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術友 劉金娥
高中化學教師“集體備課”的研究首先是新時代背景下國家深化教育改革的客觀要求。國家推出了適應新時代的2020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新課標著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此背景下,高中教師把握學科素養水準的高低更直接決定著課改的生命力。學科素養的精準把握和課堂上的扎實落地不是任何一名老師單獨能解決的問題,需要集體智慧的結晶。一花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其次教師“集體備課”是新教材實施的客觀要求。2020年山東第一次實施新高考時,2017屆高一新生還是用舊教材上課,2018年山東開始推出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內容有變化,并且把陌生的選擇性必修2《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納入高考內容。這些添加內容如何在具體的教學中去實現,需要發揚集體的智慧去研學才能使新教材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真正落地。
借新高考和課改,我們化學開展了集體備課研究這一課題,有利于整體提高教師和學生學科素養,為高考貢獻學科力量。
新高考選考制度下教師“集體備課”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為了提高教師的學科核心素養的把握和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地,我們的化學組集體備課研究在形式上多種多樣——假期上課采用線上集備,開學采用線下集備;不拘泥于場所——在外出學習車里還是備課組辦公室里等。在集備研究內容上也豐富多彩,具體集備活動和內容體現如下幾方面:
1.集備研學精準理論——高考保駕護航的理論保障。首先老師們認真研學《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和2020教育部考試中心正式發布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二者是新時代高中教學改革的理論和實踐指南,是制定學科命題標準的重要依據,是構建學科考查內容、要求及情境命題的依據,也是考試評價的準則,更是高考復習備考的重要依據,因此是我們集體備課的理論保障。
通過集備研討學習,進一步明確新高考對教師層面的要求:以化學學科素養(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5個方面)為主線,構建對各模塊的核心素養的課程目標規劃以及水平等級描述,準確把握。熟練把握化學學科整體核心素養的要求以及內在聯系。這也是化學老師教書育人過程中使素養落地生根的客觀依據,從而實現教學中有的放矢。
2.集備研學初中教材——高中化學教師精準課堂教學的前提保障。高中教師對初中教材在內容和難度上認真學習和把握,避免盲目拔高,例如貫徹高中核心素養的氧化還原反應理論在初中只是從得失氧的角度初步學習了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概念,并未從化合價角度學習過,所以高中教師只有準確把握學生的起點,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才能循序漸進式教學。
3.集備提前研學高中新教材,把握核心素養在各模塊的體現。研學高中教材(不同版本)并作好新舊對照,從而做到教材整體把握。2020版“新課標”是根本,新教材是課標具體體現。通過集備增強教材的理解力,了解不同版本教材的編寫特點以及對三類教材(必修和選擇性必修以及選修教材)的編排體系的把握,進一步理解知識點在不同模塊的素養要求,從而準確指導教學。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豐富多彩的素材,例如在教材正文中穿插有聯想·質疑等十多項素材以及每一節后有活動,每一章后面都有評價(明確指出本章節學生具備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并且詳實列出核心素養發展重點以及對應的學業要求),以及典型習題等內容。做到對教材內容融會貫通熟能生巧于各模塊的教學中。
4.市級大集備活動是課堂教學典型學科素養落地的保障。市級大集備為高考精準備考指明方向。每周三教研員組織全市化學教師開展針對新選考教研活動,從各層面指導教學,為我們高考備考指明了精準方向。例如:基于新高考選考背景下化學核心素養在某部分內容如何落地;針對2020山東模擬題和高考真題進行研究等。我們化學科的優異成績的取得得益于每一次精心指導。
5.學校組織的學科集備為老師們交流提供了平臺。學校每學期安排的高考研究月活動,由化學老師共同參加的針對高考題和教材內容如何落地的研究,也加深了老師們對教學疑難問題的交流學習。
6.級部設置的每周三次集體備課——它直接決定著每堂課核心素養的的落實。
學校教導處每周五舉行學科大集備。針對下一周的教學內容具體計劃做宏觀的預測和分配,學科素養落實的措施保障,本周涉及課標學習和高考題研究,公開課和評課的安排等等。每一次集備前都有骨干老師提前準備填寫集備提綱,然后針對問題發揮老師們的集思廣益,特別是針對落實核心素養的情景的選擇問題,根據老師們提供的不同素材擇優而用,真正實現了分工合作高效性,達到資源共享。
高三級部為了適應新高考又設置了隔天(周一和周三)備課交流活動,從而實現了隔天匯總學情,真正做到用來自教學一線學生反饋的真問題設置情景備考,真正做到下一節課如何把問題再現以及課后作業的分層體現在不同的選科走班和同一選科走班的不同學生的差異性上。
同時老師們積極參加各地舉行的線上和線下的有關新教材和高考備考的培訓活動,把握學科素養準確引領高考。
集體備課不僅僅體現在學生的學科素養的落實程度的把控上,還要細心的發現學生心理層面、生活層面、家庭層面等存在的問題,和老師們共同交流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避免激情犯錯。
集體備課的開展不僅僅使教師集體的智慧實現資源共享而且身心和學科素養雙贏。骨干教師對課標素養和高考題難度的把握提供更精準的智慧,青年教師PPT制作能力和效果特優秀,所以新老教師搭配教學效果突出。課題開展有利于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有利于老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活動的開展,使他們快速勝任整個高中階段的教學任務;集體備課活動使老師遵循教學基本規律,師生關系和諧融洽。學生的學科素養落實效果特別突出。學生的“學科素養構建過程”自然,學生的“過程學習情況”及時反饋,學生的“心理發展過程”及時發現,從而實現學生、家長、學校、社會共贏的終極目標,從而為社會提供學科素質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人才。
山東濰坊高密市第三中學 山東 濰坊 26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