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就我國男子蹦床運動員比賽時的起跳技術、位移減分情況、比賽成績與穩定性的關系及影響穩定性的因素等方面的問題,對參加2005年全國十運會蹦床資格賽和決賽中的全體男子運動員的著網情況進行分析、研究,通過兩次比賽中運動員的位移減分情況,找出造成起跳技術不穩定的因素,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為我國蹦床事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1 前言
蹦床是一項新興的奧運會比賽項目,在國外已開展了五、六十年,但在我國開展這一運動項目還是近幾年的事。蹦床運動要求運動員在10m2的高架彈網上,連續不停的完成一系列的高難度空翻動作,動作騰空高、難度大,非常驚險!我國的蹦床運動,由于開展時間短,因此無論在騰空高度與完成動作的難度方面同國外優秀運動員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個人認為,要使我國的蹦床盡快趕上國際先進水平,應首先解決騰空高度問題。因為只有首先具備了足夠的騰空高度,才有可能發展相應的難度。而騰空高度又取決于網上的起跳技術,因此對蹦床起跳技術進行研究,其意義是極為重要的。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全國十運會蹦床資格賽和決賽的男子運動員。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整理、閱讀有關蹦床比賽的信息資料、成績冊以及國際蹦床評分規則等,比較全面的了解在蹦床比賽中主要存在的問題。
2.2.2觀察法
通過錄像觀察2005年全國十運會蹦床比賽和近幾年來的蹦床比賽,記錄男子運動員位移減分的情況。
2.2.3數理統計法
對運動員網上位移減分的情況進行一般的統計,并對起跳技術進行統計與分析。
2.2.4類比法
分析十運會蹦床比賽的男子運動員在資格賽和決賽時的表現,推出他們的成績,比較運動員在資格賽和決賽中位移減分的情況。
3 結果與分析
3.1蹦床比賽的特點
根據我國男子蹦床項目的現狀,為了促進技術水平的提高,保證項目的健康發展,堅持“以美為主,質量第一,打好基礎,穩定提高”的指導思想,國家體操中心對原有的國內蹦床比賽特定規則進行了修改,從2002年開始執行“一加三減”新國內特定規則。特定規則是在國際蹦床規則的基礎上,依據國際男子蹦床運動的發展趨勢及我國運動員所存在的突出技術問題而制定的。所謂“一加三減”,即騰空高度加分,基本姿態錯誤減分,基本技術錯誤減分,位移過大減分。其中“位移過大減分”是影響我國運動員技術水平再上新臺階主要技術問題。位移過大是指比賽時運動員在連續完成動作過程中,由于技術上的原因,前一個動作與后一個動作落點之間的水平移動距離過大,超過了規則規定的不扣分區域,帶來了動作的不穩定及動作質量的下降。特定規則規定網面紅線所組成的方框為不扣分的區域,運動員壓線或出框要單獨扣分,每壓線一次扣0.1分,每出框一次扣0.2--0.3分。技術上的位移是合理的,但位移不能大,控制好位移是準確性的前提,是安全性的前提,同時也是技術正確性、合理性的表現。
3.2我國蹦床運動員網上位移過大的基本情況
3.2.1團體比賽
通過對2005年全國十運會蹦床比賽男子網上資格賽和決賽的錄像觀察和比賽成績的統計分析,發現由位移過大造成的動作減分是我國蹦床運動員普遍存在的技術性問題,是我國運動員近幾年在國際比賽中技術分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參加本次蹦床比賽男子團體資格賽的有12隊48人,決賽有8隊24人。
可見,在兩次團體比賽共72套動作中,有65套動作受到位移過大減分,可見位移過大錯誤在我國蹦床運動員中具有普遍性。資格賽中位移減分的比例達到91.7%,人均減分分值為0.31分,已經超出了特定規則規定的扣分范疇,位移減分≤0.3分的有20人,占總人數的41.7%。相比資格賽來說,團體決賽的情況略好一些,受到位移減分人數比例由資格賽的91.7%降至決賽的87.5%,位移減分≤0.3分的人數比例從資格賽的41.7%升至70.8%,整體上有很大改觀。
3.2.2個人比賽
參加十運會蹦床比賽男子網上單人資格賽的有12隊49人,決賽有7隊10人,可以較準確地反映出我國現階段蹦床運動員的整體水平。
3.3 位移減分與比賽成績之間的關系
在資格賽中,前八名運動員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位移過大現象。在動作難度值相差不多的情況下,位移過大減分是決定運動員名次的重要指標。在前八名中,位移減分最少為0.1分,最多為0.65分,差距比較明顯。由此可見,在資格賽中運動員的位移減分普遍偏高,表示運動員著網時的落點不穩定,與中心點有一定的距離,說明我國運動員隨著動作難度的增加,動作的穩定性和質量明顯下降。
相比資格賽來說,決賽的位移減分情況要好很多,進入前八名的運動員在位移減分方面控制的比較好。尤其前三名運動員普遍好于其他運動員,其中有兩名運動員沒有受到位移減分,這一方面我國尖子選手的動作穩定性較好,說明我國尖子選手的基本動作、基本技術較為扎實鞏固,在賽場上直接表現為整套動作的成功率及穩定控制的一致性要明顯好于其他選手,對我國蹦床運動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3.4 起跳動作的主要技術要領
