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尼·吐爾遜 阿斯亞·尼亞孜
摘要:生態公益林是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生態公益林的建設和保護,不僅可以提高公益林的質量和生態功能,還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生態公益林建設不僅保護的成千上萬的森林樹木,同時為各種動植物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改善區域的生態環境,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的實現;利于資源的儲藏和儲備。征占用林地生態公益林的均享有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為人們休閑、養生、度假的理想場所,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帶動當地旅游業、餐飲業、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
關鍵詞:公益林;價值評估;生態價值;經濟價值
“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否則就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這個規律誰也無法抗拒。”新疆烏蘇市生態公益林為例,自治區根據自身區域特點,通過圍欄封育、利用農閑水、人工選植、引洪灌溉等方法抓好造林質量,以及加強森林防火和病蟲害的防治等有效措施,使得烏蘇市的公益林面積達到了279585.18公頃,占市屬面積的99.25%,如今,綠洲外圍“沙進人退”現象基本得到了遏止,荒漠、河谷林區、山區天然林的質量和覆蓋率大幅度提高,保護區域內的天然林重新展現生機。征占用林地生態建設提高了公益林的質量和生態功能,既帶來生態效益也帶來了社會效益。
一、公益林的分類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開始推動森林分類經營改革工作。90年代末,森林分類經營改革的基礎性工作正式展開,并根據森林的主導功能不同,將其分為公益林和商品林,商品林包含用材林、薪炭林和經濟林;而公益林指以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主體功能的林種。本文重點闡述公益林按照管理權限、林種用途以及生態重要性等方面的分類。
公益林通過有效地發揮森林生態功能,在不破壞原有農林生態群落的前提下,以滿足人類社會的生態、社會需求,并實現可持續發展,達到生態和經濟雙贏。按照(1)按管理權限劃分:① 國家級公益林即經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核查認定的公益林;② 地方公益林即由各級地方林業主管部門核查認定的公益林。包括省級、市級和縣級公益林。⑵ 按林種用途分:① 防護林。包括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農田牧場防護林等;②特種用途林。包括國防林、實驗林、母樹林、環境保護林、風景林等。⑶ 按生態重要性和脆弱性劃分:① 生態區位上極為重要或生態狀況極為脆弱的地區;② 特殊保護地區包括生態地位極端重要和生態環境極端脆弱的區域;③ 重點保護地區包括生態地位非常重要和生態環境非常脆弱的區域。
二、征占用林地生態公益林生帶來的生態價值評估
(1)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生態公益林建設不僅保護的成千上萬的森林樹木,同時為各種動植物、土壤、微生物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我國絕大多數森林公園和各級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都是在生態公益林區的基礎建立起來的,如張家界、九寨溝等[1],為動植物的生存提供了保障,保護了許多瀕臨絕種的動植物,促進了動植物的多樣性,從而使自然界的食物鏈的豐富性得到恢復,并逐漸達到平衡。自然界生物的生存和發展不再受到人類認為的干擾,逐漸達到平衡狀態。同時,生物的多樣性促進了生態公益林健康可持續發展,使生態系統的調節功能得以恢復,構建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
(2)改善生態環境
加強生態公益林建設,提高森林覆蓋率,可有效改善我們的生態環境。通過提高森林覆蓋率,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如造成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形成酸雨的二氧化硫等的含量顯著降低,能夠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提高森林覆蓋率,可提高生態公益林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綠化國土的作用,降低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沙塵暴氣候以及水旱等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改善了區域的生態環境,為保護區域內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保障[2]。
(3)利于資源的儲藏和儲備
森林蘊含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是由于人們過度的砍伐,造成森林自然資源的流失。通過加強生態公益林的保護,為動植物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適宜的生活條件,促進了生物的多樣性,食物鏈的豐富性。大自然在不受人類制約的情況下,逐漸達到平衡狀態,在長期的保護作用下,生態公益林的自然資源都將得到有效的儲藏和儲備[3]。
三、征占用林地生態公益林生帶來的經濟價值評估
(1)享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 凡是確認為生態公益林的均享有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現在國家逐步加大生態效益補償效益,彌補征占用林地給人們群眾帶來的損失,保障山區居民的正常生活。
(2)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國家在生態公益林區的基礎上建設了許多野生動植物公園、休閑度假區、開設了各種旅游景點等,已經逐漸演變成為人們休閑、養生、度假的理想場所,很大程度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人們的消費水平。
征占用林地生態公益林建設提高了公益林的質量和生態功能,帶來了極大的生態效益。生態公益林建設不僅保護的成千上萬的森林樹木,同時為各種動植物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改善區域的生態環境,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的實現;避免了大量自然資源流失,利于資源的儲藏和儲備。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生態公益林的均享有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為人們休閑、養生、度假的理想場所,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帶動當地旅游業、餐飲業、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慶有,張雪飛.如何發揮國有林場在生態建設中的作用[J].河北林業科技,2014(1):92.
[2]廖國慶.生態公益林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 [J].吉林農,2015,(13):123.
1.新疆烏蘇市甘家湖林場 新疆 烏蘇 833000
2.新疆天山東部國有林管理局烏蘇分局 新疆 烏蘇 8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