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背景下,高校學報信息化建設也成為高校學報發展與變革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國的高校學報信息化還處于不斷摸索前進的進程中,亟待進行信息化建設及運行機制的變革。本文在厘清高校學報建設和運行機制的手段和方法的基礎上,分析現在高校學報建設和運行機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這些問題、進行高校學報建設和運行機制改革的一些建議和方案。
關鍵詞:高校學報 ?信息化建設 ?運行機制
中圖分類號:G463 ?文獻識別碼:A
一、高職學報信息化背景
在國家信息化發展的戰略背景下,隨著期刊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深入,高校學報進入了信息化管理的時代。高校學報的信息化不僅減輕了學報編輯工作的負擔,也有效促進了學報內涵和外延的發展。高校學報要在網絡環境中不斷提升學術影響力,就需要學報可以自覺應對讀者數字化閱讀和查詢檢索的習慣,打造信息化學報服務平臺,[1]在正常運行的基礎上凸顯高校學報特色,打造高校學報品牌,形成一定的品牌效應和學術影響力。
二、我國高校學報信息化建設與運行的進展
高校學報信息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目前已有很多高校學報實施了信息化管理的運行機制,有些學報通過引進科技期刊在線稿件處理系統,有些學報開設了信息化公眾互動平臺,有些學報增設了信息化特色欄目,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礎上,增強稿源質量,提高編輯加工過程及管理的規范性,增進學報與讀者、投稿者的溝通和同行間的交流,促進學報整體質量的不斷提升,使得其學術影響力邁上新臺階。目前我國高校學報信息化建設與運行的主要進展如下:
1.實現稿件數字化在線采編
高校學報傳統編輯流程多手工操作環節,稿件處理周期長,重復性工作比較多,工作效率低。目前我國很多高校學報稿件實現了數字化在線采編,利用數字化采編系統使得投稿、審稿、溝通都能在網上實時完成,提高了編審效率,減輕了學報編輯以往繁重的工作負擔。[2]此外,數字化采編縮短了編審周期,使得優秀的研究成果的得以迅速走向世界,同時有助于推動和宣傳學報特色欄目,使其快速獲得學界的關注、支持和認可,提高轉摘、轉載率,擴大學報的學術影響力。此外,一些學報同時和各大門戶網站及期刊數據庫合作,比如: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論文出版平臺,通過數據庫出版平臺出版數字學報,擴大高校學報在網絡影響力,使學報的傳播方式從單一的紙質出版向紙質與數字形式同時出版的方式轉變。
2.內涵建設與特色欄目建設信息化
隨著數字化出版,推動著學報編輯工作方式由傳統向現代的轉變。加強學報網站建設,加強網站的內涵和特色,比如有部分知名學報為了擴大其國際影響力,在微信、微博等公眾互動平臺上開設了學報英文版的賬號和平臺,擴大其受眾范圍。微信公眾號作為目前最為廣泛和熱門的公眾互動平臺,個別大學和職業院校的學報逐步開始建立起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比如: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中國藥科大學學報、同濟大學學報、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等。也有學報根據自己所處的地域特色開設當地文化、旅游、特色教育等研究專欄,對相關知名專家、學者進行約稿,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應,獲得學界的關注、支持和認可。
3.建立宣傳與交流通道
從全國學報的宣傳手段上來講,多通過會議交流、同行口耳相傳、讀者根據學報影響因子主動搜索等方式,受眾獲得學報相關信息的途徑相對比較少而單一,這必然導致投稿渠道狹窄,[3]此外,由于投稿者和讀者對于學報的內涵理解并不深入,影響了學報優秀稿件的來源和自身學報品牌的建立。所以在近幾年,部分學報開始加強在線互動平臺的構建,如學報網站的討論板塊、學報微博、微信公眾號、學報手機端app等高效快捷的模式,實現資源共享,吸引更多的學術專家參與其中,提升高校學報的學術質量和社會影響力。
三、高校學報信息化運行存在問題
目前我國期刊信息化建設取得了很多豐碩的成果,但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1.缺乏系統化的建設與管理頂層設計方案
在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進程中,各高校學報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管理系統,比如有些學報采用B/S模式設計了學報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學報論文輸入與管理、論文查詢、審稿情況查詢。[4]但就信息化建設程度而言,所使用的管理系統只具備簡單的功能,比如稿件收集、作者數據庫建立、電子資料備份、電子審稿、簡單統計及訂閱功能等,缺乏系統化的建設與管理,也缺乏統一的建設標準。此外,網站頁面欄目單一,多數還處于紙質學報的電子化的階段,信息更新緩慢,缺乏特色欄目和頁面,鮮有與讀者和投稿者溝通的開放通道和板塊,這使得高校學報網站的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總體上高校學報信息化建設進程滯后。