3.4.1 壓網技術的動作要領
蹦床運動員在網上必須獲得一定的高度才能完成一系列的高難度動作,獲得的高度越高,完成的越難,在比賽中的得分也就越高。運動員在網上獲得高度的動力,來源于其身體對網和彈簧施加作用力后同時產生的網和彈簧對人體的反作用力,從而將人體拋向空中。眾所周知,根據牛頓第三定律,人體對網和彈簧施加的豎直向下的作用力越大,網和彈簧對人體豎直向上的反作用力與之相等,也就越大。那么人體通過什么樣的技術才能充分的對網和彈簧施加作用力呢?這就是本文所講的起跳激技術中的壓網技術。
壓網技術是指運動員在網上做連續預跳或做難度動作的起跳時,通過合理的擺臂動作與身體各部分的協調配合動作,預先將網盡可能的壓深,使彈簧在彈性限度內盡可能的拉長,從而獲取網與彈簧對人體最大的反作用力。運動員在腳踩網的瞬間,因保持軀干與網面盡量垂直,以免由于傾倒力矩的存在而削弱了人體對網和彈簧的作用力。腳與網的接觸順序為先前腳掌觸網,然后過渡到全腳掌踩網,兩臂從頭頂上方配合踩網向下擺動至身體兩側。在踩網和手臂擺動同時,稍屈髖,膝,踝關節,以拉伸股四頭肌和小腿腓腸肌群;在網下沉的過程中蹬直髖、膝關節,在網下沉至最低點時快速立直踝關節,從而最大限度的獲得網和彈簧給予人體的反作用力,以贏得足夠的高度來完成一系列高難度的空翻動作。
3.4.2 擺臂技術的動作要領
合理的擺臂技術不僅可以保持人體在網上和空中的平衡,還可以增大人體對網和彈簧施加的作用力。擺臂技術可分為預跳過程中的擺臂技術和難度動作過程中的擺臂技術兩種。
3.4.3 預跳擺臂技術
蹦床競賽規則允許運動員在正式進行難度動作前可進行一定數量的連續預跳。目的是通過連續預跳,遞增騰空的高度,并調整身體狀態,為緊接其后的連續難度動作做好準備。為達此目的,預彈擺臂技術必須注意2個要領:(1)當人體合力向下壓網時,兩臂以從頭頂上方經身體兩側向下擺動的方式,配合人體向下用力,一增大人體對網和彈簧的作用力:(2)當網和彈簧的反作用力將人體拋起來時,兩臂盡量靠近人體重心向下擺臂,幫助人體升高和在空中保持平衡。
3.4.4 難度動作過程中的擺臂技術
蹦床運動要求運動員在完成各種空翻動作后,兩臂應當緊添身體兩側,因此在連續兩個難度動作之間只存在一種起跳時的擺臂技術,即配合壓網技術,兩臂同時在身體前方以最快的速度上擺至頭頂上方。
3.4.5 立臂技術的動作要領
立臂起跳技術又可以稱為兩臂上舉起跳技術,兩臂上舉應盡可能與身體保持垂直。它的作用是保證運動員起跳過程中盡可能的減少移位,并通過立臂技術的完成幫助壓網。立臂技術不同于體操、單跳等項目的帶臂技術,它的特殊之處在壓網結束起跳之前,兩臂經上擺已經完成了上舉動作,并保持這一姿勢起跳結速離開網做動作時。
3.5 起跳技術對穩定性的影響
根據男子蹦床的動作特點,理想的蹦床成套動作,人體的中心運動軌跡應在網的中心點垂直方向上運動。合理的起跳技術應在充分壓網后,在離網的瞬間,為了保證人體重心運動軌跡在垂直方向上運動,根據動作的翻轉速度和方向要求,人體應迅速作出主動動作,以獲得最佳的翻轉體位和起跳角。如果運動員在起跳時壓網不充分,起跳的角度掌握得不合適,會造成著網時的水平位移過大,這類水平位移過大主要表現在前后方向(縱向)的移動。另外,起跳發力時雙腿力量大小不一致或者雙腿長度有差異也可能造成水平位移過大,這類水平位移過大主要表現在左右方向(橫向)的移動??傊?,起跳技術不合理是影響位移過大的一個重要因素。
3.6 對我國男子蹦床起跳技術的訓練方法與措施
根據我國男子蹦床的現狀,由此可見起跳技術對整套動作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時的訓練中,我們應在起跳技術上進行針對性訓練。如:空跳,它有助于提高動作的高度;雙手叉腰跳,它有助于增加空中的平衡感;而頂肩跳則是尤為重要的,它可以幫助運動員在翻轉過程中減少水平位移。只有當這些基本的起跳技術熟練掌握后,才能為以后的訓練打下扎實的基礎,來贏取比賽的勝利!
4 結論
(1)通過對我國十運會男子蹦床比賽的研究表明,我國男子蹦床運動員位移減分情況比較嚴重,比賽成績與位移減分情況密切相關。
(2)男子蹦床比賽的特點具有不穩定性,但起跳技術好的運動員在動作穩定性方面明顯好于其他運動員。
(3)運動員位移過大與多方面因素有關,主要受起跳技術的影響。運動員、教練員應該從以上方面進行下手,著重解決起跳技術問題,提高我國蹦床的穩定性。
(4)騰空高度是發展難度的關鍵,而影響騰空的關鍵是起跳技術。
5 建議
(1)我國的男子蹦床運動要想走在世界的前列,在平時訓練中必須要著中注意起跳垂直向上的角度,盡量減少位移的發生。
(2)起跳技術好的運動員往往穩定性好于其他運動員,因此起跳基礎的訓練,如:空跳技術,是尤為重要的。
(3)蹦床運動的穩定性是勝負的關鍵;而起跳技術是穩定性的關鍵。以此看出,起跳技術的好壞是直接影響比賽成績的關鍵。
(4)只有當有了一定的騰空高度,才有發展難度的空間。良好的起跳技術可直接為運動員帶來足夠的騰空高度,發展其相應的難度,來贏取比賽的勝利。
(作者單位:徐匯區青少年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