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力木·艾海提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引入了與思政教育相關的課程,在這樣的教育形勢下,思政課程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與以往的教學形式大為不同,新型教育思想要求教師能夠在多學科中融合思政元素,以此來促使學生對思政學習的不斷深化。就目前中職教育的形勢來看,相應的課程學習與學習引導并不深入。因此,加強學生對思政課程的學習,強化學科思政元素的投入是極為重要的。本文通過分析新時期中職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受到的思政教育程度的現狀,進而提出相應的改進對策,希望能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中職教育;英語課堂;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與普通初高中的英語課程的教育形式大為不同,中職英語課堂的學習較為側重多元性,強調英語學習的使用以及相應人文因素的影響。作為一門交際性語言,英語課程的學習還被打上了社交文化、歷史元素以及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標簽。英語內容的學習涉及的范圍極廣,會從不同角度對學生產生影響,影響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建立,進而影響學生的行為準則以及為人處世的方式。因此在進行書本學習的過程中,英語知識的傳播是通過潛移默化的形式深入到學生的思想中去的,無論是良好的一面還是不好的一面,都會對學生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進而影響到學生的行為習慣,甚至波及學生三觀的正確建立。因而,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教師需要具有辨別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引導學生更加健康的成長與發展。
1、英語教學中思政教育的引入要注重因材施教
中職英語的詞匯復雜度并不高,中職英語的側重點主要是考量學生對于英語的相關詞匯的運用能力,教師在進行中職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詞匯部分的教學作為出發點,進行相應的教學指引。因而這樣,英語老師可以先從英語詞匯部分進行教學,進而誘導學生進行英語的學習,從中再進行相應的思政教育的轉化,在教學與思想教學的不斷轉變中提升對于學習的整體認知。此外,進行語言環境的不斷營造,將課本學習與與氛圍營造進行結合。通過創立一個具有氛圍的語言環境,進行相應的英語教學,增強對與英語的理解能力,進而將思政部分的內容進行不斷的滲透。通過將學生的思維帶入到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去,強化學生對于英語詞匯的理解能力的同時,進行學習內容的不斷延伸,教師可以在此時普及一些文化方面的知識,進行深一步的引導,幫助學生理解詞匯的對應含義以及深一層面的內涵。如在進行相應的思政教育過程中,將民族文化進行代入與滲透,就是思政教育比較成功的典型。在英語課堂中,教師不應光光進行英語部分的教學,也可以將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相應的有機結合,利用文化感知的不斷滲透進行相應的思政學習,進而將相應的思政方面的教育與英語課堂的學習進行完美結合。將思想教育作為出發點,提升情感的培養。語言的教學與思政部分的學習從某一定程度上來說可以是互通的,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將教材中的政治部分、宗教知識以及民俗文化等與課堂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幫助學生從更加正確的角度進行文化學習。
2、教師要以身作則,提高自身思政修養
所謂為人師表,就要成為一名優良的代表,發揮帶頭作用引導學生的正確思想的形成。老師在進行西方文化的學習過程中,首先要學會明辨是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強化自身的思政素養的水平。教師需要教書育人,其作用不光光是教導學生學習文化知識,更是培育學生更加健康的成長與發展,幫助學生助理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在進行西方文化知識的接觸過程中,無法避免的會出現一些與我國民族文化思想中不統一的部分,這些部分對于思想方面的影響或好或壞。因此,若在教師的思想中就出現了消極的部分,在其進行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就無可避免的傳染負面的影響,其在進行英語方面的教學內容的重心也就發生了偏移。因而對學生來說也會發生思想部分的重心偏移,由于這個階段學生的一些價值觀建立的并不穩固,極有可能至此引發學生的思想行為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如果想要從根本上對中職學生進行良好的思政方面的教育,身為老師就需要擁有良好的思政素養,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思政核心素質。通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有效引導,科學的選取相應的學習內容,老師應從自身出發建立正確的三觀,進而引導學生整體的思政素養得到進一步提升。
3、建立信息化交流平臺,傳播正能量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效發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學生的交流形式也從以往的書信轉變為一些高智能化的方式等進行溝通交流,而越來越多的學生也選擇這種通訊形式與老師進行交流。作為思政相關教育內容有效傳播的平臺,改變了以往思政部分教育的形式,將思政部分的教育變得更加多元化以及提升其相關內容的豐富度,相關媒體為了迎合當下學生溝通交流形式的偏好,與此同時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理解,增強社會價值觀創建與主流趨勢的影響程度,創建思政相關部分教育的時代價值,以及增強思政部分相關教育的生命影響力。由此可見,作為教書育人的老師,應時刻走在時代發展的前端,不斷進行自我的程序化更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學生的個人偏好,通過相關的媒介平臺進行相應的友好溝通與交流,強化思政方面的教育在學生思想與行為中的影響,并深入引導學生進行正確三觀的建立,明辨是非對錯,在不斷的語言文化學習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學習與傳播對于自己思政方面有著更加良好影響的部分。
結束語:中職教育中語言文化部分的學習,是傳播思政教育思想的絕佳場所,將思政部分的相關文化教育與英語課堂教學進行更加高效的結合,順應時代發展的流行趨勢,中職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對學生產生良好的思政部分教育的影響,將英語學習中的優良部分進行總結,強化中職教育中的思政課程的教育程度,以及思想行為方面的引導。教師更應該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形象,同時將學生放在整體思政部分教育的主體地位,增強思政部分教育的效率,強化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曹潔. 課程思政如何融入中職英語課堂[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張鳴.課程思政視閾下中職英語思政云課堂之實踐研究[J].職業,2020(18):96-97.
[3]尹菊紅. 雨課堂支持下中職英語語法教學設計模式的構建與應用[D].湖南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