2.對外交流合作的通道不通暢
我國高校學報的出版語言主要以漢語為主,高校學報的信息化平臺的建設也是漢語為主,所以在學報網站和系統都采用漢語來呈現,少有學報推出自己的英文版對外網站和交流平臺,所以阻礙了高校學報的國際交流和外界對高校學報的了解。此外,我國高校學報被國際CSCI、CSSCI、SCI 等權威數據庫收錄的文獻比較少,很多學報也未能在《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校文科學報文摘》及《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等權威文摘類期刊推介特色欄目上發表文章,這使得很多高校學報文章的轉摘、轉載率并不高,影響了其學術影響力的提高。
3.學報品牌特色欄目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高校學報通常都會精心設置一個或幾個特色欄目,集中、持續而深入、全面地探討某領域內的學術問題,不僅逐步打造出了學報的特色,逐漸形成了以特色欄目為代表的學報品牌,一方面更加便于讀者的檢索;另一方面,逐步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欄目品牌更能吸引作者和讀者的關注,稿源的質量和數量都會隨之提升。然而,目前學報的特色欄目信息化程度不高,傳播范圍局限在領域內或者學報之間,并未引起廣泛的關注和認知,品牌效應也不是很強。
四、針對現存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針對目前高校學報信息化建設與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對策與建議:
1.高校學報可通過加入國內外期刊文獻數據庫,打通自身數據庫與國內外知名文獻數據庫的接口,方便讀者快速地檢索到學報發表的論文并下載全文數據。條件成熟時可在微信公眾平臺或學報網站上創建電子學報,開發學報的手機APP,實現出版與發行同步,打破時間與地域限制,學報出版內容得以電子化的方式廣泛的發行,增加高校學報信息的國際化交流。另外,積極與國外知名期刊網站建立友好鏈接,在更高程度、更廣范圍內實現優質論文資源的共享。
2.各高校要要加大政策與資金的扶持力度,提供足夠的人力和資金支持高校學報信息化系統建設。學報主管部門也要加大資金投入,配備必要的硬件設備。逐步統一技術與檢索標準,便于高校學報信息化建設及有利于國際化的檢索。
3.在打造特色品牌欄目的同時,注重學報特色品牌欄目的信息化,打通讀者與學報之間的通道。在學報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社交平臺建設過程中,策劃多種特色活動,注重品牌宣傳,提高用戶粘性,將學報公眾號、微博的關注者,引流到學報的特色欄目網站的建設或者欄目投稿的進程中來。
4.全面實現學報英文版電子化。采用國際出版論文的統一格式,將學報精品、特色的論文通過英文版的呈現方式,擴大優秀論文成果在國際范圍內的傳播;此外,開辟英文論文收錄板塊,吸納國際優秀論文投稿,提高稿源質量及學報的學術影響力。
5.積極開發具有多功能、實時更新、互動性強的學報網站。使學報在編輯、排版、校對一體化的基礎上實現編輯工作流程無紙化、出版信息傳遞與處理網絡化、印刷出版一體化,并在此基礎上建設配有多語種支持的高校學報網站,擴大高校學報在海外的影響。建立高校學報的互動交流平臺,增強讀者、來稿者與學報之間的互動,并借助高校學報網站建立更多發行渠道,為訂閱用戶提供免費下載學報文獻等定制服務,使得高校學報在保障質量的同時,吸引更廣泛的受眾,從另一方面來說,也可以拓寬稿源,提高學報文章質量。
參考文獻:
[1]孫永泰. 高校學報信息化建設中的安全保障及對策[A]. 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中國高校學出版(Ⅱ)——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第13次年會論文集[C].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2009:5.
[2]朱嵐.高校學報編輯信息化管理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36(05):155-156.
[3]黃水蓮,劉戀,陶永進.高職學報信息化建設研究——以《Y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為例[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01):101-103.
[4]丁立濤.《大連理工大學學報》論文信息化管理的一些嘗試[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3,14(02):186-188.
[5]劉會強.學報信息化建設路徑選擇[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1(01):85-90.
[6]吳國初,胡燕.對比分析促進高職英語專業翻譯教學的思考[J].南昌高專學報,2011,26(04):139-140+143.
作者簡介:孫寧蔚(1990.09-)女,漢族,甘肅,碩士研究生學歷,職稱無,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學報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