,能夠進行實時有效的交流協作,并科學合理的分配各種人力資源和教學資源,帶動體育教學與科研改革,更進一步研究體育學科體系的結構和層次。
2.計算機技術與高校體育教學的整合路徑
2.1注重計算機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
計算機軟硬件設施是物質基礎,需要高校投入更多的財力和物力,然而,計算機技術輔助體育教學的教學機制尚不成熟,需要在體育教學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總結,指導計算機技術更合理、科學的開展,一方面,要考慮體育教學的特殊性,除了建設同其它學科相似的多媒體教室外,對于體育場館的網絡布置、智慧器材、體能檢測設備等等亦需要考慮,便于體育訓練和體能檢測;另一方面,建立數字化體育教學資源庫,利用微課、移動終端等搭建全校共享的網絡課堂,并加強各校之間的信息聯系,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平臺,拓展傳統意義上的體育教學格局。
2.2提升體育教師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事物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發展基于計算機技術的體育教學,需要有意識地培養一批兼具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復合型體育教師,一方面,提升使用計算機技術進行體育科學研究的能力,鼓勵各級院校開設各項計算機技術與體育整合的研究課題,促進復合型體育教師和科研團隊的成長,如,會利用軟件技術建立相關模型,模擬和創新相關技能技巧和戰術,會利用大數據對學生實際訓練情況進行分析和整理等等;另一方面,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體育教學相關培訓,如,多媒體課件播放、編輯和加工的能力,網絡課堂管理能力,線上線下體育教學活動組織能力等等。
2.3全方位創設新型的體育教學模式
新時代,更加重視體育的多元教育功能的實現,更加重視“終身體育”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身體健康發展的同時,也關心體育心理健康促進和社會性發展促進價值的實現,關注學生獨立性和情感體驗,以及人格和品德的發展,針對此,體育教師利用計算機技術,創新體育教學模式,一方面,需要重視教學對象的特點分析,學生是體育教學活動的主體,充分考慮學生的體能和運動水平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另一方面,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不能拘泥于課堂,要充分考慮體育教學的多元組織形式,各種體育團體和組織都可成為課堂體育教學的拓展,如,“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不再將體育教學和訓練拘泥于學校課堂內,對于體育課外活動亦可以通過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進行科學指導,有利于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3.結論
綜上所述,計算機技術為體育教學帶來優勢,其智能性、交互性、實時性的特點使整個體育教學資源實現數字化的加工和處理,讓教學過程更加形象生動,提高了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同時,為體育改革添加助力,體育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和實踐,有助于體育的多元教育功能的實現。然而,高校應避免單純為了追求體育教學的“新”而采用計算機技術,計算機技術的使用應與體育教學需求相適應。
參考文獻:
[1]陳明利.計算機技術與高校體育教學的整合途徑[J].鋒繪,2020,000(002):P.118-118.
[2]楊明霞,戚鵬宇,閆濤,等.互聯網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休閑,2019,No.204(12):67-67.
作者簡介:姜玉玲(1965.10-),女,漢族,山東蓬萊縣人,職稱:教授 ?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高校體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