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敏
【摘要】信息化教學,是新型的教育教學工具,對提升高等職業學校辦學質量,以及加速現代化建設進程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教育工作者需秉承人本化理念和動態發展原則,對信息化教學進行創新和優化,并在各個時期和階段全面推行。一方面,高等職業學校需構建信息化教學的聯動機制。另一方面,加強應屆生和畢業生的就業情況跟蹤,并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信息化教學系統功能。
【關鍵詞】高等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
引言:
高等職業學校是我國教育系統中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成為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培育的重要支柱。市場人才結構和需求標準發生改變后,必須對高等職業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進行信息化應對。全面和整體推行信息化教學,結合育人成效和結果,快速和高質量的進行改革和創新。對于信息化教學的改革和推行,高等職業院校需生成新路徑和新主張,實現高效服務于學校、學生、社會、國家的創新發展。
一、信息化教學在高等職業學校發展中的價值定位
(一)提升辦學質量的重要工具
信息化教學模式,是時代發展和科技進步的產物,是提高高等職業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工具。信息化時代下,加強職業教育的信息化建設和信息化教學推行,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內在需求和必然要求。教育工作者需根據目前的就業形勢,以及學生的就業訴求,進一步發揮信息化教學的功效,能將其深度滲透到教育、教學、管理的各個方面。
(二)職業教育實現現代化的重要維度
信息化教學水平,決定職業教育實現現代化的進程和效果。作為評價和衡量高等職業學校現代化發展的重要維度,必須根據時代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標準,動態優化教學模式和課程內容。信息化教學在高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中的介入,可有效提升人才培育的質量和效果,最大程度發揮其應用價值。
二、高等職業學校推行信息化教學的根本原則
(一)以生為本的原則
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和創新,需做到以生為本,根據學生專業選擇和求職目標,多層次和多維度的開展專業教學。信息化教學改革和實踐的整個過程中,需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基本原則,不以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個人經驗和意志為中心。信息化教學的推行手段,需獲得學生的高度認可。高等職業學校需以學生認知基礎為中心,對信息化教學的流程、程序、過程進行優化。
(二)職業教育嵌入市場環境的原則
高等職業學校推行信息化教學,需以發展眼觀和宏觀視角審視工作內容和手段的有效性。秉承職業教育嵌入市場環境的原則,對信息化教學模式和形式進行創新和優化。職業院校應以市場人才結構為參照,定位人才培育目標和決策,繼而設計具有現實適應性和映照性的信息化教學系統。高度職業學校所培育的人才,需能符合市場需求和要求。而這目標和愿景的實現,必須做好職業教育與現實背景的銜接。
三、高等職業學校推行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實踐路徑
(一)構建信息化教學的聯動機制
高等職業學校推行信息化教學,應勇于突破傳統的認知架構和教學理念。不應局限在學校本身,應與我國其他職業院校進行有效聯動。各校根據國家對職業教育現代化建設的要求,構建教育教學管理的聯動機制。整合所有優質的教育資源,為學生創建現代化、智慧化、國際化的教學環境和平臺。以網絡平臺為媒介,各院校管理層、教師、學生可進行深度互動和交流,積極的汲取和借鑒先進經驗和理念。高等職業學校需在教育、學科建設、文化建設、制度建設、學生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的信息化建設和改革,致力于培育具有國際視野的技能性人才。始終堅持以生為本,對信息化教學的改革和推行進行時代化的應對。緊密圍繞職業教育深化改革要求,全面整合職業教育資源。
(二)加強應屆生和畢業生的就業情況跟蹤
職業學校以就業為導向開展教學活動,若切實發揮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和作用,就必須從核心問題上著手,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并生成新的實踐路徑。高等職業院校需構建信息化管理平臺,對應屆生和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數據化跟蹤。既要全程跟進應屆生的就業軌跡和問題,還需對往屆畢業生的市場競爭情況進行跟蹤。高等職業學校,以智能移動終端為媒介,加強學校、企業、學生間的互動,繼而獲取更加完整和可靠的就業信息。高等職業學校只有明確學生求職和就業的能力短板,才能知道在哪個層面和維度進行信息化教學改革。高等職業教育必須深度的嵌入到市場環境中,根據本校學生的市場競爭短板,以及市場人才需求標準,科學豐富信息化教學內容和模式。
(三)豐富和拓展信息化教學系統功能
高等職業院校需對既定的信息化教學系統進行升級,對專業課程、線上討論、作業指導、意見反饋、新制度公布等模塊的內容進行優化的同時,需增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就業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和資訊、社會招聘等模塊。通過豐富和拓展信息化教學系統的功能,實現多維度、多方法、多渠道的開展人才培育工作。在信息化的推動下,對學生專業學習、職業生涯規劃、思想成長等進行精準的指導。有效利用系統智能集成的信息,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心理、思想問題、就業方向和問題等進行大數據分析,以此增強職業教育的層次性和實效性。
結語:
總之,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等職業學校需加大信息化教學的推行力度。對既往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升級,并能開發和設計多功能的信息化教學系統。在專業教學、學生就業指導和服務等方面,全面開展信息化建設和推行工作。必須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的作用和價值,為社會輸出高質量的技能性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湘皖.現代學徒制課程“雙師制”信息化教學改革路徑研究[J].教育觀察,2020,9(30):108-111.
[2]廖軍,韓立,徐平.民辦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現狀與提升對策[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4}(04):61-62.
[3]余敏軍,王月.基于信息化教學背景的高校雙語教學實證研究[J].校園英語,2020,{4}(10):69-71.