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亟需一些推動社會發展的綜合性人才。這些社會中的頂尖力量不僅具備專業的文化知識,還具有較高的個人品質,與工匠精神所展現的內容是一致的。通過將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職的思政教育中去,在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同時,幫助這些學生找到未來發展的方向,從而為社會輸出高能力的綜合性人才。
【關鍵詞】工匠精神;高職;思政教育;價值;途徑
引言:當前的工匠精神是社會發展的主要趨勢,為了幫助學生在未來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高職學校對學生采取了“專業知識+思政教育”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思政教育主要是教導學生能夠形成一個正確的三觀,從而為接下來邁入社會打好一定的思想基礎。但從目前的教育形式來看,這些教學內容顯而易見是不夠的,所以在高職思政教育中加大融入工匠精神的力度,是高職學校培養學生的首要目標。
一、工匠精神融入高職思政教育中的價值
工匠精神是一個比較宏觀的理解,它對于個人來說,是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愛崗敬業精神;對于企業來說,是守專長、制精品、創技術、建標準的企業文化精神;對于社會來說,是講合作、守契約、重誠信、促和諧的社會和諧精神。總而言之,工匠精神是一種對工作態度或生活目標的總結,體現了個人在社會中所存在的價值。同時,教師在講解知識的時候要讓學生明白工匠精神不單只是一個口號,它體現在對工作的專注,對生活的熱愛,是一種能夠帶給人們正能量的精神品質。另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要熱愛祖國,要讓學生明白熱愛國家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情。同時教師在思政教育中要積極的引導學生努力的學習專業技能,將來在工作崗位上能夠更好的為社會做出貢獻。總之,工匠精神是人類文明的基礎,工匠精神不僅過去,而且現在乃至將來,都會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發揮重要作用。
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職思政教育中的途徑探索
國家經濟正處于積極的轉型階段,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也需要不同能力的人才,所以在校的高職學生為了能更好的融入到社會發展的潮流中,不僅要具備專業的文化知識,還應要有工匠精神。不僅能夠愛崗敬業,還應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從而在社會中更好的發展。
1、以工匠精神為依據,擴展高職思政教育的教學內容
首先,教師要適當的改變傳統的教學制度,在不同的教學體質下,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就業精神。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思政教育模式,以工匠精神為教育核心,來引導學生的愛國理念,從而能夠更加專注的為社會服務。其次,教師要擴展思政教育的教學內容,以往傳統的思政教育過于專注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導,缺乏一定的趣味性,所以教學效果一直得不到提升。所以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育改革,不僅為學生找出一些工作中的工匠案例,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一些具體的實踐操作過程,讓學生明白工匠精神不是喊出來的,需要在實際操作中慢慢的進行探索,在探索中找到興趣,以增強學生的投入感。最后,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即帶領學生學習不同形式的教學內容,通過理論知識和實踐教育的雙重結合,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到底什么是工匠精神。
例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將教學內容劃分為幾個板塊,每個板塊對應幾個不同的單元,每個單元又對應一個工作崗位。讓學生在選擇心怡崗位的同時融入工匠精神。以某個學生為例,如果這位學生選擇的是管理職位,那么便以這個崗位為研究對象,來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同時,為了進一步讓學生加深對自身職業的理解,教師可以選擇與崗位相對應的案例,通過分析案例中工匠的工作模式,來讓學生學習相關的工作經驗,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
2、以工匠精神為教學目標,創新不同的教學形式
傳統的思政教育太過專注于課堂教育,大部分教師主要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這反而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所以需要教師不斷的創新出新型的教學模式,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工匠精神。
例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自己所選擇的職業,教師可以采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講解一些符合日常生活中的內容,來增強學生的熟悉感,讓學生在頭腦中先有一個對崗位的基本認識,明白在崗位中是如何體現工匠精神的。然后再由學校出面,聯系一些正常運營的工作崗位,安排學生進行線下參觀。在與工作者面對面交流的同時,感受工作者口中對工匠精神含義的理解,從而增強對學生的思政教育。
又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先進的電子設備進行教學,將工匠精神融入到一些相關的影片當中,讓學生在觀看的同時進行理解。或者學校可以組織一次表演活動,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表演當中,以真切實感來感知工匠精神的力量。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高職學校的思政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是十分有必要的。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在工作崗位中發揮出應有的水平,還能夠提高學生愛崗敬業的精神,可以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對待工作,從而為社會輸出一批高素質的愛國人才。同時,教師還應不斷的創新出不用形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不同的課堂體驗中,更好的理解工匠精神。
參考文獻:
[1]張晴.工匠精神融入高職思政教育的思考研究[J].公關世界,2021(12):78-79.
[2]魏盼.工匠精神培養與高職思政教育融合的思考與實踐[J].公關世界,2021(12):140-141.
[3]劉沖,李萍,劉永生.工匠精神融入高職思政教育的價值與路徑[J].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2(02):1-4.
[4]勞海英.工匠精神培養與高職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14):33-36.
[5]馬利紅.工匠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改革路徑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17):20-21.
[6]陳日升,蘆球.工匠精神融入高職思政教育中的價值及途徑探索[J].科技資訊,2020,18(03):240-241.
作者簡介:季林帥,出生年月:1990.09,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江蘇射陽,職稱:講師,學歷:碩士研究生,職務:團總支副書記,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